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

410篇文章

品名作者 桐下授教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62×54.5厘米 来源版权 私人收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桐下受教图,老莲创作于诸暨故里无见阁。此图人物面目卑琐,不类老莲画法,而按真迹拍出五百万之巨,可见拍卖场之乱象。 款识:洪绶写于无见阁。作者印:洪绶、章侯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桐下授教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6582×181112像素 TIF/JPG高清精度一般,341M

品名作者 老莲活须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60.21×98.34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老莲活须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9482×15487像素 TIF/JPG高清,420M

品名作者 老莲画堂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42×75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谓老莲画堂图,不知何意。看画面描绘的情景应该是有琴妓参与雅集饮宴一类的文人活动,一长竿上有个传动装置能使透明罩内的木偶进行击鼓,具体何物还待考。爬在地上的孩童画成成人的模样,以老莲真迹《童子拜佛》图观之,老莲画儿童不至于如此不堪,或画的是侏儒,不得而知。此幅可接受为老莲真笔,而种种不解,还待方家释疑。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老莲画堂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8909×16865像素 TIF/JPG高清,429M

品名作者 供奉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5×44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定名《供奉图》不知何意,观图意似是古时士大夫在家考侍妾观清供而作诗词之场景。全幅绘六人,布置平稳,人物顾盼生动,用笔颇具唐宋遗意,可接受为老莲笔墨。 款识:老迟洪绶画于秋晴阁。作者印:陈洪绶印、章侯收传印:德畭秘藏、囗斋藏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供奉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5994×13187像素 TIF/JPG高清,226M

品名作者 仿唐人蕉荫赏古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61×51.2厘米 来源版权 私人收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绘芭蕉荫下,太湖石畔,一高士坐天然几上执扇赏画,有童子捧杖侍立。高士浓眉粗髯,面容奇古,画笔粗劲拙重,与晚年圆韧如铁丝者有异而神韵贯通。从画风及款字看,当是其三十余岁渐趋成熟时所作。画中之画,是老莲爱好的米氏落茄法山水。 自跋: 仿唐人。洪绶画于溪山亭子作者印: 洪绶、章侯氏 收藏印: 志权鉴藏、郭氏权宛楼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唐人蕉荫赏古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7055×22240像素 TIF/JPG高清,448M

品名作者 餐芝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07.4×44.9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绘一高古之士左手握琴,正在餐食灵芝。身后湖石玲珑,案几上器皿古雅;一旁的僮子还在火上烹煮着灵芝。所绘人物面目奇古,造型略显夸张,但衣纹线条均匀流畅,细劲柔韧,有超逸尘世之资。 款识:洪绶画于柳桥。钤印:陈洪绶印、章侯。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餐芝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6938×16596像素 TIF/JPG高清,329M

品名作者 婴戏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84.1×31.9厘米 来源版权 大英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画面简略,绘一小孩童手拿拨浪鼓(鼗),在摇动玩耍。人物头大身短,衣纹用笔奇崛,这些都是老莲特有画风。拨浪鼓刻画细致,造型奇特,上方立一甩袖胡人,可见明末儿童玩具的精致与多样。 款识:老迟洪绶。作者印:陈洪绶印。收传印:双宋楼真赏印、萧山徐令德松年氏家藏图章、程氏伯奋、可庵珍秘、士元珍藏、麓云楼书画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婴戏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6321×16344像素 TIF/JPG高清,295M

品名作者 童子礼佛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50×67.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童子礼佛图》描绘四名儿童搭佛塔礼佛的情景。图中一太湖石竖立,石前放一尊雕琢精致的佛造像和供佛用的铜塔。佛前,二儿童拜佛,一儿童献花,另一儿童跪着擦拭铜塔,各个神态专注,他们收敛起顽皮,显露出庄重,其中一名儿童磕头时露出胖臀,不免令人忍俊不禁。此图太湖石用较粗的笔法勾画,玲珑剔透,轮廓线多呈弧状,尖利而挺拔。佛像及人物全用细劲的线条画出,层次细腻,风格典雅,设色明丽温和,技法纯熟,人物神形兼备,富有情趣。此图反映了陈洪绶在表现儿童方面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功力,也充分体现了佛教信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儿童的熏陶与影响。 款署:“老莲洪绶画于护兰草堂。”钤“陈洪绶印”白文、“章侯”朱文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童子礼佛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6694×14764像素 TIF/JPG高清,282M

品名作者 眷秋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36×51厘米 来源版权 王季迁旧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画一仕女手执菊花信步于庭院林石间,后有一侍女举扇,扇面上画有梅花图,前有一侍女捧盘,盘中有壶和秋叶。由题记可知,此图为仿唐人同题画。其中石头浓墨粗点为陈洪缓所作,而构图、人物、梧桐树则为其弟子所作。 款识:唐人有眷秋图,此本在董尚家,水子曾观之,极似。洪绶老矣,人物一道,水子用心。印鉴:陈洪绶印鉴藏印:王季迁氏审定真迹、陆树声鉴赏章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眷秋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5965×16063像素 TIF/JPG高清,274M

品名作者 羲之笼鹅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03.1×47.8厘米 来源版权 浙江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采用中国画传统的立轴形式,表现了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携家仆笼鹅而归的情形。作品右上款署“枫溪老迟洪绶画于深柳堂”,下钤“陈洪绶印”白文方印、“章侯”朱文方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羲之笼鹅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5404×12073像素 TIF/JPG高清,186M 羲之笼鹅图轴 | 摹本 1幅,5386×8685像素 TIF/JPG高清,112M

品名作者 蕉林酌酒图轴,明代,陈洪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56.2×107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中国古代的文人自古便与芭蕉有不解之缘,白乐天“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李义山“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杜牧之“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这些凄清优美的诗句和着菊香清酒共入愁肠。画面中文士似陶渊明,又似李太白,也似王摩诘,更是陈老莲自己的写照。一尊香炉,一册古书,一杯菊酒,莫听雨打芭蕉,莫唱人比黄花,还共清风思悠然。 款识:老迟洪绶。作者印:陈洪绶印、章侯。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蕉林酌酒图轴 | 明代/陈洪绶 1幅,14627×22700像素 TIF/JPG高清,1.29G

品名作者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明代,仇英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20.6×78.3厘米 来源版权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主要有两个部分:仇英的《赵孟頫写经换茶图》与文徵明书写的《心经》。画卷描绘:画面松林、竹篱,赵孟頫据石几作书,中峰明本禅师对坐,就是写经换茶的故事。图之右前方为赵孟頫在松林树下据石几写字,似乎才将纸摊开,正待作书。石几前坐有一僧,面向画纸,即是题识上所说的 “恭上人”,正是中峰明本禅师。而赵孟頫则侧身看着右前方的侍童,手上捧着一物,似为茶包,正走向赵孟頫。图中间松林较远处有一侍童,正蹲着煮水。图之左侧更远处有一侍童,手捧着一物正向这里走来,侍童的身后有两只喜鹊正在圆台上觅食。此卷画法用笔细润,晕染淡秀,人物得李公麟之遗意,设色有赵孟頫影响。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 明代/仇英 1幅,84293×4848像素 TIF/JPG高清,641M

品名作者 桃源仙境图轴,明代,仇英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75×66.7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描绘的是一个远离尘世的隐居环境。远处峰峦起伏,白云缥缈,楼阁在云雾中半藏半露,把这里点缀得如仙若幻。近处奇松欹斜虬曲,古藤盘绕,红桃掩映,景致幽雅。三个穿白衣的人临溪而坐,一人抚琴,一人低首聆听,一人身倚石岩,挥舞着另一条手臂,似乎是被乐曲所陶醉,就连提篮的童子也为琴声所感动,静静地伫立着。作者通过描绘山水的美丽景色,人物的生动神态和优美造型,表达了无形的乐声之美。 右下款题“仇英实父制”,钤“仇英实父”一印。画上另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二方清内府藏印,并有“欣赏”“灵石杨氏珍藏”“杨曾之印”“燕翼堂”“颍川怀云子图画”等鉴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桃源仙境图轴 | 明代/仇英 1幅,9064×24114像素 TIF/JPG高清,834M

品名作者 金明斋小像轴,清代,任预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08.2×46.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金明斋小像轴清代/任预 1幅,4668×10746像素 PNG+JPG高清,35M

品名作者 姚燮诗意图第十册,清代,任熊 形制尺寸 图册十二开,绢本,设色,27.3×32.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套共十册(本文为第十册),每册十二开,每开除录有姚燮诗句外,还分别钤“熊”朱文印或“渭长”白文印。册页最后另有四开,分别有任熊、熊松之、吴云、沈钰、曹峋、李鸿裔等人题跋。据任熊自跋,作品完成于咸丰元年(1851年),时年29岁。 这套共计一百二十张的册页是任熊在友人姚燮家里居住时为主人所画。姚燮,字梅伯,号复庄,浙江镇海人。道光年间举人,以诗见称于世。此册以姚燮的诗句命题,题材丰富多样,人物鬼神、花鸟鱼虫、仙山楼阁、亭榭风月皆聚于尺幅之间。全册别具匠心,常有神来之笔;设色则于鲜丽中见古雅之气,堪称任氏巅峰时期的铭心佳构。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姚燮诗意图第十册清代/任熊 12幅,单幅约3300×2800像素 PNG+JPG高清,143M

品名作者 梅花仕女图扇,清代,任熊 形制尺寸 图扇,金笺,设色,18.1×50.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梅花仕女图扇清代/任熊 1幅,5538×2795像素 PNG+JPG高清,18M

品名作者 曹葛化石屋文字无尽灯图像轴,清代,赵之谦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34×65.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曹葛化石屋文字无尽灯图像轴清代/赵之谦 1幅,6635×13259像素 PNG+JPG高清,83M

品名作者 丽姝萃秀图册,清代,赫达资 形制尺寸 图册十二开,绢本,设色,30.1×22.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清代赫达资绘、梁诗正书。全册共十二开(左诗右图)描绘历代女性人物事迹,依次为:西施、秦罗敷、秦弄玉、汉李夫人、卓文君、蔡文姬、吴丽居、寿阳公主、木兰、公孙大娘、红线、红拂。每幅均配有梁诗正书相关古人诗句。 作者款識:臣赫達資恭畫梁詩正跋:乾隆戊午秋八月上澣,臣梁詩正奉敕敬書钤印信息: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重華宮鑑藏寶、樂善堂圖書記、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梁、詩正、恩垕別成春、赫達資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丽姝萃秀图册清代/赫达资 12幅,单幅约5300×3600像素 JPG+PDF高清,58M

品名作者 蒋恒画南皋垂纶像石涛补景图卷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33×54.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蒋恒画南皋垂纶像石涛补景图卷 1幅,49869×3385像素 PNG+JPG高清,229M

品名作者 梅花仕女轴,清代,任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28.9×32.9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梅花仕女轴清代/任颐 1幅,3604×11802像素 PNG+JPG高清,36M

品名作者 乞巧图轴,清代,任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34.5×34.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农历七月初七被称为“七夕”,此夜女性会陈设瓜果祭祀织女星,并向织女星祈求智巧。乞巧风俗不一,但都为祈求女性心灵手巧、年运亨通。此绘女性投针验巧的场景。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乞巧图轴清代/任颐 1幅,2987×8126像素 PNG+JPG高清,23M

品名作者 梅边携鹤图轴,清代,任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55.5×43.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梅边携鹤图轴清代/任颐 1幅,3174×11428像素 PNG+JPG高清,29M

品名作者 三友图像轴,清代,任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64.5×36.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任颐的人物画是典型中西结合的代表,人物面部刻画借鉴西洋素描画法,力求形似逼真,而人物服饰却又是中国画典型的“线条”的艺术,或作折芦描或作丁头鼠尾描淡色轻染,清新悦目。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三友图像轴清代/任颐 1幅,3859×9545像素 PNG+JPG高清,49M

品名作者 画沈芦汀读画图像轴,清代,任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33×40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设色画沈芦汀坐像,旁有湖石,前有石案,案上放卷册之类,另有二童子手托画轴多件,上方有行书所写沈景修题诗:“锦绣琼籤净不埃,雪林清閟此重开。苕溪山色霅溪水,都上君家棐几来。巨手萧山陈老莲,扮榆一脉溯灯传。任家各有生花爱,写影还当让伯年。腰脚年来病不胜,游山孤负一枝藤。只堪四壁张图画,卧看烟云落素缯。”画中沈芦汀是同光间名士,嗜书画,时与诸多海上名家往还。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画沈芦汀读画图像轴清代/任颐 1幅,4333×6796像素 PNG+JPG高清,44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