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

409篇文章

品名作者 乾隆帝妃古装像轴,清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01×97.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乾隆皇帝的妃子对镜梳妆的情景。她注视着面前的铜镜,正在精心地往头上戴金钗。妃子对妆容的重视、妆容的优美,是显示其女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她亲自插戴,动作一丝不苟。妃子身着蓝底华服,上边不仅镶有花边,还有描金的团花纹,显现出宫中女性服装做工的考究和华丽,具有皇家高贵典雅的特点。 画幅上没有落作者的名款,从表现技法上分析,人物的脸像应该由西洋画家郎世宁绘制,人物的服饰及周围的环境应当由中国宫廷画家金廷标所画。中西画家联手创作是乾隆朝宫廷绘画的一大特色。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乾隆帝妃古装像轴 | 清代/佚名 1幅,6884×7068像素 JPG高清,16M

品名作者 仕女婴戏图轴,清代,任颐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29×6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女子怀抱幼儿,身旁小童正用悬丝操纵着一个提线木偶。作者以细劲的线条描绘女子及孩童面部、身体,又以方劲有力的钉头鼠尾描勾画衣袍。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仕女婴戏图轴 | 清代/任颐 1幅,6777×13206像素 JPG高清,15M

品名作者 寿星图轴,清代,弘历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45×29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有乾隆帝自识:“丙子长至月制老人星图,敬祝圣母慈寿。“钤“乾“朱圆、“隆”朱方印。本幅另有“乐意寓静观“白方、“根祇祇一诚“朱圆、“和顺积中“朱方印。此图为乾隆二士一年(1756年)皇帝为崇庆皇太后65岁生日绘制,敬祝其母长寿。图中所绘“老人星”,即寿星,多用于庆祝长者寿庆。该图绘于倪仁禀纸,此纸属于藏经纸的一种,系清宫特制用纸,本幅中部钤有该纸印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寿星图轴 | 清代/弘历 1幅,2864×4373像素 JPG高清,1.47M

品名作者 紫光阁赐宴图卷,清代,姚文瀚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45.7×486.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了乾隆帝设庆功宴的宏大场面,王公贵族、文武大臣、蒙古族首领以及西征将士百余人出席。图中建筑借助西洋绘画手法,而沿用中国画传统手卷形式来表现。 紫光阁初为明武宗朱厚照跑马箭射之地,名曰平台。到清代成为皇帝阅射和殿试武举之所,乾隆时重修,至今依然保持着当年盛世的形貌。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紫光阁修缮完成,乾隆下旨将平定准部、回部的100名功臣画像张悬于四壁。次年正月,乾隆皇帝又在此设庆功宴,王公贵族、文武大臣、蒙古族首领以及西征将士百余人出席。此幅描绘了当时宴庆的宏大场面。图中建筑借助西洋绘画手法而沿用中国画传统的手卷形式来表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紫光阁赐宴图卷 | 清代/姚文瀚 1幅,28615×2480像素 JPG标清,15M

品名作者 婴戏图卷,明代,夏葵(传)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62.5×113.7厘米 来源版权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描绘一群正在玩耍的儿童,画面热闹非凡,有敲锣的、打鼓的、捉迷藏的、观赏金鱼的、打灯笼的、习武的、持戟的、扮魁星点斗的…… 画卷左上题:正德三年七月夏葵寫。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婴戏图卷 | 明代/夏葵(传) 1幅,10942X5964像素 JPG高清,10M

品名作者 番骑图卷(东丹王出行图),辽代,李赞华(耶律培)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125.1×27.8厘米 来源版权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作品是表现人物鞍马内容的画,画中绘有六个人、七匹马,悠然前行。人物姿态各异,或瞻望、或顾盼、或交谈。其中三人披发、三人束发,均戴耳环,着圆领窄袖长袍。他们的马匹则丰肥健硕,步态矫健。而且,每匹马的耳部都有豁口,符合游牧民族马耳剪口的习俗。 《番骑图》(又被称之为《东丹王出行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画心处有"世传东丹王是也"的题跋,一直将这幅画归于东丹王耶律倍(李赞华)的名下,现这幅作品的作者被定为佚名。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番骑图卷 | 辽代/李赞华 1幅,67264×2765像素 PNG/JPG高清,225M

品名作者 元机诗意图轴,清代,改琦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9×32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鱼元机手展诗卷、侧身坐于藤瘿椅上的情景。她身单体薄,面容憔悴,双目中隐隐流露出一丝矜持凄凉的怨情,这正是清代文人画家所刻意追求的女性“清淑静逸”之趣。 本幅款题“元机诗意,秋室老人有此图,今在荛圃处。乙酉初夏,七芗改琦并记。”钤“七香”、“云阳”2印。 画幅左上方有清沈吾于同治十年(1871年)的题识,文中介绍了余集为黄荛圃绘制《元机诗意图》的由来。题识下钤印两方:“沈梧审定”、“旭庭秘笈”。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元机诗意图轴 | 清代/改琦 1幅,3796×11676像素 TIF/JPG高清,110M

品名作者 锁谏图卷,清代,罗聘(摹绘)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32×20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面对紧张氛围的渲染及对人物形神的描绘吸引了观者的视线,显示出画家独具一格的精妙构思。就画法来看,人物容颜用细笔描绘轮廓,须发纤毫毕现,面部略施淡墨表现起伏,服饰穿戴的线条勾写顿挫转折自具章法,有拙涩古朴之趣,观者能从中感受到罗聘娴熟地驾驭笔墨的高妙功力。 楷书落款:仿閻立本鎖諫圖,寄蕭生湘客裝藏。揚州羅聘钤印信息:山陰陳年、藐世頭陀、羅聘、遯夫、清玩草堂、半丁審定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锁谏图卷 | 清代/罗聘 1幅,31235×2238像素 JPG高清,8M

品名作者 锁谏图卷,唐代,阎立本(传) ,明代摹本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36.9×207.9厘米 来源版权 弗瑞尔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锁谏图卷》相传为唐代阎立本所绘。画卷前半段描绘五胡十六国时期,汉赵廷尉陈元达向皇帝刘聪冒死进谏,用铁链将自己锁在树上的紧张气氛。后段描绘暴躁的刘聪下令将他全家处斩,刘贵妃劝谏解救陈元达。 本图以横列构图表现陈元达进谏的激烈情景,图正中为刘聪,他面带怒色正要置陈元达于死地。右侧绕树而锁并双手抱树捧笏者为陈元达,他向刘聪直言进谏毫不妥协。执骨朵的卫士及猎犬加强了画面紧张气氛。全画着力刻画不同人物的形态神情,具有早期人物故事画的特色。按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提及阎立本曾绘《陈元达锁谏图》,此卷应该是明人摹本。 王穉登 跋:吴康虞曾携过王穉登书斋,后为韩逢禧收购。韩逢禧 跋尾记 :萬曆癸丑八月十三日,得是卷於徽友吳康虞,時在舊京銀台公署。钤印信息: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寶笈三編、嘉慶鑑賞、蕉林鑑定、蕉林秘…

品名作者 老子授经图卷,元代,盛懋画,吴叡,隶书道德经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24.8×117.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卷由两部分组成:卷首为元代画家盛懋(款)白描《老子授经图》,其后为吴叡隶书老子《道德经》全文。卷后有明代胡子昂题七言诗一首、跋文一段。此纸本墨笔卷,经项元汴、张伯骏、清宫旧藏。 署款:元統三年乙亥正月朔,濮陽吳叡為虛碧道士書於觀復齋。钤印:吳叡私印、項元汴家珍藏、墨林祕玩、張伯駿范我氏精玩書畫之印、宜子孫、張子止菴秘笈之印、翁伯達氏、天籟閣、三希堂精鑑璽、乾隆御覽之寶、石渠鑑賞、秘殿珠林、宣統鑑賞、無逸齋精鑒璽、乾清宮鑑藏寶。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老子授经图卷 | 元代/盛懋 1幅,65323×2711像素 JPG高清,41M

品名作者 饮中八仙图卷,元代,任仁发(传)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26.7×447.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画卷内容取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诗意,描绘唐代八位名士: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醉酒的生动情态。人物造形具雅逸趣味,画面简洁而设色清雅。旧传由元代任仁发绘,然笔墨力道稍弱,或出于明人手笔。 作者款识:月山道人畫於可詩齋中 题跋信息:清高宗题跋八则:乾隆丙午孟冬下澣御筆虞集题跋《飲中八僊歌》:泰定乙丑七月。暇日展卷。因書於後。蜀郡虞集 钤印信息: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乾隆御覽之寶、古希天子、壽、乾隆鑑賞、嘉慶御覽之寶、嘉慶鑑賞、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寶笈三編、(龍鳳圓印)、太和郭仁弘印、子京、項元汴印、子京所藏、平生真賞、項叔子、項墨林鑒賞章、墨林、煮茶亭長、墨林懶叟、元汴、子京父印、退密、子孫世昌、項子京家珍藏、若水軒、寄敖、項氏子京、桃花源裡人家、項墨林父祕笈之印、鴛鴦湖長、虛朗(…

品名作者 桃花扇图册(存三册),清代,焦秉贞 形制尺寸 图册,绢本,设色,31×25厘米 来源版权 英国皇家收藏信托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套画册描绘清初戏曲家孔尚任的作品《桃花扇》部分场景,画册存三册,三十二幅(可能经过重新装订,顺序有些混乱),画册对页贴有标题,对于剧中的哪个场景。册末题焦秉贞谨绘。 这套画册大约是在1929年英国玛丽女王从斯平克(Spink)处获得。斯平克上尉于1929年12月17日的信件中提到,这些画作是“由乔治·斯科特爵士在义和团运动后不久于北京获得的,可能是出自圆明园的皇家收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桃花扇图册 | 清代/焦秉贞(存三册) 32幅,单幅约2400×2800像素画面 PDF/JPG高清,159M

品名作者 长至添线图轴,清代,金廷标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44.5×55.1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长至即是冬至日,这时太阳运行到南回归线,对北半球来说,因为太阳斜射,所以日最短,夜最长。这时若立竿在地面,用线来测量日影,日影当然最长,比较其他日子来说自有添线的必要。另外,从冬至后,白日渐长,妇女从事女红的时间也增加,因此便有添线之说,以为象征。 自跋:臣金廷标恭绘。 赏鉴跋: 本幅: 香阁权抛绣帧忙。徘徊曲院不妨凉。别开生面观曦影。也觉量増一线长。丙戌(1766年)长玉月御题。(印记:干、隆)作者印:廷标。 收藏印: 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乾隆宸翰,淳化轩图书珍秘宝,淳化轩,古稀天子,寿,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信天主人,八征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宝笈三编,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宣统御览之宝。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长至添线图轴 | 清代/金廷标 1幅,4304×…

品名作者 太平春市图卷,清代,丁观鹏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30.3×233.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本幅描绘新春市集的热闹景象,除了各式摊贩,也有挑担沿街叫卖的货郎。包括卖鲜果的;挑着高肩扁担串连两个圆型食盒的,一端架着板子,放置各式鲜果、食物的碗盘;另一名货郎担着平肩竹篓担子,扁担上插了各式兵器和面具,吸引儿童围观挑选,堪称是清代货郎图的代表。作品融合中西画法,充分反映出时代特色与年节景象,且图中描绘器皿如壶、碗、盘等,多与清代乾隆时期宫廷用器特色相同,为丁观鹏传世作品中特别精良者。 款识:乾隆七年四月臣丁觀鵬奉敕恭畫。钤印:嘉慶御覽之寶、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養心殿鑑藏寶、宣統御覽之寶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太平春市图卷 | 清代/丁观鹏 1幅,39948×4444像素 TIF/JPG高清,507M

品名作者 宫妃话宠图轴,清代,丁观鹏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08×5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丛竹之下,围栏之前,五位宫妃正三两成群闲话,图中器物以西洋法绘出,富有立体质感。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宫妃话宠图轴 | 清代/丁观鹏 1幅,6670×11938像素 PNG/JPG高清,98M

品名作者 小庭婴戏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6×2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绘四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在竹栏环绕的庭院中游戏,院内右上方湖石点缀、翠竹丛生、小草如茵,画面具有自然生动之趣。右侧地面上散放着小白花、小喇叭、小铜锣、小球等玩具和一张小方桌,以烘托主题。 此画无款印,也有认为是南宋早期无名氏所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小庭婴戏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8639×8158像素 TIF/JPG高清,201M

品名作者 先贤图卷,元代,赵雍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29.3×208.7厘米 来源版权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绘历代圣贤的名人典故,图中各式人物五十余,形象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人物衣着鲜艳,裙裾勾勒精细,面部表情丰富,场景转换自然,四周景物亦丰富多样,显示出画家驾驭画面的非凡本领。卷首署款:延祐七年三月吴兴赵雍製。钤仲穆、赵雍之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先贤图卷 | 元代/赵雍 1幅,26299×3695像素 TIF/JPG高清,371M

品名作者 挟弹游骑图轴,元代,赵雍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09×46.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中一乌帽朱衣人,乘黑花马于平坡上缓缓而行,手执弹弓,悠然仰望,似在搜寻猎物,眉目生动传神。图上人马先以淡墨勾线,后施色彩,晕染匀净。树木则用双勾填色,工整精细。全图画风古朴雅致,有唐人笔意。自识“至正七年四月望仲穆畫”,钤“仲穆”、“ 天水圖書”二印。元至正七年为1347年。画幅上方有元人迺贤题诗数行。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挟弹游骑图轴 | 元代/赵雍 1幅,7402×17473像素 TIF/JPG高清,370M

品名作者 地官出游图残卷,唐代,周昉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51.4×24.1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地官于辇中微露半面人身,其余侍从、武士步行左右,画风接近《女史箴图》《列女图》一路,笔法古拙,人物造型生动,动作略显夸张,无款印。 鉴赏印有“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楞伽真赏”。《石渠宝笈》记载:“前隔水宋高宗标题:周昉地官出游”。钤双龙圆印及后幅平协题跋,有鲜于枢、王芝、宋道、左山挺、姚燧、程钜夫等人观款,现已不存。 此画卷残破严重,人物模糊。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地官出游图残卷 | 唐代/周昉 1幅,10808×5098像素 PNG/JPG普清,76M

品名作者 簪花仕女图卷,唐代,周昉(传)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46×180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面左端开始婷婷而立的髻插芍药花的贵族仕女,浅紫色的纱衫上,有以四个斜角田宇为一组的菱纹。白地帔子绘有彩色云鹤,从肩后身向前胸下垂。她右手举着刚捕捉的蝴蝶,左手提起帔子,使它成为垂直。她上身往前微倾,以迎接向她跑来的小狗。 卷无作者款印,亦无历代题跋及观款。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簪花仕女图卷 | 唐代/周昉(传) 1幅,63612×6393像素 TIF/JPG高清,1.08G

品名作者 挥扇仕女图卷,唐代,周昉(传)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33.7×204.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描绘了13位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全幅以横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种活动: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绣案做工、挥扇闲憩等。作者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从而使得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无作者款印。引首清高宗弘历题“猗兰清画”四字。钤明韩世能 “韩世能印”、“韩仲子氏”、“世能”,清梁清标“蕉林书屋”、“蕉林居士”、“蕉林考藏”,清高宗弘历“古希天子”、“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等鉴藏印,共31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挥…

品名作者 婴戏货郎图,宋代,李公麟(传)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9.1×24.6厘米 来源版权 赛克勒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婴戏货郎图 | 宋代/李公麟(传) 1幅,3554×4200像素 JPG高清,6M

品名作者 采薇图卷,宋代,李唐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27.2×90.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图以山石为背景,绘二人在树下席地而坐,进行交谈。二人均束发系巾,长须,着宽袖粗服,穿草履,正面者领口略袒,着力突出了他们高士的形象。二人身侧还置有装薇的篮子和锄头,表示二人采薇而食,采薇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图中石壁上有题款两行:“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 首有明代李擢公书“首阳高隐”,拖尾有元宋杞、明俞允文、清永瑆、翁方纲、蔡之定、阮元、林则徐、吴荣光、潘霄汉等题记。本幅钤项元汴、吴荣光等鉴藏印十六方,半印九方,拖尾有诸家藏印五十四方、半印三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采薇图卷 | 宋代/李唐 1幅,93585×3271像素 TIF/JPG高清,875M

品名作者 李白行吟图轴,宋代,梁楷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81.1×30.5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作品以简炼的笔法出色地表现了诗仙太白的形象,堪称梁楷的”减笔体”水墨人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图上的鉴藏印为巴思巴文字所写的”大司徒印”,据说是仕于元朝的阿尼哥之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李白行吟图轴 | 宋代/梁楷 1幅,3602×9207像素 TIF/JPG高清,94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