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 年—1101 年)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1037 年 1 月 8 日)出生于眉州眉山,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宋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赐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
晚年书法艺术的代表之作。此帖共三十六行,计三百零七个字。被誉为墨色中的诗意与情感的体现。
此二赋结字极紧,意态闲雅,奇正得宜,豪宕中寓妍秀,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
下笔自然流畅,劲媚秀逸,精心用意。虽为书札,却写得非常精致,是苏轼由早年书步入中年书的佳作。
苏轼亲笔为友人傅尧俞书写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其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
倾诉因乌台诗案被贬到湖北黄州后的心情,其后书写成本卷。后人誉为苏轼存世最好的书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