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拓本

68 套作品

品名作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代,柳公权 形制尺寸 长卷,楷书,唐代拓本,28.5×1166.6厘米 来源版权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拓本卷由唐代柳公权书。此拓本书于唐长庆四年(时柳公权四十七岁)。由強演,邵建和刻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后原石毁于宋代。此卷为唐拓孤本(一字未损)在清末敦煌石窟被发现后,被伯希和带走,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此《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刻于唐长庆四年(824)四月,为柳公权四十七岁时所作。《金刚经》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毁于宋代。1908 年在敦煌石窟发现唐拓孤本,一字未损,极为稀罕,是敦煌文献中的稀世珍宝。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唐代拓本 1幅,135704×3498像素 PNG/JPG高清,816M

品名作者 皇甫府君碑,唐代,于志宁 撰,欧阳询 书 形制尺寸 册页,楷书,清代拓本+明代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碑现在西安,碑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其中清拓本系据北宋拓本缩小翻刻之石拓印, 字迹完好无损。封底有”同治甲戌五月上澣纪”字。 唐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此碑现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557年~641年)早年所书,另有一说《皇甫诞碑》刻立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50年)。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皇甫府君碑 | 清代拓本 1册19页,单页约1600×1400像素 PDF/JPG高清,7M 皇甫府君碑 | 明代拓本 1册25页,单页约18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13M

品名作者 石门颂,王升撰,东汉建和二年刻 形制尺寸 册页,经摺装,民国拓本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石门颂》,王升撰,原刻,褒城 。东汉建和二年11月上旬刻。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全文共655字。藏汉中博物馆。它卷镌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文辞为王升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石门颂 | 民国拓本 1册43页,单页约2400×2000像素 PDF/JPG高清,48M

品名作者 杭州福神观记,邓文原 撰,赵孟頫 书,吴荣光 题跋 形制尺寸 册页,民国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杭州福神观记》是一篇碑记,由著名文学家邓文原撰文,记述道教领袖张惟一委派崔汝晋重建位于西湖断桥之侧的福神观之始末。赵孟頫书此碑记于元延祐七年(1320年),时已67岁,属其极晚年作品,已臻“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作品以乌丝界栏。字体主要取法唐代李邕,参以己意,雄健开张,用笔圆劲浑厚。全文七百余字一气呵成,功力非凡。当年应曾上石,今碑已佚,唯此墨迹存世。卷后有清吴荣光、周寿昌、杨岘题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杭州福神观记 | 民国拓本 1册32页,单页约2400×2000像素 PDF/JPG高清,27M

品名作者 大成至圣文宣王追封碑,潘迪 撰,茅绍之 刻,元大德十一年刻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拓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孔子是儒学宗师。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历代皆尊孔崇儒。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特诏命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是孔子封号中最被常认可的一个。此《大成至圣文宣王追封碑》便是其碑文内容拓本,原碑为潘迪撰,茅绍之刻。 释文:上天眷命,皇帝圣旨: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缵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于戏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元。主者施行。大德十一年七月十九日。奉训大夫国子司业臣潘迪书,亚中大夫国子司业臣谢端篆,臣茅绍之刻。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大成至圣文宣王追封碑 | 清代拓本 1册17页…

品名作者 宕昌公晖福寺碑,北魏太和十二年刻 形制尺寸 册页,民国拓本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晖福寺碑》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刻,楷书,24行,每行44字,高294厘米,宽90厘米,额下有穿,下部作束腰形,碑阴刻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是研究民族史的重要资料。碑石原在陕西澄城县,现藏西安碑林。篆额为“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此碑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北魏早期作品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宕昌公晖福寺碑 | 民国拓本 1册28页,单页约2100×1900像素 PDF/JPG高清,23M

品名作者 初拓灵飞经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初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灵飞经》又名《六甲灵飞经》是一卷道教的经,著名的小楷法帖之一,其字结体秀美,笔意潇洒,传为唐代钟绍京所书。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为唐钟绍京书。《汉武内传》谓此经用于请命延算、长生久视、驱策众灵、役使鬼神。

品名作者 龙门造像铭 形制尺寸 册页,拓本 来源版权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所谓“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牛橛造像记、一弗造像题记、始平公造像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等),是魏碑书法的代表,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这一称号始自清代。 此本包含十五种: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撅造像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比丘惠感马为亡父母造像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齐郡王元佑造像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龙门造像铭 | 拓本 1册40页,2500×1…

品名作者 龙门二十品 形制尺寸 魏碑,民国朱朱色拓片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所谓“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牛橛造像记、一弗造像题记、始平公造像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等),是魏碑书法的代表,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这一称号始自清代。 此内包含十七种: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比丘惠感马为亡父母造像记、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齐郡王元佑造像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

品名作者 诒晋斋法书,清代,永瑆 书,钱泳 摹勒 形制尺寸 经折装,初拓本,行书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诒晋斋法书》四集,十六卷,嘉庆二十四年( 1819 )金匮钱泳摹勒,共刻永瑆书六十二种。临古与自书各半。 永瑆书学董其昌,他的书风清劲秀逸,字体平正且笔姿显露名重一时,被喻为书坛福音。嘉庆年间,成亲王以所藏古代名迹晋陆机,唐怀素、宋米芾,黄庭坚等名家法书摹刻上石,入帖者皆取真迹,有赝者,在当时以精审为誉。钱泳更是一代钩勒大家,故此帖为清宫最杰出的书法艺术代表之一。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诒晋斋法书 | 清代拓本 合1册128页,单页约8000×4000像素 PDF/JPG高清,873M

品名作者 郁冈斋墨妙,明代,王肯堂 辑,管驷卿 镌刻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嘉庆拓本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郁冈斋帖》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明刻汇帖,十卷。王肯堂(字宇泰,号损庵,江苏金坛人)辑,管驷卿刻。篆书帖名“郁冈斋墨妙第一”等,尾款篆书“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岁次辛亥夏五金坛王氏摹勒上石”,取材魏、晋、唐、宋名家书迹。 目录:卷一为魏钟太傅《贺捷表》、王羲之《乐毅论》等小楷;卷二为王羲之《黄庭经》;卷三为王羲之《兰亭序》三种;卷四为王羲之《千字文》;卷五为王羲之《十七帖》;卷六为王羲之《袁生帖》、《二谢帖》等十帖;卷七为晋索靖《月仪章》;卷八为《万岁通天帖》及陆柬之《五言兰亭诗》;卷九为虞世南《大唐故汝南公主墓志铭序》及褚遂良《圣教记》;卷十为苏东坡《秋悲帖》及米元章《天马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郁冈斋墨妙 | 清代拓本 合1册234页,单页约1680×1700像素 PDF/JPG高清,129M

品名作者 颜君庙碑残阙 形制尺寸 册页,拓本,书高30厘米 来源版权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是颜真卿为其父亲颜惟贞镌立,撰文并书,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篆额。镌立于唐建中元年(780年),碑高338、1厘米,宽176厘米。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碑侧各六行,行五十二字。碑后有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准重立时的跋文。原碑现藏西安碑林。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颜君庙碑残阙 | 拓本 1册21页,单页约26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6M

品名作者 神策军碑帖·上册,唐代,崔铉 撰文,柳公权 书 形制尺寸 册页,北宋拓本 来源版权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崔铉撰文,柳公权书。柳公权书写此碑文时已66岁了,因而此书也是柳公权的晚年代表作之一。这些宋代拓片也是在宋朝装订的,是目前幸存的唯一副本。据宋金石学家赵明诚《金石录》载:原拓本分装成上下两册,惜下册已佚。 此本含拓片 54 页,本作品的传承出处如下:南宋贾似道;元朝翰林院国史馆;明朝国库;明朝晋恭王朱棡;清朝孙承泽、清朝梁庆标、清朝安琪、清朝张荣芳。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神策军碑帖·上册 | 北宋拓本 1册60页,单页约2600×3800像素 PDF/JPG高清,83M

品名作者 名臣法帖,宋代,释希白 摹勒,方淳 模刻 形制尺寸 册页,刊印时间不详 来源版权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名臣法帖》十册,搜集历代名臣书法。应该是宋庆历三年释希白摹勒,方淳模刻。此本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此帖卷末有“庆历三年癸未岁冬十月慧照大师希白潭摹勒上”等语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名臣法帖 | 刊本 合1册233页,单页约26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84M

品名作者 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岑勋 撰,颜真卿 书 形制尺寸 册页,民国拓本,楷书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多宝塔感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岑勋撰文,颜真卿楷书,徐浩隶书题额,史华镌刻。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四月立。原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国宝级文物。其碑帖对后世书法影响巨大。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 | 民国拓本 1册31页,单页约2400×2000像素 PDF/JPG高清,24M

品名作者 爨宝子碑,清末拓本 形制尺寸 册页,楷书,清末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碑》。东晋大亨四年(405年)四月刻,楷书。纵190厘米,横71厘米,13行,行30字。乾隆43年在云南曲靖县(南宁县)城南七十里之扬旗田出土。今在云南曲靖第一中学内。此碑同较晚《爨龙颜碑》合称“二爨”。 此碑字体介于隶、楷之间,故著录家或视为隶书,或写作楷书,每不一致。此碑许多地方还保留着隶书的笔法和体式、如横画多作燕尾等。但更多地方则更近楷体。此碑笔画质拙凝重,主用方笔,不少笔画呈方棱或锐角。字形或大或小,结法紧密但不类型化,变化比较丰富.整个看来显得端严高古,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形容为‘端朴若古佛之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爨宝子碑 | 清末拓本 1册15页,单页约2100×1900像素 PDF/JPG高清,13M

品名作者 唐李少温篆书谦卦碑,唐代,李阳冰 书 形制尺寸 拓本,清代道光张幼轩题签本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安徽芜湖十二中学校园的《谦卦碑》,是李阳冰在任当涂县令期间,应友人之请所书而刻于石的。此碑为篆书,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法雄健。唐时散落民间,明初芜湖王氏于当涂城内获得,将碑转至芜湖秘藏家中。此本为明嘉靖5年张大用跋,清道光张幼轩题签本。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唐李少温篆书谦卦碑 | 清代拓本 合1册65页,单页约2500×2300像素 PDF/JPG高清,65M

品名作者 古香斋宝藏蔡帖,蔡襄 书,宋珏 集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拓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古香斋宝藏蔡帖,蔡襄书法专辑,明刻,清初拓本,花纸壳皮面,为二级文物藏品。 卷一为《荔子贴》,卷二为《茶录》,卷三为《荔枝谱》,卷四为欧阳修记蔡襄书的《相州画锦堂记》。 蔡裹,字君漠,擅长正楷、行书、草书,北宋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古香斋宝藏蔡帖 | 清代拓本 合1册112页,单页约24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64M

品名作者 英光堂帖,宋代,米芾 形制尺寸 册页,南宋刻本,34×36厘米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英光堂帖》为南宋私家所刻米芾书法专帖。其中所收录各帖的墨迹母本均已散失。全帖较为忠实的保存了行楷、草书等多种米书面貌,书迹年代早晚兼备,展现了米芾不同时期的书名方式,这也为鉴定米芾其他书法作品提供了绝佳参考。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英光堂帖 | 南宋刻本 1册48页,单页约4800×4400像素 PDF/JPG高清,221M

品名作者 汝帖,宋代刻本 形制尺寸 册页,吴荣光旧藏本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汝帖》作为宋徽宗大观年间最重要的刻帖之一,具有 “粗漫传神” 的独特艺术风格,在刻帖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该帖收录三代至隋唐五代书法名迹,涵盖篆、隶、楷、行、草多种书体。在文献学、法帖历史版本学等方面颇具学术价值。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汝帖 | 宋代刻本 1册124页,单页约4500×5700像素 PDF/JPG高清,639M

品名作者 淳化阁帖·泉州本卷六至八集 形制尺寸 册页,宋代拓本,28.3×13.3厘米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淳化阁帖》是宋太宗赵炅下诏,由王著甄选历代法书摹刻于北宋淳化三年(992)的一套十卷丛帖。此帖原刻原拓已不存,一般认为,《淳化阁帖》在清代以前主要有五个版本系统,而刻于南宋初年福建泉州的 “泉州本”,是现存四种主要《淳化阁帖》宋代重刻系统之一。而文物馆藏本属于南宋初重刻的 “泉州本”,此本辑自卷六至卷八集王羲之帖。此本刻拓俱精,墨色中可见纸帘纹,被视为 “宋纸宋墨”,甚为难得。曾经缪曰藻、陆恭、潘奕隽等收藏,有褚德彝题签,又有王文治、顾莼、吴云、吴昌硕等题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淳化阁帖·泉州本卷六至八集 | 宋代拓本 1册42页,单页约4600×4000像素 PDF/JPG高清,162M

品名作者 十七帖,晋代,王羲之 形制尺寸 册页,宋代刻本,25.5×13厘米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十七帖》收入王羲之书帖29种,历来被不少书家、学者视为最能代表王羲之草书面目的刻帖。文物馆所藏宋拓本,为该帖唐代摹刻之 “馆本” 系统中 “僧权” 二字全本,全帖完整无缺,楮墨精善,隐约可见宋拓本中常见之帘纹,经名家递藏。此本有梁同书、王文治、潘奕隽等题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七帖 | 宋代刻本 1册28页,单页约3500×3400像素 PDF/JPG高清,75M

品名作者 大字麻姑仙坛记,唐代,颜真卿 形制尺寸 册页,宋拓大字本,25.8×15.3厘米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大字麻姑仙坛记》作为颜真卿的楷书名作,何绍基在此本跋语中曾高度评价为 “颜书各碑意象种种不同,此碑独以朴胜,正是变化狡狯之极耳”。此碑记因原石早已不存,所以宋代经木板翻刻并拓印的拓本就显得弥珍贵,今日有确切存藏信息的《大字麻姑》宋拓,已知仅有六本。文物馆所藏宋拓大字本,淡墨施拓,为该碑大字本系统中残损最少者。与存世其他宋拓本相较,残损更少,字口也更为清晰。此本曾经何绍基珍藏,又有 “墨皇本”《圣教序》收藏者崇恩题跋,何氏誉其为 “颜书各碑之冠”,可谓推崇备至。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大字麻姑仙坛记 | 宋拓大字本 1册35页,单页约4900×4000像素 PDF/JPG高清,172M

品名作者 李思训碑,唐代,李邕 撰并书 形制尺寸 册页,南宋拓本,29×15.6厘米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由李邕撰并书。《李思训碑》存世北宋拓本已知仅两本,而南宋拓也只有约十本。文物馆所藏南宋拓本,其墨色醇古,信息完整,王壮弘先生曾称许 “拓极精”。校对后可知此本属南宋(或金)本。题跋包括成翁方纲、亲王永瑆、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王国维、姚华、黄宾虹。其中罗原觉利用传世文献与其他拓本所作考证之文字颇为详审完备。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李思训碑 | 南宋拓本 1册54页页面有残缺,单页约5100×4300像素 PDF/JPG高清,293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