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为米芾致友人蔡肇(字天启)尺牍。小行草笔势飞动,形态曼妙;“天启亲”三大字则一气呵成
此帖是米芾与人谈论收藏情况的一封书信。用笔纵逸迅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充分表现了他放达的个性与深湛的功力。
右杜少陵题王宰山水图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逼,王宰始肯留真迹。
此作品为写经类书法,作为经书的扉页,展现了当时佛教经典的书写风格和艺术价值。
取自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的《雪赋》中的一段,无年代落款。释文:若乃玄律穷,严气升。
内容取材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文。整篇书法潇洒自如,有隐士之风,从容不迫,贴近于陶渊明诗文的风格。
杜子美画马歌。诗皆奇宕有气。唐时曹霸韩干。虽一代名手。亦幸与子美同时。画已无传。诗中自有画也。
现存最早的楷书墨迹之一,代表了东晋时期楷书趋于成熟的风尚,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卷分三段,首段记述了作者在去清颍途中受阻,与韩维(持国)、范镇(景仁)泛舟于西湖啸咏之事
以草书写“今文孝经”本文,无署款。据卷末小楷识语“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
已残,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索靖唯一墨迹,被称做为“中国现存最早书法”。
徽宗仿本。以猫和蝶为主题,通过谐音取“耄耋”之寿的美好含义,表达了人们对长寿和幸福的向往。
图绘芭蕉之下,女子支颐而坐,石桌上铺纸卷,面露沉思,似在索句,旁有仕女研墨侍候。
绘高山绝壑,飞瀑叠泉,二高士在松荫下架古琴演高山流水。用笔清丽,设色古雅,是文太史典型面目。
此幅用王叔明笔法而稍加规整,是明代早期吴门画家的典型笔法。
描绘大雨倾盆,江涛汹涌,渔船停歇岸边,鹈鹕栖息船竿上。松下茅屋有人凭栏举目远望
大德元年为张渊(清夫)书,中间有掉行补书,为其他本子所不具。后有牟巘跋。
《前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两篇散文作品,元大德三年赵孟頫行楷书此二赋卷。
足下行穰九,人還,示應决不?大都當任。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一个书札片段。
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手书作品,是他散落民间的最重要的书法瑰宝之一。
全篇字体点画精妙细致,秀丽洒脱,气韵生动,笔势连贯,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字法奇宕,如马脱缰,无所拘束,尤其能显示出书者悬腕摄锋运笔的高超书艺
作品以唐代隐士寒山劝戒诗与禅者庞蕴的诗偈为内容,体现了黄庭坚对佛教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表达。
古法用笔的”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在此卷中能得到极精确的表达。
晚年书法艺术的代表之作。此帖共三十六行,计三百零七个字。被誉为墨色中的诗意与情感的体现。
此二赋结字极紧,意态闲雅,奇正得宜,豪宕中寓妍秀,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
下笔自然流畅,劲媚秀逸,精心用意。虽为书札,却写得非常精致,是苏轼由早年书步入中年书的佳作。
苏轼亲笔为友人傅尧俞书写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其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短札内容为回信告知自己的近况、问候友人身体状况并附书赠送友人橘子三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