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竹石图轴(绕膝龙孙),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85.5×102.5厘米 来源版权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以简劲笔锋勾勒突兀的山石,在整个坚硬瘦石转折处略施以小斧劈皴,崚嶒之态顿出;竹竿细之又细,但细而不弱,竹叶少而腴,不乏葱翠富强;一竿修竹顶天立地,其他竹子则交错纷杂有致,虚实、浓淡、高低、远近两相呼应,在妙趣横生间又生一种孤傲之气。 款识:绕膝龙孙好节柯,居中柱石老嵯峨。春风夏雨清光满,历到秋冬翠更多。乾隆乙酉春,板桥郑燮。作者印:郑燮印、橄榄轩。收藏印:三印模糊不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石图轴(绕膝龙孙) | 清代/郑板桥 1幅,3500×6320像素 TIF/JPG高清,63M

品名作者 墨竹图轴,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65.7×136.1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自题:未画以前胸中无一竹,既画以后胸中不留置一竹,方其画时如阴阳二气,挺然怒生抽而笋为篁,□而为枝,展而为叶,实莫知其然而然。韩干画御马,云:天厩中十万匹皆吾师也。予客居天宁寺西杏园,亦曰:后园中竹十万个皆吾师也,复何师乎。板桥郑燮。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墨竹图轴 | 清代/郑板桥 1幅,7760×16080像素 TIF/JPG高清,476M

品名作者 竹石图轴(石块无多),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64×34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自题:石块无多竹叶稀,二公清介最相依。秋风昨夜窗前到,百岁爸苔老更肥。写似虚翁老父台,板桥郑燮。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石图轴(石块无多) | 清代/郑板桥 1幅,4010×7595像素 TIF/JPG标清,87M

品名作者 墨笔竹石图轴(昨日山头),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60.9×81.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描绘了在清风中摇曳的劲竹与石相伴而生的画面。构图简洁,笔法健挺洒脱,于写意之中见写实功底,将竹之高洁素雅、坚韧不屈的物性尽现笔底。 款识:昨日山头烂酸归,路旁密筱乱牵衣。何须定要千寻竹,自有清光满翠微。见翁年学长兄正画,板桥郑燮。作者印:郑燮之印、二十年前旧板桥(朱文印)。收藏印:福山邓氏、黎堂等。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墨笔竹石图轴(昨日山头) | 清代/郑板桥 1幅,3017×5823像素 TIF/JPG标清,50M

品名作者 竹石图轴·华封三祝,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70×70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图所绘为五竿墨竹置于两座石峰之前,墨竹参差,高低错落。竹叶墨韵明净,墨色互异。如果仅从绘画语言看,是和华封三祝毫无关联的。但作者在画上的题识,则将其画境升堂入室:“昔人画华封三祝,一峰而已。兹益一峰,是增其寿也。三竹而已,兹益以二而为五,是增其福也。上天申锡,有加无已,盖甚显上令德之君子,有以致此也。乾隆丙子冬写似章翁乡祭酒年老长翁,有是德即有是福,岂不信然!板桥郑燮”,钤白文方印“郑板桥”。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石图轴·华封三祝 | 清代/郑板桥 1幅,10666×20028像素 TIF/JPG高清,814M

品名作者 石畔竹兰图轴,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64.5×83.6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长条湖石旁细竹数竿,幽兰一丛,笔墨纵横,得心中之竹。嘉德2003年秋拍有一幅一模一样的画作,优于此幅,且多橄榄轩一印,此幅或为上述本仿品。 款识:石畔青青竹数竿,旁添瑞草是幽兰。老夫卅载琼林客,只画春风不画寒。板桥郑燮。作者印:郑燮之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石畔竹兰图轴 | 清代/郑板桥 1幅,6723×12866像素 TIF/JPG高清,258M

品名作者 幽兰图轴,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91.3×51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以侧锋浅墨勾勒山坡,略作皴擦,幽兰、稚竹便生长于坡石缝隙间。兰叶、竹叶均用浓墨撇写,淡墨写兰花,浓淡相衬,潇洒雅秀。 画上题诗:转过青山又一山,幽兰藏躲路回环。众香国里谁能到,容我书呆屋半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幽兰图轴 | 清代/郑板桥 1幅,6023×14528像素 TIF/JPG高清,250M

品名作者 墨笔竹石图轴,清代,郑燮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27.6×57.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上自题:“饮牛四长兄其劲如竹,其清如兰,其坚如石,行辈中无此人也。屡索予画,未有应之。乾隆五年九秋过予寓斋,因检家中旧幅奉赠。竹无竿,兰叶偏,石势仄,恐不足当君子之意,他日当作好幅赎过耳。板桥弟郑燮。”钤“郑燮印”、“克柔”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墨笔竹石图轴 | 清代/郑燮 1幅,5741×12672像素 PNG、JPG高清,71M

品名作者 梅竹图轴,清代,郑燮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27.8×31.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郑燮画梅的作品仅此一幅,但因他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故在梅的表现上亦能挥洒自如,花瓣为中锋运笔,其形状虽方圆不一,但自然的行笔,流畅的圈线,勾勒出了花儿旺盛的生命力。梅与用润墨表现的青竹在相互映衬中体现了它们不同的美。 本幅自题七言诗一首:“一生从未画兰(误笔“梅”)花,不识孤山处士家。今日画梅兼画竹,岁寒心事满烟霞。板桥。”钤“郑燮之印”、“扬州兴化人”二印。无鉴藏印。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