丹青国画

2666 套作品

品名作者 竹石图轴·华封三祝,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70×70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图所绘为五竿墨竹置于两座石峰之前,墨竹参差,高低错落。竹叶墨韵明净,墨色互异。如果仅从绘画语言看,是和华封三祝毫无关联的。但作者在画上的题识,则将其画境升堂入室:“昔人画华封三祝,一峰而已。兹益一峰,是增其寿也。三竹而已,兹益以二而为五,是增其福也。上天申锡,有加无已,盖甚显上令德之君子,有以致此也。乾隆丙子冬写似章翁乡祭酒年老长翁,有是德即有是福,岂不信然!板桥郑燮”,钤白文方印“郑板桥”。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石图轴·华封三祝 | 清代/郑板桥 1幅,10666×20028像素 TIF/JPG高清,814M

品名作者 石畔竹兰图轴,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64.5×83.6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长条湖石旁细竹数竿,幽兰一丛,笔墨纵横,得心中之竹。嘉德2003年秋拍有一幅一模一样的画作,优于此幅,且多橄榄轩一印,此幅或为上述本仿品。 款识:石畔青青竹数竿,旁添瑞草是幽兰。老夫卅载琼林客,只画春风不画寒。板桥郑燮。作者印:郑燮之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石畔竹兰图轴 | 清代/郑板桥 1幅,6723×12866像素 TIF/JPG高清,258M

品名作者 幽兰图轴,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91.3×51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以侧锋浅墨勾勒山坡,略作皴擦,幽兰、稚竹便生长于坡石缝隙间。兰叶、竹叶均用浓墨撇写,淡墨写兰花,浓淡相衬,潇洒雅秀。 画上题诗:转过青山又一山,幽兰藏躲路回环。众香国里谁能到,容我书呆屋半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幽兰图轴 | 清代/郑板桥 1幅,6023×14528像素 TIF/JPG高清,250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六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六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38×22549像素 JPG高清,87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五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五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29×22553像素 JPG高清,84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三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三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11×22500像素 JPG高清,83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一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十一尊者:罗怙罗,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飏瞿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一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52×22784像素 JPG高清,80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九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九尊者:戍博迦,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九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33×22493像素 JPG高清,80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六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八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148×22761像素 JPG高清,75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六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六尊者:跋陀罗,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六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9988×22496像素 JPG高清,76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五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五尊者:诺距罗,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五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61×22521像素 JPG高清,85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三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三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122×22702像素 JPG高清,77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二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二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81×22764像素 JPG高清,79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一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一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3427×7921像素 JPG高清,3.6M

品名作者 元机诗意图轴,清代,改琦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9×32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鱼元机手展诗卷、侧身坐于藤瘿椅上的情景。她身单体薄,面容憔悴,双目中隐隐流露出一丝矜持凄凉的怨情,这正是清代文人画家所刻意追求的女性“清淑静逸”之趣。 本幅款题“元机诗意,秋室老人有此图,今在荛圃处。乙酉初夏,七芗改琦并记。”钤“七香”、“云阳”2印。 画幅左上方有清沈吾于同治十年(1871年)的题识,文中介绍了余集为黄荛圃绘制《元机诗意图》的由来。题识下钤印两方:“沈梧审定”、“旭庭秘笈”。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元机诗意图轴 | 清代/改琦 1幅,3796×11676像素 TIF/JPG高清,110M

品名作者 仿沈周蕉荫高士图轴,清代,改琦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31×54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一处厅子,一人坐于其中,厅前左侧山石耸立,正前一棵芭蕉树枝粗叶大,长势茂盛。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沈周蕉荫高士图轴 | 清代/改琦 1幅,7561×18412像素 TIF/JPG高清,531M

品名作者 聊斋故事画册(一册),清代,改琦 形制尺寸 图册,纸本,设色,35×38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册依次描绘:司札吏、细柳、牛成章、崔猛、阿英、长亭、三生、贾奉雉、素秋、席方平 十个《聊斋》中的故事,每个故事配插图一幅。清代写绘本。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又称《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近五百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反映了十七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聊斋故事画册 | 清代/改琦 1册28页,每页约4600×2300像素 PDF/JPG高清,44M

品名作者 锁谏图卷,清代,罗聘(摹绘)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32×20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面对紧张氛围的渲染及对人物形神的描绘吸引了观者的视线,显示出画家独具一格的精妙构思。就画法来看,人物容颜用细笔描绘轮廓,须发纤毫毕现,面部略施淡墨表现起伏,服饰穿戴的线条勾写顿挫转折自具章法,有拙涩古朴之趣,观者能从中感受到罗聘娴熟地驾驭笔墨的高妙功力。 楷书落款:仿閻立本鎖諫圖,寄蕭生湘客裝藏。揚州羅聘钤印信息:山陰陳年、藐世頭陀、羅聘、遯夫、清玩草堂、半丁審定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锁谏图卷 | 清代/罗聘 1幅,31235×2238像素 JPG高清,8M

品名作者 锁谏图卷,唐代,阎立本(传) ,明代摹本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36.9×207.9厘米 来源版权 弗瑞尔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锁谏图卷》相传为唐代阎立本所绘。画卷前半段描绘五胡十六国时期,汉赵廷尉陈元达向皇帝刘聪冒死进谏,用铁链将自己锁在树上的紧张气氛。后段描绘暴躁的刘聪下令将他全家处斩,刘贵妃劝谏解救陈元达。 本图以横列构图表现陈元达进谏的激烈情景,图正中为刘聪,他面带怒色正要置陈元达于死地。右侧绕树而锁并双手抱树捧笏者为陈元达,他向刘聪直言进谏毫不妥协。执骨朵的卫士及猎犬加强了画面紧张气氛。全画着力刻画不同人物的形态神情,具有早期人物故事画的特色。按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提及阎立本曾绘《陈元达锁谏图》,此卷应该是明人摹本。 王穉登 跋:吴康虞曾携过王穉登书斋,后为韩逢禧收购。韩逢禧 跋尾记 :萬曆癸丑八月十三日,得是卷於徽友吳康虞,時在舊京銀台公署。钤印信息: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寶笈三編、嘉慶鑑賞、蕉林鑑定、蕉林秘…

品名作者 十牛图颂卷,南宋,廓庵禅师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彩绘,31.1 x 624.8厘米 来源版权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十牛图颂并序》南宋廓庵禅师著。其内容是以牧牛为主题,用十幅图画(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入鄽垂手),寓意禅宗修心证道如牧牛。一序 ( 著语 ) 、一颂 ( 诗 ) 、一图。此卷约绘制于日本弘安元年(1278年)。 第一:寻牛【序】從來不失,何用追尋?由背覺以成疏,在向塵而遂失。家山漸遠,歧路俄差。得失熾然,是非鋒起。【颂】茫茫拨草去追尋,水闊山遙路更深。力盡神疲無處覓,但聞楓樹晚蟬吟。 第二:见迹【序】依經解義,閱教知蹤。明眾金為一器,體萬物為自己。正邪不辨,真偽奚分?未入斯門,權為見跡。【颂】水邊林下跡偏多,芳草離披見也麼。縱是深山更深處,遼天鼻孔怎藏他? 第三:见牛【序】從聲入得,見處逢源。六根門着着無差,動用中頭頭顯露。水中鹽味,色里膠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颂】黃鶯枝上一聲聲,日…

品名作者 乾坤生意图卷,元代,谢楚芳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352.9×27.8厘米 来源版权 大英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卷内容主题为动物和昆虫捕食:画面中各类花草盛开,一只蟾蜍埋伏等待着正在肢解蝴蝶的蚂蚁,一只蜻蜓袭击蜥蜴捕获的一只小昆虫,以及螳螂捕蝉等六部分,每组画面看似生机勃勃,实则是动物为生存而绞杀捕猎场景。 题签:元謝楚芳乾坤生意圖、神品、半古軒珍藏引首题:乾坤生意 尚寶司卿程洛篆卷末落款:至治元年孟春 楚芳為達善畫松華道人嗣漢 跋陳深 跋陳植 跋馮勉 跋寧波袁誠 跋钤印:鳳池曉色(朱文方印)、耿會侯鑑定書畫之璽(朱文方印)、謝氏楚芳(朱文方印)、昭庵(白文方印)、松花道人(白文方印)、陳深(朱文方印)、寧極齋延(白文方印)、 陳氏叔方(朱文方印)、 馮勉私印、袁誠(朱文方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乾坤生意图卷 | 元代/谢楚芳 1幅,53987×2528像素 JPG高清,41M

品名作者 老子授经图卷,元代,盛懋画,吴叡,隶书道德经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24.8×117.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卷由两部分组成:卷首为元代画家盛懋(款)白描《老子授经图》,其后为吴叡隶书老子《道德经》全文。卷后有明代胡子昂题七言诗一首、跋文一段。此纸本墨笔卷,经项元汴、张伯骏、清宫旧藏。 署款:元統三年乙亥正月朔,濮陽吳叡為虛碧道士書於觀復齋。钤印:吳叡私印、項元汴家珍藏、墨林祕玩、張伯駿范我氏精玩書畫之印、宜子孫、張子止菴秘笈之印、翁伯達氏、天籟閣、三希堂精鑑璽、乾隆御覽之寶、石渠鑑賞、秘殿珠林、宣統鑑賞、無逸齋精鑒璽、乾清宮鑑藏寶。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老子授经图卷 | 元代/盛懋 1幅,65323×2711像素 JPG高清,41M

品名作者 长江万里图卷,宋代,夏圭(传)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水墨,26.8×1115.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此画卷由右向左开展,从波涛汹涌到风平浪静。或两岸狭隘,山石险峻,江水奔流急窜;或遥岑水阔,烟笼雾约。人们浮舟江上,有急流勇进者;有系缆倚岸、载卸货物者。岸边则有村墟旅店、亭阁寺宇,行人匆忙赶路,通幅充满机趣。 本幅旧传为南宋夏珪之作,但树石人物用笔奔放纯熟,岩石用斧劈皴法皴擦,浓淡层次分明,皆为典型的明代浙派风格特征,可能是明初仿夏圭画风者所作。 题签(清高宗):夏珪長江萬里圖。神品。内府珍賞题跋:引首(清高宗行楷书):岷流壯觀卷末柯九思题跋:夏禹玉長江萬里圖。至元後六年。立冬日。柯九思觀于復古齋。高士奇 跋三则、梁国治 跋钤印: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石渠定鑑、寶笈重編、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樂壽堂鑑藏寶、古希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壽、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天曆(半印)、孫承澤…

品名作者 饮中八仙图卷,元代,任仁发(传)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26.7×447.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画卷内容取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诗意,描绘唐代八位名士: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醉酒的生动情态。人物造形具雅逸趣味,画面简洁而设色清雅。旧传由元代任仁发绘,然笔墨力道稍弱,或出于明人手笔。 作者款识:月山道人畫於可詩齋中 题跋信息:清高宗题跋八则:乾隆丙午孟冬下澣御筆虞集题跋《飲中八僊歌》:泰定乙丑七月。暇日展卷。因書於後。蜀郡虞集 钤印信息: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乾隆御覽之寶、古希天子、壽、乾隆鑑賞、嘉慶御覽之寶、嘉慶鑑賞、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寶笈三編、(龍鳳圓印)、太和郭仁弘印、子京、項元汴印、子京所藏、平生真賞、項叔子、項墨林鑒賞章、墨林、煮茶亭長、墨林懶叟、元汴、子京父印、退密、子孫世昌、項子京家珍藏、若水軒、寄敖、項氏子京、桃花源裡人家、項墨林父祕笈之印、鴛鴦湖長、虛朗(…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