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蜀素帖,宋代,米芾 形制尺寸 长卷,绢本,行书,27.8×270.8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蜀素帖》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 《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人称“天下第八行书”。 拟古其一: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其二:龟鹤年寿齐,羽介所托殊。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以竹两附口,相将上云衢。报汝慎勿语,一语堕泥涂。 吴江垂虹亭作其一: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其二: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何须织女支机石,且戏常娥称客星。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颂歌。路不拾遗…

品名作者 多景楼诗册卷,宋代,米芾 形制尺寸 长卷,纸本,行书,35.5×214.6厘米 来源版权 上海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多景楼诗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行书,纸本。原为长卷宋时改装为册。此册米芾行书十一开,册中有“左史江氏”、“桧”、“秦禧之印”及明清诸家藏印。1102年(宋崇宁元年),同朝何执中跋为米芾所作。明代吴其贞在《书画记》评此帖:“运笔松放,结构飘逸,如仙人舞袖,为米之绝妙书。” 释文:华胥兜率梦曾游,天下江山第一楼。冉冉明廷万灵入,迢迢溟海六鳌愁。指分坱圠方舆露,顶矗昭回列纬浮。衲子来时多泛钵,汉星归未觉经牛。云移怒翼搏千里,气霁刚风御九秋。康乐平生追壮观,未知席上极沧洲。多景楼禅师有建楼之意。故书。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多景楼诗册改卷 | 宋代/米芾 1幅,50853×3661像素 TIF/JPG高清,251M

品名作者 吴江舟中诗卷,宋代,米芾 形制尺寸 长卷,纸本,行书,31.3×559.8厘米 来源版权 梅多鲍利坦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吴江舟中诗》原为朱邦彦所书,凡四十四行,五言古诗,描述在吴江江上逆风行舟,雇请许多船工来牵拉。因为太吃力,船工“百金尚嫌贱”,後来添了工钱,终於“一曳如风车”,但船工们“叫嗷如临战”,可见与大自然搏战的艰辛。此帖为米芾晚年力作,既有中年书风的痛快淋漓,又有晚年老道的清古从容,枯笔疏行,欹侧随意。 卷首有“石渠寳笈”、“晋府书画之印”、“清河” 、“寳笈三编”、“顾洛阜”白文“汉光阁”朱文,以及“嘉庆御覧之寳” 、“晋府书画之印” 等印鉴。卷后有“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宣统鉴赏”“无逸斎精鉴玺”章。 释文:昨风起西北、万艘皆乘便。今风转而东、我舟十五纤。 力乏更雇夫、百金尚嫌贱。 舡工怒鬭语、夫坐视而怨。添槹亦复车、 黄胶生口咽。河泥若祐夫、 粘底更不转。添金工不怒、意满怨亦散。 一曳如风车、叫噉如临战。傍观鸎窦湖、渺渺无涯岸。一滴不可汲…

品名作者 苕溪诗卷,宋代,米芾 形制尺寸 长卷,纸本,行书,30.3×189.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苕溪诗》是米芾元祐戊辰(1088年)八月八日从无锡去往苕溪(今属浙江湖州)时所作的六首诗,是米芾的经意之作。 释文: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此字用“卜”点去)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食饱,但觉愧梁鸿。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团枝殊自得,…

品名作者 研山铭卷,宋代,米芾 形制尺寸 长卷,纸本,行书,36×13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研山铭》手卷分三段: 第一段是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39个行书大字:“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第二段绘研山图,上有篆书题款为:“宝晋斋研山图不假雕饰,浑然天成。”“研山”是一块山形砚台,在研山奇石图的各部位,用隶书标明: “华盖峰、月严、方坛、翠峦、玉笋下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於其间、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 第三段为米芾的儿子米友仁的行书题识: “右研山铭,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的题跋: “鸟迹雀形,字意极古,变志万状,笔底有神,黄华老人王庭筠。”清代尤长笔法的书画家陈浩题作隽永的跋尾: “《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宣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崇仰米书,而微嫌其不淡然。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

品名作者 行书三札卷,宋代,米芾 形制尺寸 长卷,纸本,行书,33.3×42厘米长至帖,33.3×33.3厘米韩马帖,33.3×48.5厘米新恩帖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为米芾三封书信合裱而成,分别为:《长至帖》《韩马帖》《新恩帖》。《长至帖》又名《公议帖》,是对一位官居“发运左司”的同僚的祝颂之词,愿他能“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干一番大事业。钤有“米芾元章之印”。《韩马帖》是向友人商借唐代韩幹所绘鞍马图,以供过节时“贵游宴集”赏玩之需。《新恩帖》则是给一位新任吏部侍郎的贺信。钤有“米芾之印”。 《长至帖》芾顿首再拜:长至,伏愿制置发运左司学士,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芾不胜詹颂之至!芾顿首再拜。 《韩马帖》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即日起居冲胜。韩马欲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过节面纳也。谨奉启,不宣。芾皇恐。寺丞仁亲阁下。 《新恩帖》芾顿首再拜,新恩吏部侍郎台坐。春和,恭…

品名作者 春山瑞松图轴,宋代,米芾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35×44.1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这幅作品描绘了云中山前的一座孤亭。几棵白松,景色简洁而优雅。山顶由层层叠叠的横向“米点”组成,笔触湿润,呈现出“米家云山”中雾气的神奇奇观。上面有宋高宗题诗,左下的缝隙里有“米芾”二字,显然是后来加上去的。 宋高宗题诗:天钧瑞木。得自嵚岑。枝蟠数万。干不倍寻。怒腾龙势。静奏琴音。凌寒郁茂。当暑阴森。封以腴界。近以碧浔。越千万年。以安慰我的心。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春山瑞松图轴 1幅,6311×8900像素 JPG高清,11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