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拓本

68 套作品

品名作者 集王羲之圣教序 形制尺寸 册页,南宋拓未断本,23.6×12.2 厘米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集王羲之圣教序》历来被视为保存 “书圣” 王羲之行草书法度最重要的碑刻。文物馆所藏南宋拓未断本,墨色苍朴,字迹清晰,笔画饱满。曾经明代袁褧(尚之)收藏,有文徵明长子文彭观款,清代经姜宸英、孔尚任、查莹、孔广陶等递藏,又有李宗瀚、沈尹默等名家过眼题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集王羲之圣教序 | 南宋拓未断本 1册38页,单页约5000×4100像素 PDF/JPG高清,176M

品名作者 九成宫醴泉铭,魏徵 撰文,欧阳询 书 形制尺寸 册页,宋代拓本,汪氏孝经堂本,28.3×13.3厘米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九成宫醴泉铭》由魏徵撰文,欧阳询书。原碑立于陕西麟游九成宫,现藏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此碑是欧阳询成熟至晚年期间登峰造极的楷书代表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九成宫醴泉铭 | 宋代拓本 1册27页,单页约4700×4500像素 PDF/JPG高清,130M

品名作者 夏承碑,汉代,蔡邕 形制尺寸 册页,宋代拓本,华氏真赏斋本,26.4×15.6 厘米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夏承碑》被记录为汉代名家蔡邕所书,此碑立于东汉建宁三年(170),原石明中期已毁。北宋赵明诚《金石录》著录此碑,当时在洺州(今河北永年县)。在流传的《夏承碑》拓本中,以此华氏真赏斋旧藏本为最早。真赏斋本为历代收藏家珍重,其结字风格奇古、字画清晰。此碑上承篆体而笔法近于隶书,笔法多变,在书体发展中起承先启后的作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东汉夏承碑 | 宋代拓本 1册33页,单页约5100×4100像素 PDF/JPG高清,163M

品名作者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 形制尺寸 册页,宋代拓本,马氏小玲珑山馆本/顺德本,25×17.6 厘米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拓原碑立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于陕西省华阴县西岳庙内。原碑因明代嘉靖年间关中大地震及两度维修西岳庙而失佚。《华山庙碑》结字紧密,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激赏此碑集方整、流丽、奇古于一身,被视为汉代隶书的顶峰,是 “汉隶第一品”。原碑于十六世纪中期损毁,令原拓更显珍贵。 此本经金农、张敦仁、孙星衍等递藏,当中题跋甚多,包括姚鼐、伊秉绶、严可均、顾广圻、龚自珍、潘祖荫、王懿荣等名家,还特附赵之谦双钩补摹手迹,将所缺两页补齐。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 | 宋代拓本 1册29页,单页约5600×3900像素 PDF/JPG高清,155M

品名作者 拟山园帖,清代,王铎 书,王无咎 集,吕昌 摹,张翱 镌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顺治拓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拟山园帖,共十卷,清代个人丛帖。清顺治八年至十六年(1651-1659年)王铎之子无咎撰集,古燕吕昌摹,张翱镌。帖名行书。此帖全刻王铎一家之书,共103种,其中大多为临古之书。王铎书写的信札、诗稿、碑文、序跋、临帖等作品一百余件,内容多为临前人帖、跋、碑铭,兼有少量自撰诗文等。这也是王铎的最有名的代表作,世称“神笔王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拟山园帖 | 清代拓本 合1册292页,单页约2100×1800像素 PDF/JPG高清,184M

品名作者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弘法大师 书 形制尺寸 册页,拓本 来源版权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空海,又称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人くうかい,774年7月27日-835年4月22日),俗名佐伯真鱼,灌顶名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曾至中国学习唐密,传承金刚界与胎藏界二部纯密,惠果阿阇梨授其为八代祖。空海书法继承了晋唐遗风,笔法精到,特别是对王羲之、颜真卿 的笔法、结字用功最勤,并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这位日本遣唐使空海法师楷书心经与众不同,用笔厚重,整篇稳健,彰显一颗虔诚之心!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拓本 1册21页,单页约26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7M

品名作者 郃阳令曹全碑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5列,内容为记述曹全(字景完)的功业。明万历初年(1573年)出土于陕西郃阳县。清康熙壬子(1672年)后断裂缺字,1956年移立西安碑林博物馆。 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萃里村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此碑在汉隶碑刻中属尚阴柔一类的代表作品。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郃阳令曹全碑 | 清代拓本 1册24页,单页约2000×1800像素 PDF/JPG高清,34M 郃阳令曹全碑 | 日本拓本 1册18页,单页约26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9M

品名作者 杭州文澜阁碑,清代,乾隆 撰,谭钟麟 正书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光绪拓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杭州文澜阁主楼的东侧建有一小碑亭,四方攒尖顶,面积只有6.25平米。亭内石碑正面刻有光绪帝亲题“文澜阁”三个字。碑背面刻有1879年秋谭钟麟调任浙江巡抚加兵部尚书衔时,奏请的匾额。此碑文由乾隆撰,谭钟麟正书。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杭州文澜阁碑 | 清代拓本 1册71页,单页约18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47M

品名作者 黄忠端小楷孝经,明代,黄忠端 书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明末著名的书画家、民族英雄黄道周(黄忠端)所书的《小楷孝经》大约是清代的拓本,有光绪16年(1890)跋。清初宋荦说:“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黄忠端小楷孝经 | 明代/黄忠端书/清代拓本 1册20页,单页约26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8.7M

品名作者 禅静寺刹前铭敬史君之碑 附碑阴,东魏兴和二年刻 形制尺寸 册页,清末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敬史君之碑》全称是《禅静寺刹前铭敬史君之碑》。此碑刻石于东魏兴和二年,主要记述了敬显俊(即敬史君)的生平、履历和功德。赞颂了其担任地方官时治理有方,勤政爱民的诸多事迹。碑文1265字,为由隶到楷过渡的魏书体。 从书法艺术上讲,《敬史君碑》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其书法婉雅朴厚,古气磅礴,上承魏体之精华,下开唐楷之先声,堪为欧褚前驱。是书法艺术由魏碑向唐楷转型的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品。与《张黑女墓志》有相契合处,清人所著的《金石萃编》有所记载。 此碑刻石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立于颍川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禅静寺宝刹前面,后不知什么原因被长期掩埋于地下,清雍正六年(1728年)农民耕地时发现,方才出土重见天日。乾隆十四年(1749年)移立于陉山书院,建亭保护,并在碑阴刻跋。现立于长葛市老城镇。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禅静寺刹前铭…

品名作者 晚香堂苏帖,宋代,苏轼 书 形制尺寸 册页,清乾隆五十三年旌德姚学经撰集刊本 来源版权 福井市立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晚香堂苏帖》是明代书法家陈继儒(1558-1639)辑刻的一部著名法帖,以收录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书法作品而闻名。陈继儒,字仲醇,号糜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不仅工于诗文,书法造诣亦高,尤其对苏轼的书法情有独钟。他一生致力于搜集苏轼的墨迹或石本,并随得随刻,形成了这部法帖。《晚香堂苏帖》共35卷,但流传至今的墨本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草率之作颇多,且由于使用的是木板,容易损坏,因此后世评价不一 。 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姚学经亦刻有《晚香堂苏帖》4卷、《续刻》4卷及《续镌》4卷,俗称《小晚香堂帖》。据近代学者考证,谓姚学经谎称购得陈继儒刻《晚香堂苏帖》原石4卷再增补成12卷,实为姚学经伪刻苏帖。其中伪迹居多,且摹刻粗恶,远不及陈刻本。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晚香堂苏帖 | 宋代/苏轼书/清代刊本 合1册213页,单…

品名作者 佛遗教经册,唐代,孙过庭 形制尺寸 册页,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南北朝时代,经姚氏后秦高僧鸠摩罗什(印度人,生于新疆,精通汉文。公元401年即后秦弘始3年,秦帝姚兴邀入长安,专译佛经)译成汉文,后经唐朝书家孙过庭手书,而成为历代王朝的内府秘本,到清朝中叶流落士大夫之手后方有刻石传世。但沧桑变迁,加之战乱侵扰,原刻石不知所向。从此,孙过庭书《佛遗教经》在国内绝迹。 民国初年,中国佛教净土宗大师夏莲居居士赴日本讲学,意外发现日本佛教界有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唐朝大书家孙过庭手书的《佛遗教经》石刻本,细审“秘府”“缉熙殿宝”印鉴俱全,便出资购回。至今国内未见第二本。 孙过庭的书法,正、行、草造诣均深,尤以草书著称于世。宋朝大书家米芾曾赞其书曰:“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孙过庭书法世传最有影响的莫过于他在公元687年撰书的《书谱》。《佛遗教经》约书于《书谱》之后。清代华廷黻作跋赞曰:“此帖笔意圆浑,纯从章草夺胎,较之《书谱》,有放敛之别。盖《…

品名作者 草书千字文册,唐代,孙过庭 形制尺寸 册页,明代拓本 来源版权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帖为孙过庭《草书千字文》,为明拓本,日本早稻田大学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草书千字文册 | 明代拓本 1册28页,单页约26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6.7M

品名作者 停云馆帖,明代,文徵明 辑,文彭/文嘉 摹勒,温恕/章简甫 刻字 形制尺寸 册页,明嘉靖年间刻石,清代拓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停云馆帖》是一本汇刻丛帖,明代著名文人文徵明选集,其子文彭、文嘉摹勒,刻者为铁笔名手章简甫。所载自晋、唐、宋、元名迹及当朝文人自书(约83人,126件)。先后用23年时间刻121石(嘉靖十六年至三十九年)。此十二卷本为清代拓本,用隶书题卷首和题尾。 《停云馆帖》初为木刻,仅4卷,不久即为火焚,故四卷本极为难得。渐次增至10卷,毁于火,后仍重刻于石,增至12卷。在文徵明生前共刻成11卷,文徵明卒后一年,他的子孙把他的小字《黄庭经》和行书《西苑诗十首》刻为末卷,时为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其石后移入桐乡赵氏,继则分藏武进刘氏和常熟钱氏,后转镇洋毕氏,最后如桐乡冯氏,然断裂已多,且补刻《黄庭经》 《乐毅论》。 卷一:晋唐小字,卷二:唐抚晋帖,卷三:唐人真迹,卷四:唐人真迹,卷五:宋名人书,卷六:宋名人书,卷七:…

品名作者 卷菱湖楷书千字文,日本,卷菱湖 形制尺寸 册页,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日本萧远堂(江戸)巻菱湖楷书欣赏《千字文》卷菱湖(1777—1843),日本幕府末期著名书法家,时称“幕末三笔”。目前关于卷菱湖的资料不多,就此幅千字文来看,字体结体平稳,俯仰欹侧变化不大,但仍看出一种灵动的韵味,细看出处,似有二王、柳的影子。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卷菱湖楷书千字文 1册24页,单页约1900×1200像素 PDF/JPG高清,7.6M

品名作者 大雅堂楷書千字文,日本,池大雅 書 形制尺寸 册页,楷书,拓本 来源版权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大雅堂楷书千字文,日本书画家池大雅书,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池大雅(1723-1767),日本画家,书法家。自幼喜欢书法,以擅长指头画闻名。他从学习中国文人画入手,融和日本传统绘画,又吸取西洋画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日本文人画的指导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大雅堂楷書千字文 | 日本/池大雅書/拓本 1册36页,单页约26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15M

品名作者 真草千字文,元代,赵孟頫 形制尺寸 册页,约1880年和拓本 来源版权 日本早稻田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卷》在历代皆被认为是真草初学者最好的典范,作品书写端庄严谨,用笔极其温润圆劲,点画精到细腻,结字妍美简静。《千字文》由梁代周兴嗣编成。它总计千言,每四字一句,易读易记,无一字重复,且包含天文、地理、伦理、历史等诸多方面。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真草千字文 | 元代/赵孟頫/和拓本 1册22页,单页约1900×1200像素 PDF/JPG标清,7.8M

品名作者 群玉堂帖,怀素大草千字文 形制尺寸 册页,宋代拓本 来源版权 美国安思远收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怀素《大草千字文》版本有三:绿天庵本、群玉堂本、西安本。此为《群玉堂帖》,共十卷,卷四为怀素《大草千字文》,为美国安思远收藏。《群玉堂帖》是他作品中很少见的精品。此帖原石早佚,拓本流传极少,明时已无全帙,残卷亦世所罕见。 均为重墨精拓,精彩逼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群玉堂帖 | 宋代拓本 1册40页,每页约2000×2800像素 PDF/JPG高清,75M

品名作者 大草千字文,唐代,怀素,明代摹刻本 形制尺寸 册页,明代摹刻本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怀素书《大草千字文》,所书内容为南朝梁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写的《千字文》。明成化六年(1470年),西安知府余子俊摹刻《大草千字文》于西安碑林,后刻有余子俊题跋,并附刻有明代草书大家宋克书杜甫《前出塞九首》碑拓和《克顿首再拜复》。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大草千字文 | 唐代/怀素 | 明代摹刻本 1册32页,每页约3000×2900像素 PDF/JPG高清,36M

品名作者 经训堂法书,毕沅 撰集,钱泳/孔千秋 刻 形制尺寸 册页,乾隆五十四年刊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经训堂法书》十二卷,收录晋王羲之《黄庭内景经》、唐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唐玄宗《鹡鸰颂》、怀素《小草千字文》、宋蔡襄《赴京诗稿》、苏轼《阳羡帖》、黄庭坚《怀人五绝》、米芾《与乐兄同官书》及元明以来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巙巙、邓文原、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等名家墨迹,皆为书法史上的赫赫名品。书体各不相同,有楷书和行草书等,其中以行草书居多。 这册《经训堂法书》共12册由清代毕沅撰集,钱泳.孔千秋刻。乾隆五十四年(1789),同为太仓人的湖广总督毕沅(1730-1797)或从陆愚卿手中借得《行书懒残和尚歌》卷,邀请名匠钱泳、孔千秋镌刻编入《经训堂法书》卷四,以求万年之传。另外《行书懒残和尚歌》卷被毕沅收入《经训堂法书》镌刻拓印,足见其艺术价值。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经训堂法书 | 清代/毕沅撰集/钱泳+孔千秋刻 1册459页,…

品名作者 绛帖,北宋,潘师旦 摹刻 形制尺寸 册页,明代翻刻本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绛帖》又称“潘驸马帖”(宋代曾宏父认为《绛帖》是驸马潘正夫所摹刻)。《绛帖》前十卷的第一卷为诸家古法帖,第二至五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六、七卷为王羲之书,八至十卷为王献之书;后十卷第一卷为大宋帝王书,第二卷历代帝王书,第三至六卷为王羲之书,第七、八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九卷为唐法帖,第十卷是唐、宋法帖。 《绛帖》为北宋潘师旦摹刻,因刻于绛州,故名。《绛帖》是与《淳化阁帖》齐名的三大名帖之一,为书法瑰宝。此本应该是明代翻刻本,但是也非常难得。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绛帖 | 北宋/潘师旦摹刻/明代刊本 合1册246页,每页约2700×2900像素 PDF/JPG高清,226M

品名作者 戏鸿堂法书,明代,董其昌 编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拓本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戏鸿堂法书》/《戏鸿堂帖》/《戏鸿堂法帖》,为明代著名刻帖,全帖十六卷,是由明代董其昌选辑晋、唐、宋、元名家书迹及旧刻本镌成。取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钟繇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语义。 董其昌摹刻平生所见晋唐以来法书。初为木刻,后毁于火,重摹刻石。故所传拓本有两种。亦省称“戏鸿”。虽然一些明、清学者认为《戏鸿堂法书》摹刻不精,但由于董其昌收藏颇富,该帖在收录的部分作品取材上有优胜处,使今日无传的帖文能够得以相见,这对于古帖研究有极其重要的帮助。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戏鸿堂法书 | 明代/董其昌编/清代拓本 合1册502页,单页约2300×2100像素 PDF/JPG高清,328M

品名作者 秋兴八首,杜甫 诗,怀素 书,祝允明 临 形制尺寸 册页,字帖拓本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这本应该是祝允明临怀素书的《秋兴八首》,应该是日本永田長兵衛在延保九年(1681年)编辑的类似字帖的拓本。《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秋天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秋兴八首 | 拓本 1册28页,每页约2600×1700像素 PDF/JPG高清,14M

品名作者 问经堂帖,清代,钱泳 摹刻 形制尺寸 经折装,清代拓本 来源版权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代中后期刻帖之风极为盛行,嘉庆间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市)钱泳以工书著名,亦嗜刻帖,一生刻帖数十部,还摹刻了大量的碑碣、墓志等。据《履园丛话》记载就有20多部。《问经堂帖》便是其中一部,此本后页有“嘉庆二十一年萧山施氏模勒上石”字样。总计4卷。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问经堂帖 | 清代/钱泳摹刻/清代拓本 4幅,每幅约19000×1700像素 JPG标清,84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