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轴

1259篇文章

品名作者 法藏寺盘龙松图轴,清代,弘历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77.6×72.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法藏寺盘龙松图轴 | 清代/弘历 1幅,7131×17848像素 JPG高清,32M

品名作者 寿星图轴,清代,弘历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97.2×94.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寿星图轴 | 清代/弘历 1幅,9281×19413像素 JPG高清,41M

品名作者 寿星竹轴,清代,弘历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56.6×30.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寿星竹轴 | 清代/弘历 1幅,2976×5574像素 JPG高清,2.4M

品名作者 寿星图轴,清代,弘历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45×29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有乾隆帝自识:“丙子长至月制老人星图,敬祝圣母慈寿。“钤“乾“朱圆、“隆”朱方印。本幅另有“乐意寓静观“白方、“根祇祇一诚“朱圆、“和顺积中“朱方印。此图为乾隆二士一年(1756年)皇帝为崇庆皇太后65岁生日绘制,敬祝其母长寿。图中所绘“老人星”,即寿星,多用于庆祝长者寿庆。该图绘于倪仁禀纸,此纸属于藏经纸的一种,系清宫特制用纸,本幅中部钤有该纸印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寿星图轴 | 清代/弘历 1幅,2864×4373像素 JPG高清,1.47M

品名作者 合画群仙祝寿图轴,清代,张恺等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213.5×151.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有梁耀枢题:“圣德广运,怀柔百神。包举宇宙,囊括乾坤。天门詄荡,羽葆缤纷。云霞焕彩,鸾鹤成群。中央正位,天姥居尊。宝幢綵盖,馥郁絪缊。还立旁侍,蓬莱列真。星官降福,奎壁舒文。九穀献穗,七襄织云。丹山嘉卉,紫府琼珍,凤苞五彩。玉礼千尊。殊祥异瑞,云集骈臻。神其降止,福禄天申。俾尔多寿,亿万千春。”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合画群仙祝寿图轴 | 清代/张恺等 1幅,12820×20581像素 JPG高清,45M

品名作者 引路菩萨图轴,五代十国,彩色绢画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80.5×53.8cm厘米 来源版权 英国博物馆藏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浅褐地色,左上角绘彩云,云上有楼阁长廊,表示净土世界。右上角有“引路菩”三字。画中引路菩萨和随在菩萨身后的贵妇亡灵立于云层上。菩萨面相丰满,有须髭,右手执香炉,左手拿莲茎,茎上挂引路幡(或引魂幡),脚踏白莲,半侧身,略回首。其身后盛装贵妇,体形丰满,蛾眉樱唇,金饰博髻,垂眼下视,神情安祥,似已排除一切杂念,随菩萨往生净土。人物造型及衣饰裙服,是盛唐时期风行于上层社会的典型式样,与唐画《簪花仕女图》中贵妇、莫高窟第130窟甬道南壁《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中十三小娘子形象、服饰、画风均极相似。莫高窟初唐第205窟亦有同一题材壁画。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引路菩萨图轴 | 五代十国/彩色绢画 1幅,5834×8817像素 JPG高清,41M

品名作者 引路菩萨图轴,五代十国,彩色绢画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84.8×54.7厘米 来源版权 大英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自动译文:观世音菩萨站在莲花之上,莲花由云朵支撑,手执旗帜和香炉。菩萨头饰上有阿弥陀佛,正引导一位女性灵魂前往极乐世界(隐庐菩萨),极乐世界由三排小型中国宫殿建筑组成。这位女性身着唐式优雅服饰,长袍上装饰有彩色圆饰。 出土/发现地点:敦煌莫高窟第17窟。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引路菩萨图轴 | 五代十国/彩色绢画 1幅,5558×8713像素 JPG高清,44M

品名作者 东方明珠图屏,近现代,叶因泉 形制尺寸 六连屏挂轴,纸本,水墨设色,152.5×66厘米 来源版权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作较为完整地呈现中环至西环段的维港景色。但画面突出的中心并非今日的金融中心中环,而是上环及西营盘。这是因为在作品诞生的上世纪 50 年代,代表经济命脉的南北行贸易主要坐落于西营盘一带。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东方明珠图屏 | 近现代/叶因泉 1幅,18852×7087像素 JPG高清,36M

品名作者 林峦福地图轴,元代,赵希远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27.5×31.1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描绘仙山福地的文人闲居生活。赵希远何时何地人,尚待研究。据《画史会要》的记载,认为与王蒙同时。又,传说他曾临王蒙香光居士图。以本幅画来看,重山峻岭,草木蓊郁,构图曲折复杂,用笔繁细茂密,景致情趣确有近似王蒙之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林峦福地图轴 | 元代/赵希远 1幅,5649×20189像素 JPG高清,42M

品名作者 竹石图轴(绕膝龙孙),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85.5×102.5厘米 来源版权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以简劲笔锋勾勒突兀的山石,在整个坚硬瘦石转折处略施以小斧劈皴,崚嶒之态顿出;竹竿细之又细,但细而不弱,竹叶少而腴,不乏葱翠富强;一竿修竹顶天立地,其他竹子则交错纷杂有致,虚实、浓淡、高低、远近两相呼应,在妙趣横生间又生一种孤傲之气。 款识:绕膝龙孙好节柯,居中柱石老嵯峨。春风夏雨清光满,历到秋冬翠更多。乾隆乙酉春,板桥郑燮。作者印:郑燮印、橄榄轩。收藏印:三印模糊不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石图轴(绕膝龙孙) | 清代/郑板桥 1幅,3500×6320像素 TIF/JPG高清,63M

品名作者 墨竹图轴,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65.7×136.1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自题:未画以前胸中无一竹,既画以后胸中不留置一竹,方其画时如阴阳二气,挺然怒生抽而笋为篁,□而为枝,展而为叶,实莫知其然而然。韩干画御马,云:天厩中十万匹皆吾师也。予客居天宁寺西杏园,亦曰:后园中竹十万个皆吾师也,复何师乎。板桥郑燮。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墨竹图轴 | 清代/郑板桥 1幅,7760×16080像素 TIF/JPG高清,476M

品名作者 竹石图轴(石块无多),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64×34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自题:石块无多竹叶稀,二公清介最相依。秋风昨夜窗前到,百岁爸苔老更肥。写似虚翁老父台,板桥郑燮。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石图轴(石块无多) | 清代/郑板桥 1幅,4010×7595像素 TIF/JPG标清,87M

品名作者 墨笔竹石图轴(昨日山头),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60.9×81.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描绘了在清风中摇曳的劲竹与石相伴而生的画面。构图简洁,笔法健挺洒脱,于写意之中见写实功底,将竹之高洁素雅、坚韧不屈的物性尽现笔底。 款识:昨日山头烂酸归,路旁密筱乱牵衣。何须定要千寻竹,自有清光满翠微。见翁年学长兄正画,板桥郑燮。作者印:郑燮之印、二十年前旧板桥(朱文印)。收藏印:福山邓氏、黎堂等。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墨笔竹石图轴(昨日山头) | 清代/郑板桥 1幅,3017×5823像素 TIF/JPG标清,50M

品名作者 竹石图轴·华封三祝,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70×70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图所绘为五竿墨竹置于两座石峰之前,墨竹参差,高低错落。竹叶墨韵明净,墨色互异。如果仅从绘画语言看,是和华封三祝毫无关联的。但作者在画上的题识,则将其画境升堂入室:“昔人画华封三祝,一峰而已。兹益一峰,是增其寿也。三竹而已,兹益以二而为五,是增其福也。上天申锡,有加无已,盖甚显上令德之君子,有以致此也。乾隆丙子冬写似章翁乡祭酒年老长翁,有是德即有是福,岂不信然!板桥郑燮”,钤白文方印“郑板桥”。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石图轴·华封三祝 | 清代/郑板桥 1幅,10666×20028像素 TIF/JPG高清,814M

品名作者 石畔竹兰图轴,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64.5×83.6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长条湖石旁细竹数竿,幽兰一丛,笔墨纵横,得心中之竹。嘉德2003年秋拍有一幅一模一样的画作,优于此幅,且多橄榄轩一印,此幅或为上述本仿品。 款识:石畔青青竹数竿,旁添瑞草是幽兰。老夫卅载琼林客,只画春风不画寒。板桥郑燮。作者印:郑燮之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石畔竹兰图轴 | 清代/郑板桥 1幅,6723×12866像素 TIF/JPG高清,258M

品名作者 幽兰图轴,清代,郑板桥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91.3×51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以侧锋浅墨勾勒山坡,略作皴擦,幽兰、稚竹便生长于坡石缝隙间。兰叶、竹叶均用浓墨撇写,淡墨写兰花,浓淡相衬,潇洒雅秀。 画上题诗:转过青山又一山,幽兰藏躲路回环。众香国里谁能到,容我书呆屋半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幽兰图轴 | 清代/郑板桥 1幅,6023×14528像素 TIF/JPG高清,250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六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六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38×22549像素 JPG高清,87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五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五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29×22553像素 JPG高清,84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三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三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11×22500像素 JPG高清,83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一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十一尊者:罗怙罗,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飏瞿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十一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52×22784像素 JPG高清,80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九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九尊者:戍博迦,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九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33×22493像素 JPG高清,80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六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八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148×22761像素 JPG高清,75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六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六尊者:跋陀罗,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六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9988×22496像素 JPG高清,76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五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五尊者:诺距罗,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五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61×22521像素 JPG高清,85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