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 苕溪诗卷,宋代,米芾 |
形制尺寸 | 长卷,纸本,行书,30.3×189.5厘米 |
来源版权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
简介说明 | 《苕溪诗》是米芾元祐戊辰(1088年)八月八日从无锡去往苕溪(今属浙江湖州)时所作的六首诗,是米芾的经意之作。 释文: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襄阳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此字用“卜”点去)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 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 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 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食饱,但觉愧梁鸿。 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舡行。 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 跋款: 《苕溪诗》卷前引首有“米南宫诗翰”五篆字,后纸有各人跋文。 宋代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 明代李东阳跋:“右米元章诗翰。有绍兴及睿思殿图印。其子友仁题其后。称先臣芾。盖君前臣名之义也。元章书极精妙。而友仁亦有家法。父子并美。自献以后亦鲜闻之。书法真赝每相混淆。如米氏者江南伪本不知其入。此卷妙处望而可知。太宰水村陆先生检诸故箧。重加裱饰。物之显晦固自有数哉。先生方采黜陟之独。振幽起滞。天下之士赖以不没于世者多矣。识者幸毋以一事观之。正德丙子二月十二日。长沙李东阳题。” 印鉴: 《苕溪诗》上有印鉴繁多,可识别的有:“睿思殿印”(二)、“绍兴”、“白几印章”、“鲜于”(圆形)、“陆友”、“囗氏囗寿珍玩”、“西楚王孙”、“士奇之印”、“杨氏家藏”、“全卿珍赏”、“全卿”(三)(均半印)、“之印”(半印)、项元汴诸印、梁清标诸印、“武林钱子章囗鉴赏图书”、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印,余不记。又项氏“独”字编号。(囗表示占位,字不识) |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 数量/尺寸 | 格式/容量 |
苕溪诗卷 | 宋代/米芾 | 1幅,98411×7472像素 | TIF/JPG高清,2.7G |
您需要先打赏 10元 才能下载此资料 | 支付完成后自动显示百度网盘下载链接。立即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