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书牡丹诗,释文:牡丹一本同干二花。其红深浅不同。名品实两种也。
全册共二十六开(用砑花笺纸),行楷书《离骚》全文,每开二幅,每幅五行,每行字数不一。
改卷原为册页,清初被改装为手卷,字逾六百,当是张瑞图晚年作。
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
贵人讳丘壑,絜我抱微尚,常愿就薮泽,逍遥老闲旷。失足落风尘,十载事孟浪。有如雉在樊,虽饱神不旺。
此图是张瑞图的书画合璧卷,前半部为配图,后半部书《后赤壁赋》
全篇字与字之间连笔不多,而运笔之气贯通,以显示其放逸之势
此卷为张瑞图草书节录晋代郭璞的《游仙诗》之三首及梁简文帝萧纲《仙客诗》,文字与原诗略有出入。
作于明天启四年甲子(1624年),时瑞图五十四岁。基本上具备了他书法的特点,代表了他中年的水平。
长卷共40行,188字,前二首为瘐信的《步虚词》,后二首为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
此卷是吴叡为“虚碧道士”书录的老子《道德经》全文。此卷《道德经》前附有白描《老子授经图》
明代书法家文征明为其好友唐寅所绘的《悟阳子养性图卷》所作的题跋书法作品。
此卷文徵明取法黄庭坚笔意,因为是穷款,无法判定具体年份。但毫无疑问是他早期的作品
此帖为米芾致友人蔡肇(字天启)尺牍。小行草笔势飞动,形态曼妙;“天启亲”三大字则一气呵成
此帖是米芾与人谈论收藏情况的一封书信。用笔纵逸迅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充分表现了他放达的个性与深湛的功力。
右杜少陵题王宰山水图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逼,王宰始肯留真迹。
此作品为写经类书法,作为经书的扉页,展现了当时佛教经典的书写风格和艺术价值。
取自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的《雪赋》中的一段,无年代落款。释文:若乃玄律穷,严气升。
内容取材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文。整篇书法潇洒自如,有隐士之风,从容不迫,贴近于陶渊明诗文的风格。
杜子美画马歌。诗皆奇宕有气。唐时曹霸韩干。虽一代名手。亦幸与子美同时。画已无传。诗中自有画也。
现存最早的楷书墨迹之一,代表了东晋时期楷书趋于成熟的风尚,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卷分三段,首段记述了作者在去清颍途中受阻,与韩维(持国)、范镇(景仁)泛舟于西湖啸咏之事
以草书写“今文孝经”本文,无署款。据卷末小楷识语“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
已残,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索靖唯一墨迹,被称做为“中国现存最早书法”。
大德元年为张渊(清夫)书,中间有掉行补书,为其他本子所不具。后有牟巘跋。
《前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两篇散文作品,元大德三年赵孟頫行楷书此二赋卷。
足下行穰九,人還,示應决不?大都當任。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一个书札片段。
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手书作品,是他散落民间的最重要的书法瑰宝之一。
全篇字体点画精妙细致,秀丽洒脱,气韵生动,笔势连贯,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