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赠稼轩山水图轴,明代,董其昌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01.3×46.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画构图取势平远,树石简繁相参,敛放有致,与同年作者所作《佘山游境图》轴相比,在笔势运转上更显刚健挺拔。渲染则多湿笔浓墨,墨气纵横,得草树、坡石蓊郁润泽之态。 本幅自题:“芙蓉一朵插天表,势压天下群山雄。玄宰。丙寅中秋写。己巳秋寄稼轩世丈。”钤“昌”、“宗伯学士”、“董氏玄宰”印。 鉴藏印钤“涿鹿李氏珍藏”、“江左人文”、“子孙宝之”、“第一希有”、“朱之赤鉴藏”等。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赠稼轩山水图轴明代/董其昌 1幅,7105×14759像素 PNG+JPG高清,102M
品名作者 高逸图轴,明代,董其昌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89.5×51.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董其昌正赋闲居家。由于其子与乡民发生冲突,导致其宅被焚,家资尽丧,此即著名的“民抄董宦”事件。董其昌被迫避祸他乡,惶惶往来于吴兴、镇江之间。虽然半年后事态逐渐平息,但董似乎心有余悸,仍旧频频四出游历、访友。此图即为第二年董氏去镇江、太湖间的练湖畔访其旧友蒋道枢,与蒋氏泛舟荆溪时的即兴之作,颇似当年倪瓒弃家隐居太湖时的心境。董其昌此图采用了倪氏典型的笔墨技法,湖滨两岸的浅坡及山丘皆以干笔淡墨施以折带皴,行笔以侧锋为主,笔墨苍逸,极好地表达出倪画中萧散简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晚年身历劫乱后的苍凉心绪。但作者又非简单地仿古,近岸数株盘屈虬结的古木就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董氏画树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画树之法,须专以转折为主……如写字之于转笔用力,更不可往而不收……但画一尺树,更…
品名作者 桐阴清梦图轴,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62×30.9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以人物画为题材,抒发画家的生活遭遇和感受。此图用水墨白描手法,画梧桐一株,桐阴坡石处一人仰面闭目,坐於交椅之上,神情生动自然。构图简洁,用笔洗练,风格洒脱,韵致清逸,是唐寅白描人物画佳作。诗、书、画相得益彰。虽未署年款,但从题诗内容可以看出,此图是他在科场案受打击回苏州后所作,是画家看破尘事,不再追求功名,从此幽居林下的写照。 本幅行书自题七绝诗一首:“十里桐阴覆紫苔,先生闲试醉眠来;此生已谢功名念,清梦应无到古槐。唐寅画。”钤“吴趋”朱文圆印、“唐寅私印”白文方印、“唐阿大”朱文方印。鉴藏印有“松莲鑑定”白文方印、“东吴王莲泾藏书画记”朱文长方印等。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桐阴清梦图轴明代/唐寅 1幅,4029×7546像素 PNG+JPG高清,29M
品名作者 幽人燕坐图轴,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20.3×25.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云峰缥缈,涧壑丛竹,水阁中一人静坐,旁设书籍、茶具,似有所待。溪流边一人拄杖独立,远眺山色。画法上多用干笔细皴描绘树石人物,笔致坚劲,刻画精微,风格缜密秀润,反映出唐寅善于以早年师从周臣学习宋“院体”山水技法,来表现和传达文人画清雅幽澹的功力。 作者自题并识:“幽人燕坐处,高阁挂斜曛。何物供吟眺?青山与白云。吴门唐寅画”。后钤“唐白虎”、“唐寅私印”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幽人燕坐图轴明代/唐寅 1幅,4266×12598像素 PNG+JPG高清,66M
品名作者 墨梅图轴,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6×3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唐寅墨梅图轴》画面中间的梅花风姿绰约,本幅自题:“黄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枝清影写横斜。□堂看梅和王少傅韵。吴趋唐寅。”钤“唐居士”朱文、“唐寅私印”白文、“南京解元”朱文、“六如居士”朱文、“吴趋”朱文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墨梅图轴明代/唐寅 1幅,4714×11892像素 PNG+JPG高清,59M
品名作者 茶具十咏图轴,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36.1×26.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上方自题“茶具十咏”五言律诗十首,分别为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后款署:“嘉靖十三年岁在甲午,谷雨前三日,天池、虎丘茶事最盛,余方抱疾偃息一室,弗能往与好事者同为品试之会。佳友念我走惠二三种,乃汲泉吹火烹啜之,辄自第其高下,以适其幽闲之趣。偶忆唐贤皮陆辈‘茶具十咏’,因追次焉,非敢窃附于二贤后,聊以寄一时之兴耳。漫为小图,遂录其上。衡山文徵明识。”钤“徵”“明”朱方联珠印。嘉靖十三年即1534年,文徵明时年65岁。右下钤“徵仲父印”白文方印、“衡山”朱文方印。 鉴藏印有孙煜峰“弘一斋书画记”朱文长方印、“孙煜峰珍藏印”朱文长方印、“张珩私印”白文方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茶具十咏图轴明代/文徵明 1幅,3942×16223像素 PNG+JPG高清,69M
品名作者 临溪幽赏图轴,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27.3×50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款识自跋:徵明。他人题跋:本幅钱谅题:孤松挺秀,乔木临溪。时为逸兴,闲看天机。嘉靖辛丑南郭亮。裱边吴湖帆一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临溪幽赏图轴明代/文徵明 1幅,7817×19873像素 PNG+JPG高清,186M
品名作者 绿荫长话图轴,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31.1×3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吴湖帆观款题为《绿阴清话图》,或别于台北故宫同题名图,故宫定为《绿荫长话图》,图绘高山深秀,长涧送凉,高士于溪畔赏画论道,此幅典型“细文”画法,苍润精诣,观之赏心悦目。 本幅水墨山水,裱边近人吴湖帆题记,钤”小书画舫审定“清咸丰”韩泰华印“清末何昆玉等藏印。款识:碧树鸣风涧草香,绿阴满地话偏长。长安车马尘吹面,谁识空山五月凉。徵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绿荫长话图轴明代/文徵明 1幅,4651×14640像素 PNG+JPG高清,82M
品名作者 曲港归舟图轴,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墨笔,115×34.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中描绘山间雨后的景象,云雾蒸腾,林木葱郁,笔墨工稳细润,意境清新幽静,是文氏细笔山水画的代表作。 本幅自题五言诗并署:“雨绝树如沐,云空山欲浮。草分波动处,曲港有归舟。徵明。”钤“徵仲父印”(白文)印。本幅有明彭年、陆师道、王穀祥及清乾隆帝题诗共四则。作品曾经清内府收藏。近代庞莱臣《虚斋名画录》著录。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曲港归舟图轴明代/文徵明 1幅,5948×17150像素 PNG+JPG高清,179M
品名作者 溪桥策杖图轴,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95.8×48.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中描绘古木森郁,山谷幽静,溪上水波不兴,一人伫立桥头,策杖观流。作品明显地带有取法“元四大家”中倪瓒、吴镇的痕迹,作者很好地将倪瓒细笔疏皴的山石和吴镇粗笔浓墨的树木结合在一起,用笔沉稳雄健,韵致醇厚,加上近景的细致刻画和远景的虚化表现,突出了文人优游山林、怡然自得的精神状态。 本幅行书自题七绝诗一首:“短策轻衫烂漫游,暮春时节水西头。日长深树青帏合,雨过遥山碧玉浮。”后钤“文徵明印”、“玉磬山房”印。右下角有“玉兰堂印”鉴藏印,画心有“世美堂印”、“马寒中印”等鉴藏印。裱边及外签有当代书画家狄葆贤(平子)题诗并记,钤藏印“平等阁主人”等。题记详述了此作原为其父于清同治末年购得,而他本人则在甲子年(1924年)夏六月重新装裱的递藏过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溪桥策杖图轴明代/文徵明 1幅,7637×…
品名作者 山水图轴,清代,王鉴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55.3×86.9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是祝寿题材画,作者在构图上巧意安排:近景绘常青不衰有贺寿寓意的苍松以突出主题;远景绘起伏叠嶂的山峦,寓寿比南山、生命连绵持续之意。中景是清波碧水,其曲折的水面不仅为画面增添了诗意,而且将远、近景有机地相连成一体,令全图的空间层次分明,同时不失画面的完整性。 本幅自题:“癸卯夏日祝湛源老亲翁六十初度。”钤“王鉴之印”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水图轴清代/王鉴 1幅,9121×19105像素 PNG+JPG高清,259M
品名作者 仿倪云林溪亭山色图轴,清代,王鉴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81.3×51.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秋湖静水、疏林远岫的江南景致。王鉴一生推崇元人倪瓒自然淳雅的画风,乐此不疲地四处寻访其画作并且加以临摹,仅仿倪氏的《溪亭山色图》就有数件之多,此图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从一河两岸式的构图到山石树木的方折用笔,再到以淡墨层层擦染的施墨法,均可见作者晚年对倪氏画风的摹仿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本幅自题:烧灯过了客思家,寂寂衡门数瞑鸦。燕子未归梅落尽,小窗明月属梨花。燕子低飞不动尘,黄莺娇小未禁春。东风绿遍门前柳,细雨含烟愁路人。春雨春风满眼花,梦中千里客还家。白鸥飞去烟波绿,谁采西园谷雨茶。 钤“员照”朱文印、“王鉴之印”白文印。引首钤“来云馆”朱文印、“弇山后人”朱文印。鉴藏印有2方朱文印:“虚斋鉴定”、“有余闲室宝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倪云林溪亭山色图轴清代/王鉴 1幅,7160×…
品名作者 竹菊秀石图轴,清代,石涛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14.3×46.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画左下侧湖石挺拔而起,矗立至画幅左中部。湖石脚下画有数茎兰花,花朵吐出清幽的芳香,散发在湿润的空气中。山石腰部和顶端长了花草。湖石后面,耸立着两竿新竹,竹叶直伸展画面顶端,竹叶交迭穿插,有的仰俯,有的平展,有的下垂。湖石后面又一株菊花,依石与新竹穿插生长,花朵盛开,枝叶茂盛。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菊秀石图轴清代/石涛 1幅,5034×12697像素 PNG+JPG高清,61M
品名作者 墨荷图轴,清代,石涛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90.2×50.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欣欣向荣的荷塘景色。构图疏密交错,通过荷叶、茨菰、莲蓬、蒲草间的相互掩映构筑出变化丰富的空间层次。用墨淋漓尽致,浓淡、枯润相生,显现出作者较强的笔墨把控能力。 款识:“大涤子邗上秋日写”。作者印:“靖江后人”、“大涤堂”。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墨荷图轴清代/石涛 1幅,5876×9507像素 PNG+JPG高清,64M
品名作者 蕉菊图轴,清代,石涛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91.8×49.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蕉菊图轴清代/石涛 1幅,6413×12329像素 PNG+JPG高清,66M
品名作者 横塘曳履图轴,清代,石涛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31.4×44.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疏林湖畔高士拽杖独行的情景。设景布势以“S”形湖堤为主线,通过对近景树石的具象描绘,烘托出远山平湖的虚空迷蒙,画面空间在景致的虚实互映中得“咫尺千里”之趣。画中的山石杂木以饱含水分的润墨表现,点染生动,显现出作者较强的笔墨驾驭能力。此图并非对实景写生,而是作者“搜尽奇峰打草稿”后的胸中丘壑的写照,面目独具,妙得自然。 本幅自题七言诗二首,署款:“清湘大滌老人济广陵树下。”钤“清湘老人”、“老涛”朱文印,“膏盲子济”白文印。鉴藏印有:“孙煜峰珍藏印”等共8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横塘曳履图轴清代/石涛 1幅,5985×16431像素 PNG+JPG高清,104M
品名作者 合画山水图轴,清代,查士标+石涛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230.2×8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合画山水图轴清代/查士标+石涛 1幅,8533×22861像素 PNG+JPG高清,253M
品名作者 山水图轴,清代,查士标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62.7×77.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水图轴清代/查士标 1幅,7635×16048像素 PNG+JPG高清,109M
品名作者 山水朱兰和燕温归图卷,清代,王翚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水墨,25.4×354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长卷以平铺式方式绘山水之景。远处峰嶂矗立,群山深处,庙宇掩映其中;近处松柏挺秀,水榭亭台临水而建,拾阶而上,可一览山水之景。河面上渔人忙碌,桥上廊亭几人依栏而立,观山赏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水朱兰和燕温归图卷清代/王翚 1幅,41895×3000像素 TIF+JPG标清,359M
品名作者 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清代,王翚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34.7×72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王翚摹古作品中,以《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的数量最多,计有七、八件,准确统计是八件,计为:第一次公一六六二年三十一岁时为唐宇昭摹,第二次一六七二年四十一岁时为笪重光摹,第三次约一六七四年四十三岁时为王时敏摹,第四次约一六七八年四十七岁时为宜兴潘元白临,第五次一六八六年五十五岁时在玉峰池馆摹,第六次一六九六年六十五岁时为王鸿诸临,第七次一七零零年六十九岁时在家乡山园仿,第八次一七零二年七十一岁时在家乡临。八次跨度四十年,包含早、中、晚三个时期。八件作品留存至今仅三件,即四十一岁为笪重光作的《摹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属早期,反映了其时摹古逼肖的特点;五十五岁在玉峰池馆作的《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属中期,呈现融诸家画法于一炉的特色;七十一岁在家乡作的《临富春山居图》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属晚期…
品名作者 仿范宽溪山行旅图卷,清代,王翚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水墨,30×62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正如恽寿平所题:石谷子抚范宽溪山长卷深得北地沉雄浑厚之致,如绮里东园危坐宾筵衣冠甚伟,非复五陵裘马纤气格。 款识:摹范华原溪山行旅图,戊辰(1688年)六月,尚湖渔父王翚时销夏玉峰之北园。题跋: 卷未有恽寿平一题,不录。作者印:一竹亭、石谷子、王翚之印、云烟供养。收传印:太原伯子冈龄氏赏鉴、汉阳吴氏图书、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晴窗一日几回看、三韩蔡琦书画之章、居仁堂、寒云秘笈珍藏之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范宽溪山行旅图卷清代/王翚 1幅,69126×3303像素 TIF+JPG高清,653M
品名作者 霜柯远岫图轴,清代,王翚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74.3×30.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家既师法古人,又师法自然,融会南北诸家之长,创立了所谓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故有“画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为一”之称。画面一树一石,无不布置有度,往往截取山水一角,却有重峦深泽之意,造景穷尽小中见大之妙,真可谓是“秋雨秋空落叶时,清奇妙境耐人思”。 款识:九龙山人霜柯远岫 乙未三月夜坐吴氏园居戏作 石谷王翚。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霜柯远岫图轴清代/王翚 1幅,3370×7748像素 PNG+JPG高清,29M
品名作者 修竹幽亭图轴,清代,王翚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29.5×43.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中近景为竹林掩映下的草堂,中有游客寒江独钓,远景为山。这幅寒林山水有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技法精巧,清丽工秀,风格独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修竹幽亭图轴清代/王翚 1幅,5570×14125像素 PNG+JPG高清,86M
品名作者 重林叠嶂图轴,清代,王翚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29.7×44.1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画家以变幻无穷的皴、密密麻麻的苔点在画面上铺开,远心如水托沧浪,点染轻绡意兴长。写到云壑最深处,一回清玩一回凉。凉亭里的古人颇为放松的姿态,更让人意犹未尽。 款识:重林叠嶂图,岁次丙子九秋画于燕意旅舍。耕烟散人王翚。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重林叠嶂图轴清代/王翚 1幅,5698×14498像素 PNG+JPG高清,9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