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轴

1259篇文章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三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三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122×22702像素 JPG高清,77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二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二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10081×22764像素 JPG高清,79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第一尊者,宋代,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8.8×51.7厘米 来源版权 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六罗汉图轴·第一尊者 | 宋代/金大受 1幅,3427×7921像素 JPG高清,3.6M

品名作者 元机诗意图轴,清代,改琦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9×32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鱼元机手展诗卷、侧身坐于藤瘿椅上的情景。她身单体薄,面容憔悴,双目中隐隐流露出一丝矜持凄凉的怨情,这正是清代文人画家所刻意追求的女性“清淑静逸”之趣。 本幅款题“元机诗意,秋室老人有此图,今在荛圃处。乙酉初夏,七芗改琦并记。”钤“七香”、“云阳”2印。 画幅左上方有清沈吾于同治十年(1871年)的题识,文中介绍了余集为黄荛圃绘制《元机诗意图》的由来。题识下钤印两方:“沈梧审定”、“旭庭秘笈”。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元机诗意图轴 | 清代/改琦 1幅,3796×11676像素 TIF/JPG高清,110M

品名作者 仿沈周蕉荫高士图轴,清代,改琦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31×54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一处厅子,一人坐于其中,厅前左侧山石耸立,正前一棵芭蕉树枝粗叶大,长势茂盛。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沈周蕉荫高士图轴 | 清代/改琦 1幅,7561×18412像素 TIF/JPG高清,531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十二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十二月:农历十二月,大雪封山,冰河结冻,人们有的闲立,有的向火,有的滑冰。小孩们玩得更为兴高彩烈,蹴鞠,踢毽,堆雪狮。这时是一年辛劳的结束,所以都各乐所乐,显得无比的闲暇。此图以前庭大院为中心,描写开敞的室内活动,菱形、贝叶式的墙上开洞可提供各独立空间的联系,事实上并不符合实际的结构。另有一些券顶门洞、阳台设计可能受到西式建筑的影响,反映出当时皇家园苑的创新趣味。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十二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655×13486像素 JPG高清,23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十一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十一月:十一月逐渐进入了严寒,植物中只有苍松翠柏,依然茂盛。水榭当中,画着一位年轻的父子在鞭责幼子,诸人在一旁劝护。隔庭有一所静室,一位老者修行好佛,在禅榻合掌向人答礼。后院妇女儿童,作蹴鞠和捉迷藏的游戏,也许是比较剧烈的活动,能帮人取暖吧。对岸霜林之中,有一群人穿着彩衣,笼着野兽,结队而行,好像是卖解马戏之类的从业者,赶着集市似的。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十一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737×13653像素 JPG高清,25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十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十月:时序进入十月,已到初冬时节,严寒的霜露把人们的活动从户外感到室内来。于是赏玩卷轴名画,鉴定古器彝鼎等活动,便成文人室内聚会的话题。另一间厢房内,有一位老画师正替一位士人画像﹔远处的阁楼内妇女群聚玩乐,有弹奏乐器、缝制衣物,或对坐谈天,将富豪人家生活情景描写得宁静安逸。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十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510×13338像素 JPG高清,22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九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九月: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由于陶渊明的爱菊,菊花便成了士人们特殊的爱赏物。而种菊也各有特殊的技巧。因此各人把自己的菊花,凑集在一处,来观摩赞赏,形成菊花会。图中所描绘的,正是菊花会的情景。船,运送着盆栽,人,从容地赏玩。而野外则游人提携着酒食,是重九登高的另一幕景色。所画出于清高宗(圆明园四十景诗)中之 “汇芳书院”,诗句前说明:“可攀扪而上问津石室”。石室可见于画中上方。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九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861×13726像素 JPG高清,24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八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八月:八月天气初凉,天显得分外的清明﹔月,也显得分外的皎洁﹔芬芳的桂花也在此时盛放。正是赏月最好的时令,这幅画描写的便是中秋节赏月情景。妇女们牵着儿童,轻盈漫步在庭院平台上,欣赏着皎洁月色。露台上,正举行盛大宴会﹔阁楼中有女乐师吹奏着琴笙,悠扬乐曲飘散在空气中,明月当空,真所谓良宵佳节也。画家纯熟的技巧,把古人的生活趣味无限延伸。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八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869×13695像素 JPG高清,24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七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七月: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大体说来,对闺中妇女的意义比较浓。画幅里的闺中妇女,正设立香案,对月乞巧,细细的好像能听到祝祷的声音。男士们却比较闲散,在敞轩中吹弹作乐。山林里面一片森森夜气,有一两只喜鹊停栖着。在民间传说中,说是牵牛织女,每年只有在七夕见一次面,而渡过银河之时,是由无数的鹊群,首尾相衔,连成的 “鹊桥” 接引。画中的喜鹊,并不完全是为了点景。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七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685×13480像素 JPG高清,22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六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六月:农历六月,逼人的夏天暑气,消耗着人们的体力,因此,没有十分要紧的急务,众人都在避暑。画中一片荷塘,垂柳浓荫,画家用青蓝的调子层层叠叠的涂染,衬出万顷清凉。仕女们有的在高楼消暑;有的在池塘采莲;有的凭栏垂钓;有的放艇清游,使人感觉进入水上风来,暗香浮动的优雅生活。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六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678×13504像素 JPG高清,22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五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五月:五月,禾苗正在田中生长,离收割尚早,农村中在极忙之后有了一段闲隙。更加上民族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因国事焦忧而自沉汨罗江,几千年来打不开人们悼念的怀抱。两种原因凑合在一起,所以有龙舟竞度的民间活动。在画家笔下,万棹齐飞,旗鼓暄颠,紧张而热烈的竞争,引得两岸民家,凭栏观赏.在炎暑的季节,呼唤起一片热潮。园中的葵花,榴花,和点岸的菖蒲,也不甘寂寞而争奇鬬胜。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五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745×14066像素 JPG高清,21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四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四月:农历四月,牡丹花和玉兰花都抽条怒放。名园赏花,便成了此时最好的消遣﹔而雨,在此时也时飞时止。男男女女,戴着伞,顶着笠,在花丛中飘拂往来,使人不禁想到李商隐的诗:「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这真是一种优美的境界。野外画着采桑娘,提着篮子,结伴而行,用袖子遮着雨。「蠶忙」,催促着妇女的脚步,她们都在忽忽的赶着。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四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695×13563像素 JPG高清,21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三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三月:农历三月,正是赏受户外生活最好的季节。图中画着是上巳修禊的故事。文士们坐在小河沟的旁边,童子们把「羽觴」斟满了酒,从水的上流漂浮而下,想喝酒的人就把羽觞取来。上巳,是三月初三。修禊,是袚除不祥。羽觞,是在水上能漂浮的酒杯。在汉朝时,人们就有到水边袚除不祥的风俗。到了晋朝,有名的书家王羲之,在山阴兰亭浮觞咏诗,因此上巳修禊,便成为有名的故事。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三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595×13300像素 JPG高清,21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二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二月:农历二月,天气已由酷寒变得稍稍温暖。所谓「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这时园中开满了杏花,人们也从严寒的 “蛰伏”,稍稍出来活动了。图中老老少少,都做着他们乐意做的事情。女孩们在院里荡着秋千,山野间也布满了狩猎的男子。有的携带着猎具,有的在马上扬鞭指点,观赏着景物,真使人为之神往。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二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643×13019像素 JPG高清,20M

品名作者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正月,清代,宫廷画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7×17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正月这一幅画的是农历正月。正月十五的元宵夜景,屋中盛张灯彩,室外放着烟火。有的人却在赏月饮酒,后园里结架悬挂着彩灯,许多小孩们在灯架下游戏。上半幅山野之间点缀着提灯的远景。 《十二月月令图》全套共十二幅,描写岁时,也就是一年自农历正月到十二月间,民间各种节令与习俗的风俗画。此套图轴可能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家合作完成,曾经在乾隆时期宫廷里悬挂,每月一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月月令图轴之正月 | 清代/宫廷画家 1幅,7550×13380像素 JPG高清,21M

品名作者 西湖图轴,清代,关槐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68.1×168.1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西湖的景致,层峦迭翠,秀丽雅致,佐以茂密的松柳植栽,悠然盘绕于山间的云雾,让人心情为之豁然开朗。  款识:臣关槐恭绘。作者印:臣、槐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西湖图轴 | 清代/关槐 1幅,17757×17757像素 TIF/JPG高清,906M

品名作者 上塞锦林图轴,清代,关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42.6×64.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长城以北塞外的景色,远处山峰平缓,平原上河流蜿蜒,满坡绿草,一片丰茂,树木、灌木红绿相间,风景旖旎秀美。此幅草木画法用《丹枫呦鹿图》笔意。 款识:臣关槐恭绘。题跋:乾隆一跋,不录。作者印:臣槐、恭绘。收藏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上塞锦林图轴 | 清代/关槐 1幅,7346×20460像素 TIF/JPG高清,495M

品名作者 水月观音菩萨像轴,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06.8×58.9厘米 来源版权 弗利尔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可信为北宋早期佛画,观音作男相,供养妇人服饰符合北宋初年的潮流样式,更重要的是有开宝元年(968年)的纪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水月观音菩萨像轴 | 宋代/佚名 1幅,7881×14854像素 JPG高清,42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大吕星回图轴,清代,余省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9.1×105.8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高宗题跋:素積蒼枝凍未流。迷離寒景入吟眸。後凋獨自撐青蓋,中禁羣看舞玉虬。不必孫康曾映簡,卻教蘇武得披裘。韶光已漏陽和近。化作恩波滿御溝。禁中雪松舊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大吕星回图轴 | 清代/余省 1幅,7602×12659像素 PNG/JPG高清,110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黄钟畅月图轴,清代,沈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9.2×106.1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高宗题跋:墨沼芸編几席清。雲為棟宇玉為京。陽迴線晷依然永。影到花櫺分外明。瀑瀉氷光欺雪素。梅知春意放寒英。端居不為敲詩苦。無限徘徊省歲情。冬至後一日瀛臺涵元殿舊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黄钟畅月图轴 | 清代/沈源 1幅,7379×12368像素 PNG/JPG高清,112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应钟协律图轴,清代,周鲲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80.2×105.6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高宗题跋:文軒複閣小俄延。啟轡新秋倏已旋。兩月風光異爾許。初冬景色又依然。迎霜錦樹疏兼密。向晚黃華淡復鮮。每自靜觀知道妙。無停停處不遷遷。初冬圓明園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应钟协律图轴 | 清代/周鲲 1幅,7733×13059像素 PNG/JPG高清,112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无射戒寒图轴,清代,余省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80×106.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绘九月初九这一天在福海北岸高台方亭的游乐之景,湖畔石旁菊花盛开,几人在亭中凭栏观赏湖光山色。 清高宗题跋:性與秋光自覺諳。登高此日暢幽探。荷衣已破無從補。楓頰纔紅尚未酣。恰好得詩教鴈寫。不須摘菊倩人簪。晚來靜坐寒窗下。即景頻頻惕九三。九日登高舊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无射戒寒图轴 | 清代/余省 1幅,7447×12493像素 PNG/JPG高清,108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