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饮中八仙图卷,元代,任仁发(传)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26.7×447.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画卷内容取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诗意,描绘唐代八位名士: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醉酒的生动情态。人物造形具雅逸趣味,画面简洁而设色清雅。旧传由元代任仁发绘,然笔墨力道稍弱,或出于明人手笔。 作者款识:月山道人畫於可詩齋中 题跋信息:清高宗题跋八则:乾隆丙午孟冬下澣御筆虞集题跋《飲中八僊歌》:泰定乙丑七月。暇日展卷。因書於後。蜀郡虞集 钤印信息: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乾隆御覽之寶、古希天子、壽、乾隆鑑賞、嘉慶御覽之寶、嘉慶鑑賞、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寶笈三編、(龍鳳圓印)、太和郭仁弘印、子京、項元汴印、子京所藏、平生真賞、項叔子、項墨林鑒賞章、墨林、煮茶亭長、墨林懶叟、元汴、子京父印、退密、子孫世昌、項子京家珍藏、若水軒、寄敖、項氏子京、桃花源裡人家、項墨林父祕笈之印、鴛鴦湖長、虛朗(…

品名作者 张果老见明皇图,元代,任仁发 形制尺寸 长卷,绢本,水墨,41.5×107.3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是元代画家任仁发人物故事画的代表作。图绘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及其弟子谒见唐明皇的故事。画面截取张果老施法术于明皇前的片断。图右侧一老者坐绣墩上,着青衣,双掌向上,面带微笑作言语状。身前一小童于布袋中放出鞍辔皆全的小驴,驴作奔跑状。左侧一人着黄袍,戴幞头,坐于椅上,头略低,对所发生的一切表现出关注的神情。此人身材壮伟,面相庄严,显然是唐玄宗李隆基。其身后站立的四名侍从神情各异。全图设色明丽古雅,人物表情生动细腻,瞬间的动态表现得极为成功,小驴的奔跑构成了全图的视觉中心,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于此,增强了画面的故事性。张果老的沉着自如,唐玄宗略带惊讶的神情,表现得恰到好处,体现了元代人物画高超的艺术水平。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张果老见明皇图,原色版 1幅,34642×7309像素 TIF高清+J…

品名作者 二马图卷,元代,任仁发 形制尺寸 长卷,绢本,设色,28.8×142.7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谓:廉者疲,滥者肥,画家借两马寓意,不仅为己,也涉为民。右边作澄白两色斑马,膘肥体壮,神采焕发,缠绳初解垂地,意欲起步奔驰。左边作棕色瘦马,绕缰绳于颈项,骨见神疲,行动无力。两者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寓有“明劝戒、著升沉”的讽刺意味,是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难得佳作。 款识:予吏事之余,偶图肥瘠二马,肥者骨骼权奇,萦一索而立峻坡,虽有厌饫刍豆之荣,宁无羊肠踣蹶之患?瘠者皮毛剥落,啮枯草而立霜风,虽有终身摈斥之状,而无晨驰夜秣之劳,甚矣哉,物情之不类也如此!世之士大夫,廉滥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国,不失其为廉;苟肥一己而瘠万民,岂不贻污滥之耻欤!按图索骥,得不愧于心乎?因题卷末,以俟识者。月山道人。题跋:柯九思,于怀各一跋,不录作者印:钤“任子明氏”、“月山道人”两印。收传印:清内府诸鉴藏玺、于怀诸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

品名作者 三骏图卷,元代,任仁发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29.2×556.4cm 来源版权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三骏图》卷亦是一幅典型的师法唐人画艺的人马画。在元代,由于赵孟頫等文人画家力排南宋流于马、夏程式的院体画风,宗法晋唐时期的写实画风和北宋文人画,引发出一批师法唐人的杰作,《三骏图》卷就是其中之一。画家画四位着唐装的圉官牵着三匹良骏款款而来,人的举止特别是马的步态刻画得极为精准和生动自然,如前、后两马的步伐似有快慢之别,中间的人和马分别作收缰止步状,人与马匹的关系十分协调,《三骏图》的人马安排得自于唐宋画家“贡马”和“调马”等人马画题材的布局法,人马均由左向右行进,展卷时自左向右观览,长卷徐徐打开,人马一一迎面进入眼睑,与观者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十分吻合。画家在人马的细微刻画上亦力求工细不苛,如马匹身上层层渲染出的鬃毛和斑纹,人物的神情和衣褶里的阴影均显示出画家精细过人的状物技巧,画中的线条虽极细极轻,但圆浑和充满弹性的弧线极富生命的韵律。 …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