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揭钵图卷,明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描绘佛世尊为惩治鬼子母而将其幼子扣于钵下,鬼子母遣众小鬼意欲揭钵救子的情景。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揭钵图卷 | 明代/佚名 1幅,9470×2160像素 JPG普清,7M
品名作者 揭钵图卷,明代,文徵明(传)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29.1 x 138.3厘米 来源版权 弗里尔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托名仇英。题跋:文徵明书宝积经。(伪)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揭钵图卷 | 明代/文徵明(传) 1幅,21125×3865像素 JPG普清,13M
品名作者 揭钵图卷,明代,朱芾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30.1×433.4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以水墨白描,绘写人物,线条灵活多变,并以淡墨分出阴阳,具立体感。鬼卒形象夭矫夸张,更对照出佛的沉稳慈悲。人物个性鲜明,神情生动,栩栩如生。 冷谦书《宝积经》寶積經鬼子母者。是鬼神王般若迦妻。有子一萬。皆有大力之士。其最小子賓迦羅。此鬼子母兇暴妖虐。殺人兒子。以自噉食。人民患之。仰告世尊。爾時即取其子賓迦羅。盛著缽底。鬼子母周徧天下。七日之中。推求不得。憂愁煩惱。傳聞。他人言云。佛世尊有一切智。即至佛所。問兒所在。時佛答言。汝有萬子。惟失一子。苦惱憂愁。而推覓耶。世間人民或有一子。或三五子。而汝殺害。鬼子母白佛言。我若得見賓迦羅。永不殺世人之子。佛即使鬼子母見賓迦羅于缽下。盡其神力。不能得取。還求于佛。佛言。汝今受三皈五戒。盡壽不殺。當還汝子。鬼子母如佛勑。受于三皈。及其五戒。受持已訖。即還其子。佛言。汝好持戒。汝是迦葉佛時。羯肌尊者。偶因…
品名作者 揭钵图卷,明代,仇英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26.8×119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卷以青绿设色描绘佛渡化鬼子母之故事。鬼子母性凶残,常掳人子而食。佛取其爱子,藏于钵底,鬼子母遣众鬼叉竭力救之不得,佛便劝其皈依持戒,勿再为虐。 吳奕 跋:吳中仇十洲作畫必師古人。動輒精妙。凡得其片縑尺紙。重若拱璧。此畫揭鉢圖。略用勾龍爽筆而自出機軸。誠千古一人也。圖中肖像描神鬼怪逼現。茍非指掌神奇吾恐其不能臻此靈境也。善藏之。延陵吳奕書。陸師道 跋:五湖陸師道觀于寒綠堂中。徐熿 跋:東海徐熿曾觀於馬禪寺之虛白堂。 款识:仇英實父製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揭钵图卷 | 明代/仇英(台北故宫藏本) 1幅,25527×3699像素 JPG高清,42M
品名作者 福寿齐天图册,清代,宫廷画师 绘 形制尺寸 图册,绢本,设色,39×58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清宫廷画师为向皇帝献寿而作。画册共十四开,描绘十二幅历史人物故事:八仙庆寿、进献瑞芝、老子过关、三苏齐美、至道九老会、嘉祐四真、商山四诰、陈抟望气、四世三公、睢阳五老、思邈延师、师事名贤。 前副页题字:福壽、齊天缂丝封面题:福壽齊天 八仙慶壽瑤池金母宴蟠桃。慶生辰洞天歡樂。笙歌雲外響。仙侶殿前朝。福祿重高祝。萬壽似嵩岳。(小字注:右調新水令)五更月皎。八僊恰來到。度仙娥服了金丹藥。壽相同。天地老。(小字注:右調喬牌兒)黃芽一粒丹服却。永壽萬歲延。有意望神仙。便得俺神仙指教。成仙了。萬億年。長不老。一盃仙酒筵前列。拜手瑤池自歡好。今日宴。蟠桃滿。捧著玻璃盞。笑天初曉。聚會羣仙共遶。(小字注:右調月上海棠)南極星宿生光耀。祝萬壽。河清岳高。從後萬萬載。永歡娛千歲。共相保。(小字注:餘音) 進獻瑞芝嘉靖年。宛平縣民進芝五本。李果以五岳鮮芝四十本進。三…
品名作者 合作十二生肖图,民国,合绘本(陆翀、吴青霞、孔小瑜、朱嘉、周柏生、李益亭、赵敬予、洪庶安、王叶、金梦石、戈荃、孙镐青合绘) 形制尺寸 图册,纸本,设色,31×38.2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全册共十二开,每开描绘一个生肖形象故事。大约绘制于民国三十六年。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为对应: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吳青霞畫鼠趣鼠趣。丁亥篆香閣主吳青霞寫 孔小瑜畫牛圖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丁亥仲春孔小瑜 朱嘉畫虎圖林谷斑奴,東方寅客。疑汝者誰,箭羽汲石。文侯朱嘉 陸翀畫兔圖法宋人易元吉本。抑非 周柏生畫雲龍圖丁亥仲春周柏生寫 李益亭畫蛇圖丁亥孟春上濣。李益亭寫於滬上 趙敬予畫馬圖駿馬脫重銜。丁亥春日趙敬予 洪庶安畫羊圖丁亥花朝,倣宋人設色,庶安作於春暉草堂 王叶畫猴圖碧山初暝嘯秋月,紅樹正寒啼曉烟。丁亥二月 金夢石…
品名作者 人物事迹十二帧图册,清代,金廷标 形制尺寸 图册,纸本,设色,19.3×39.8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了十二个经史故事,依次为:琴歌南风、乔梓喻教、汉阴抱瓮、遇仙翀举、子猷移竹、青溪邀笛、折梅寄友、庐山观瀑、蕉叶临书、弹郁轮袍、金莲归院、映雪读书。每幅均有清乾隆帝题跋。 琴歌南風(描绘相传舜帝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作出了使天下治的《南风畅》的典故)節撫恢炱候。雲觀糾縵辰。橫琴欣對景。屬念祗於民。歌以成四句。侍猶列五臣。天工同弼亮。郅治逮和醇。解慍紆煩鬱。阜財鮮窘貧。寧惟傳攫醳。實願溯源津。 喬梓喻教(描绘贤者教导周公儿子伯禽理解父子之间要守礼仪的典故)南山之陽有木橋。南山之陰有木梓。橋竦而仰具父道。梓勃而俯肖子理。伯禽康叔初受封。必有陽陽或自喜。三見三笞不解故。二子於是見商子。一觀橋梓乃知非。入門而趨登堂跪。周公拂首爰勞之。商子其人君子矣。指物而喻見善遷。淳于鄒忌亦如此。 漢陰抱甕(描绘子贡在汉阴遇见一老丈抱着水瓮舀水浇灌田…
品名作者 十二生肖图册,清代,任预 形制尺寸 图册,纸本,设色,32.5×40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末海派画家任预绘制。每开描绘一个生肖形象,与人物、山水、花鸟画相融合,组成了不同的生肖故事。画心右下角钤“立凡”朱文方印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12种动物配十二地支为对应: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生肖图册 | 清代/任预 12幅,每幅约2500×2000像素 PDF/JPG高清,57M
品名作者 西湖图轴,清代,关槐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68.1×168.1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西湖的景致,层峦迭翠,秀丽雅致,佐以茂密的松柳植栽,悠然盘绕于山间的云雾,让人心情为之豁然开朗。 款识:臣关槐恭绘。作者印:臣、槐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西湖图轴 | 清代/关槐 1幅,17757×17757像素 TIF/JPG高清,906M
品名作者 上塞锦林图轴,清代,关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42.6×64.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长城以北塞外的景色,远处山峰平缓,平原上河流蜿蜒,满坡绿草,一片丰茂,树木、灌木红绿相间,风景旖旎秀美。此幅草木画法用《丹枫呦鹿图》笔意。 款识:臣关槐恭绘。题跋:乾隆一跋,不录。作者印:臣槐、恭绘。收藏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上塞锦林图轴 | 清代/关槐 1幅,7346×20460像素 TIF/JPG高清,495M
品名作者 水月观音菩萨像轴,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06.8×58.9厘米 来源版权 弗利尔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可信为北宋早期佛画,观音作男相,供养妇人服饰符合北宋初年的潮流样式,更重要的是有开宝元年(968年)的纪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水月观音菩萨像轴 | 宋代/佚名 1幅,7881×14854像素 JPG高清,42M
品名作者 无量寿佛会庆图册,清代,宫廷画师 形制尺寸 图册,绢本,设色,49.1×41.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全册共十二开(左图右赞)主题是佛教人物典故,依次为无量寿佛、燃灯受记、释迦降生、雪山修道、给孤布金、劫钵功高、楞迦说法、海洞潮音、龙宫默识、文殊师利、普贤万行、达摩东渡。 画册封面题:無量壽佛會慶圖左侧黄纸记:宣統十年三月十七日 賞溥傑 無量壽佛得見身相,為阿彌陀。諸天環拱,歡溢娑婆。壽曰無量,雨花大羅。久同日月,永並山河。 燃燈受記髫齡穎異,希有之英。𩬊掩坎窗,佛来不行。赴齋喜悅,蓮盖灮明。後身亦佛,記莂佳名。 釋迦降生金輪王子,曠劫難逢。毓秀澡滌,水噴九龍。鈞天疊奏,蓮湧重重。聖出撫世,絪緼氣濃。 雪山修道雪積邃谷,鵲環於㫄。大清淨海,堅忍自忘。無上正等,是為金剛。妙觀察智,欽仰法王。 給孤布金給濟溥澤,須陀達拏。生而浄信,正覺無加。金布𥘰樹,如来用嘉。發明義海,精舍趺跏。 劫鉢功高(本幅描绘《宝积经》中释迦牟尼佛渡化鬼子母…
品名作者 桃花扇图册(存三册),清代,焦秉贞 形制尺寸 图册,绢本,设色,31×25厘米 来源版权 英国皇家收藏信托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套画册描绘清初戏曲家孔尚任的作品《桃花扇》部分场景,画册存三册,三十二幅(可能经过重新装订,顺序有些混乱),画册对页贴有标题,对于剧中的哪个场景。册末题焦秉贞谨绘。 这套画册大约是在1929年英国玛丽女王从斯平克(Spink)处获得。斯平克上尉于1929年12月17日的信件中提到,这些画作是“由乔治·斯科特爵士在义和团运动后不久于北京获得的,可能是出自圆明园的皇家收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桃花扇图册 | 清代/焦秉贞(存三册) 32幅,单幅约2400×2800像素画面 PDF/JPG高清,159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大吕星回图轴,清代,余省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9.1×105.8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高宗题跋:素積蒼枝凍未流。迷離寒景入吟眸。後凋獨自撐青蓋,中禁羣看舞玉虬。不必孫康曾映簡,卻教蘇武得披裘。韶光已漏陽和近。化作恩波滿御溝。禁中雪松舊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大吕星回图轴 | 清代/余省 1幅,7602×12659像素 PNG/JPG高清,110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黄钟畅月图轴,清代,沈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9.2×106.1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高宗题跋:墨沼芸編几席清。雲為棟宇玉為京。陽迴線晷依然永。影到花櫺分外明。瀑瀉氷光欺雪素。梅知春意放寒英。端居不為敲詩苦。無限徘徊省歲情。冬至後一日瀛臺涵元殿舊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黄钟畅月图轴 | 清代/沈源 1幅,7379×12368像素 PNG/JPG高清,112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应钟协律图轴,清代,周鲲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80.2×105.6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高宗题跋:文軒複閣小俄延。啟轡新秋倏已旋。兩月風光異爾許。初冬景色又依然。迎霜錦樹疏兼密。向晚黃華淡復鮮。每自靜觀知道妙。無停停處不遷遷。初冬圓明園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应钟协律图轴 | 清代/周鲲 1幅,7733×13059像素 PNG/JPG高清,112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无射戒寒图轴,清代,余省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80×106.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绘九月初九这一天在福海北岸高台方亭的游乐之景,湖畔石旁菊花盛开,几人在亭中凭栏观赏湖光山色。 清高宗题跋:性與秋光自覺諳。登高此日暢幽探。荷衣已破無從補。楓頰纔紅尚未酣。恰好得詩教鴈寫。不須摘菊倩人簪。晚來靜坐寒窗下。即景頻頻惕九三。九日登高舊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无射戒寒图轴 | 清代/余省 1幅,7447×12493像素 PNG/JPG高清,108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南吕金行图轴,清代,丁观鹏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9.3×106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高宗题跋:菰蒲蕭瑟颭秋煙。玉蝀橋邊偶放船。俯數游鱗圓沼澈。仰觀迴雁朔風傳。劇憐西昊清涼候。勝讀南華十七篇。物物羲經真易簡。天機豈待悟魚鳶。太液池泛舟舊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南吕金行图轴 | 清代/丁观鹏 1幅,7397×12229像素 PNG/JPG高清,106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夷则清商图轴,清代,沈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9.4×106.2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乾隆十二年前后,圆明园勤政亲贤生秋庭农历七月风貌。 清高宗题跋:秋意先秋人共知。先秋知意果真誰。一番快意田家畫。廿首生秋庭裏詩。天向澹間無礙迴。雲從間處有餘姿。倚吟更笑歐陽子。端向聲中構藻思。秋意一律。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夷则清商图轴 | 清代/沈源 1幅,7375×12386像素 PNG/JPG高清,108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林钟盛夏图轴,清代,周鲲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8.4×106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描绘的应该是圆明园福海东岸的景观。 清高宗题跋:月宇蘭漪暑氣藏。輕舟偶泛晩風涼。不知今夕是何夕。可愛天光接水光。蟬有清音宜静境。荷無豔味祗真香。鷗汀鷺渚縈廻處。間出漁歌引興長。月夜泛舟之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林钟盛夏图轴 | 清代/周鲲 1幅,8004×13237像素 PNG/JPG高清,99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蕤宾日永图轴,清代,丁观鹏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6.5×105.7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高宗题跋:南塘夏五靜無涯。不道宜煙雨亦宜。花下人行紅散霧。柳邊舟泊綠成帷。婆羅彈梵鶴呼侶。玳瑁宣慈燕乳兒。消遣日長書在手。朱明牕外影旋移。仲夏南塘一律。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蕤宾日永图轴 | 清代/丁观鹏 1幅,7535×12550像素 PNG/JPG高清,104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中吕清和图轴,清代,沈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5.8×106.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御制诗写初夏游玉泉山清音斋,即静明园内一景。画中既绘清音斋,更写园中繁花盛开,以符合诗文意境。 清高宗题跋:別院清和六轡停。琴齋瀟灑靜因寧。婪春花色丁星紫。過雨山容縹緲青。乳竇玉淙聲倍壯。繡茵綠縟氣猶馨。堦前雙栝解人意。送與新陰翠滿庭。初夏遊玉泉山清音齋小憩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更凸显出诗中相关活动的宫苑景致所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二禁御图之中吕清和图轴 | 清代/沈源 1幅,7812×12597像素 PNG/JPG高清,118M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姑洗昌辰图轴,清代,余省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9.2×106.1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画一山林下居所,根据建筑物的布排与经营奇巧的叠石庭园,应是圆明园后湖东南角一小岛,画面前半部是一阁台,原称 “牡丹台”,是帝王赏牡丹的场所,乾隆九年改称 “镂月开云”,用以纪念十二岁的乾隆在此地赏花时,初次见到祖父康熙皇帝之事。这栋香楠木筑成的殿阁规模不大,但屋瓦是以黄蓝两色琉璃相间拼成,相当讲究。后半部为另一组建筑,正是乾隆御题「晝長人靜讀書樓」的「養素書屋」读书处,庭中种有玉兰,也是展示兰花的地方。 清高宗题跋:晝長人靜讀書樓。座有蘭芬古與謀。佳景環中惟自會。韶光戶外倩誰收。營巢得意梁頭燕。命侶忘機水上鷗。出岫白雲歸亦得。也無歡喜也無愁。季春御園舊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
品名作者 十二禁御图之夹钟嘉候图轴,清代,周鲲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5.7×10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面从西南向东北俯视园中松竹相间,梅花盛开,描绘了二月淑清苑幽静的风光。从西南向东北延展,前景中临湖而立的方亭为俯清泚,水阁为淑清苑,左后半露小房为葆光,右后蓬瀛在望,墙垣门上白色匾额镌刻曲间浮花,山涧小亭为流杯亭流水音,其后跨水而建的为宾竹室,旁为赏修竹。画面上部为紫禁城午门西雁翅和西南角楼,紫禁城与南海淑清苑之间的高台建筑则为掌仪司院落最北端的高台建筑,在康熙时期为观星台。乾隆御制诗《二月朔日》。 清高宗题跋:瓦鴛羃䍥曉烟籠。仲月春光漸嬝融。柳散麴塵臨曲岸。梅携雪色試條風。宮中漏永香含篆。池北氷酥日借烘。嗟我良農真少暇。逝將舉趾事南東。二月朔日舊作。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这十二幅画的主题依据乾隆帝御制十二月诗诗意作画,每人三幅,又以十二律命题。画作表现除诗意所着重的时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