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画

54篇文章

品名作者 天女散花图,清代,徐玫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26.7×53.3厘米 来源版权 大英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勾染工整,色彩妍雅。仕女人物构思巧妙,描绘细腻传神,线条流畅,色调明丽典雅。 天女散花的典故出自《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徐玫,清代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字采若,载东,号华坞,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松江)人。供奉于内廷。擅花鸟、人物,临摹古本。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天女散花图,清代,徐玫 1幅,6931×15830像素 PNG高清+JPG高清,193M

品名作者 钟馗送嫁图卷,元代,王振鹏传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27.5×298.2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画卷采用了白描技法,描绘了钟馗骑着驴,佩戴花簪,率领二十多名鬼卒欢天喜地扛嫁妆,阵势壮观地护送着小妹出嫁。在画中,鬼卒们手中所持的物品多具有祥瑞寓意。 作者款识:孤雲處士王振鵬畫钤印信息: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御書房鑑藏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天籟閣、項墨林鑑賞章、子京父印、項叔子、項子京家珍藏、子京、項墨林父(半印)、墨林祕玩 本幅画法与王振鹏细密工整的作风不似,因而推测此图应属后代画家的托名之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钟馗送嫁图卷 1幅,65210×5277像素 JPG高清,73M

品名作者 阆苑女仙图卷,五代,阮郜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42.7×177.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无作者款印,根据历代著录和卷后跋语,此图流传有绪,是阮郜唯一的传世作品。本幅有清乾隆帝题诗。本幅及前后隔水有高士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收藏印记共22方,残印6方。 “阆苑”是传说中仙人的住处,有时也指宫苑。此图描绘的当是仙山阆苑,为仙女生活游玩之地。图中描绘苍松翠竹间,一群女仙休闲的情景,其中三个地位显赫,在小仙女的陪侍下坐在一起,或执卷欲书,或展卷凝视,或拨弄三弦。四周有乘鸾女仙、乘龙女仙、驾云女仙,还有在海面上凌波漫步,缓缓而来的女仙,与地上群仙互为呼应。 画中女仙体态纤弱,衣纹勾描细密圆软,一反唐周昉时代侍女之丰肥与衣纹线条之方硬。树枝多画成蟹爪状,画法略似李成。坡石以墨线勾,染青绿色。水纹繁复,刻划极为生动,有唐人遗风。清人高士奇在跋中云:“五代阮郜畫,世不多見。《閬苑仙女圖》曾入宣和御府,筆墨深厚,非陳居中、蘇漢臣輩所…

品名作者 摹阮郜女仙图卷,清代,顾铨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46.1×186.1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波浪翻涌,岛屿浮空,众女仙骑麟驾鹤而来。岛上松木蓊郁,居中女仙执笔欲书,一旁女仙弹阮,面前的鸾凤也相应起舞,旁侍女仙则备茶与桃果。 唐宋以后瑶池金母的信仰日渐流行,昆仑山的西王母代表长寿。在六朝道教经典中,西王母统领女真位,具有传授道经司职,此类形象很可能就是画中西王母执笔图像的概念来源。 此画作于清乾隆卅七年(1772),款署“奉勅恭摹阮郜笔意”,所摹为传五代阮郜的《阆苑女仙图》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摹阮郜女仙图卷,清代,顾铨 1幅,19845×3763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35M

品名作者 玉洞烧丹图卷,明代,仇英(传)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青绿设色,30.5×357.4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画卷以青绿设色描绘一群仙道隐士,渡海群集于仙岛春山,他们此行应该是为了求取能长生不老的仙丹。桃林翠松之间的岩洞前,他们正在等待仙丹的烧炼完成。后以一隐士在高山流水上抚琴作为结尾。卷后还有文徵明题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玉洞烧丹图卷,明代,仇英(传) 1幅,73364×3971像素 PNG高清+JPG高清,604M

品名作者 钟馗嫁妹图卷,元代,颜庚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水墨,24.4×253.43厘米 来源版权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绘钟馗嫁妹、众鬼前呼后拥之景象。画面前段绘九个小鬼手持锣、斧钺、钢叉等物,正嬉笑玩耍;中段绘三个鬼怪提扛重物;后段绘一鬼牵牛,钟小妹侧坐于牛背上,含笑看着后面酒醉、被众鬼搀扶骑于驴上的钟馗,钟小妹身后一鬼正在赶牛。队伍的末端有三鬼,正敲鼓吹笛。除提扛重物、服侍钟馗的鬼奴之外,其余的鬼怪应为钟小妹出嫁时的乐舞队或戏班之属。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钟馗嫁妹图卷,元代,颜庚 1幅,56147×2907像素 JPG高清,29M

品名作者 伏羲女娲图 形制尺寸 丝织/麻,189.0×79.0厘米 来源版权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这幅《伏羲女娲图》发现于吐鲁番地区的阿斯塔纳墓穴中,创作题材为中国创世神话中出现的伏羲和女娲。吐鲁番是较早融入汉族文化的地区,在这里出土的陪葬品中经常会发现中国元素或特点。 图中央为两神相望,左侧是女娲,右侧是伏羲。两神各持规和弯曲的矩尺(曲尺),象征天圆地方这一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则是互相缠绕的蛇形。 图边缘有很多小孔,据推测这是将图挂在顶棚上时留下来的钉子的痕迹。神像先以重墨线勾勒出轮廓后,涂上厚厚的红色和白色颜料制作而成。背景绘有日月星辰,形成了一个小宇宙。 虽然细节的表现算不上细致,但是以其鲜明的色彩和均衡的构图而备受关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伏羲女娲图 1幅,3000×5553像素 JPG高清,8M

品名作者 钟馗图轴,明代,钱谷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浅设色,105.9×30.9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本幅绘钟馗执笏独步寒林,旧传钟馗本唐德宗时之武举魁首,因貌丑见斥,自刎身亡,德宗后悔莫及,封为驱魔大神。是后,钟馗辟鬼之说益趋流行,民间每于岁暮暨端午悬其像,以祛邪魅。钱谷此作,设色浅淡,别饶逸气,则又与民间图像相迳庭矣。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钟馗图轴 1幅,7376×23986像素 JPG高清,39M

品名作者 群仙祝寿图,清代,任熊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86X170厘米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图画场面宏大,共绘神仙达22位之多,八仙中的七仙,寒山、拾得等包括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的各路神仙。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群仙祝寿图 1幅,6000×3077像素 JPG高清,28M

品名作者 岁朝钟馗图轴,清代,张仲学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27.5×63.5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岁除时节,钟馗搦管书桃符。桃木自古即被视同可以制鬼避邪的灵物。汉代,则发展成以桃木雕制神荼、郁垒像,挂于门旁抵御凶邪的习俗。魏晋南北朝之际,演变为在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的名字,名之曰 “桃符”。五代后蜀,宫廷里已开始于桃符上题写联语,形如后世的春联形式。至若在新春画钟馗像,则渊源自唐代古风。张仲学此作将钟馗与桃符予以巧妙结合,或即由此衍生而得,惟通幅笔致劲利,风格略近于明代浙派。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岁朝钟馗图轴 1幅,3756×745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3M

品名作者 四仙拱寿图轴,明代,商喜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8.3×143.8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此幅为祝寿图,结合李铁拐、刘海蟾、寒山、拾得等四位佛道中人物于同一画面,四人目光都聚集在画面中央,骑著仙鹤飞翔的南极仙翁(寿星)。 本幅传承唐朝吴道子“吴带当风”之描法,并受宋、元减笔禅画之影响。人物表情生动,衣纹飘举转折近似“折芦法”,海涛以战笔勾描,颇具装饰性,透露出明代宫廷的艺术品味有趋于世俗化的倾向。 商喜(15世纪),为明代宫廷画家,宣宗年间供奉内廷,授锦衣卫指挥官职。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四仙拱寿图轴 1幅,6412×4362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5M

品名作者 三官出巡图轴,宋代,马麟(传)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74.2×122.9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三官为道教中赐福的天官、赦罪的地官和解厄的水官,又称三元,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出巡的主旨在司察善恶,保护众生。幅中的布局和壁画相同,分三官为三层,各乘云驾水,旌幢扈从,威仪十足。随行者除天界、水界的仙人外,还有造型多变的鬼卒,表情生动有趣,值得仔细观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三官出巡图轴 1幅,7880×10985像素 JPG高清,19M

品名作者 嫦娥奔月图轴,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23.1x46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嫦娥怀兔伫立,右上方桂树与左上角圆月,暗示中秋时节,人间团圆的时候,嫦娥沉默睇视,似有所思的模样。画衣纹线条多方折,并在衣服褶曲处施以淡淡的花青和朱标。 月中玉兔搗靈丹。卻被神娥竊一丸。從此凡胎變仙骨。天風桂子跨青鸞。吳郡唐寅畫并題。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嫦娥奔月图轴 1幅,4327×11473像素 JPG高清,8M

品名作者 寿星图轴,宋人绘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72×92.6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寿星亦称南极老人星,其信仰起源于古人的星宿崇拜。秦汉之际即曾建造寿星祠,供奉寿星。后世小说、戏曲将之视为神仙之列,又名南极仙翁。头高额隆,大耳短躯是其特征。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寿星图轴 1幅,3872×3224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67M

品名作者 仙女图轴,元,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23.1×86.2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本幅绘女仙高髻素衣,趺坐蒲团,手拈笔毫,膝前置贝多叶,似欲书经传道。旁有筠篮系锄上,中贮芝草。一狮一虎伏侍在侧,状甚温驯,盖表现女仙道高,足以降服猛兽。 资料信息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仙女图轴,元,佚名 1幅,4398×6362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5M

品名作者 群仙会祝图轴,明代, 仇英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99×148.4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此作描绘主题应是群仙共赴蟠桃大会,为王母娘娘祝寿。陆、海、空诸景穿插层叠,构图工丽复杂;诸路神仙、瑞兽以此为舞台,现示各样神通。画面右下角小坡上骑著张果老驴子乱奔的李铁拐,元神已由葫芦中化成一道光束,回环飞至天际谒见太上老君。相对仙人简单的装束,画中楼阁器用装饰华美、结构繁缛。以金线细腻描绘的云龙纹样,在每根红色立柱上皆费心经营不同图案。本幅左下方有「實父仇英堇製」款,虽为托名之作,然精雕细造。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群仙会祝图轴 1幅,6460×4330像素 JPG高清,61M

品名作者 罗汉拜观音图卷,宋代,李公麟(传)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水墨,28.7x350cm 来源版权 弗利尔美术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观音和大约四十名罗汉在山景中与几名侍者一起参与各种活动。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罗汉拜观音图卷 1幅,69071×54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23M

品名作者 西岳降灵图卷,宋代,李公麟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墨笔,26.5×513.7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的是道教中五岳山神之一“西岳大帝”下巡,据传也可能为皇家大人物及其眷属出行的真实场景。从人文价值的角度上来看,这一个画卷生动地描绘出当时大人物出行的全部仪仗,包括贵族及其眷属随从,甚至市井中的商人、乞丐、渔父、玩把戏等都极具历史价值。6米长卷就如同一部电影开篇的长镜头,从仪仗最前端的斥候、鹰犬、前呼后拥的主人公、摇旗呐喊、女眷子嗣、随行车马用具,用静态的画法,画出了动态的视觉效果。 道教画放手描写市井人物,因为道教相信神仙会隐迹在普通人群中间,可以具有普通人的外表。因而这样的道教画又具有了风俗画的特点。,李公麟的绘画风格,是重实践而又追求清新的。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西岳降灵图卷 1幅,87658×401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0.98G

品名作者 福寿齐天册图册,年代不详,佚名 形制尺寸 册页,绢本,描金设色,全幅91.6×66.1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主题:八仙庆寿,进献瑞芝,老子过关,三苏齐美,至道九老会,嘉祐四真,商山四皓,陈抟望气,四世三公,睢阳五老,思邈延师,师事名贤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福寿齐天册(上字下画) 12幅,单幅约1800×2500像素 PDF标清+JPG标清,54M 福寿齐天册(绘画部分) 12幅,单幅约2300×1500像素 PNG标清,107M

品名作者 中山出游图卷,元代,龚开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水墨,主画32.8×169.5cm 来源版权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CC BY-NC 简介说明 《中山出游图》卷由元代龚开绘。画卷描绘钟馗及小妹乘舆出游的情景,鬼卒们形状诡异,修短不齐,趋前走后,或抬轿肩壶,或挑行李、持包裹。其中包括钟馗,小妹、侍女、鬼卒等共计二十二位。全卷以水墨勾染,风格浑朴,别开生面。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中山出游图卷,元代,龚开 1幅,139021×5292像素 PNG高清+JPG高清,898M

品名作者 李贞描金观音像册,清代,李贞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金粉线描 来源版权 佛山市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李贞,号正父,工书法。万历四年(1576)曾书楞严经塔轴,四十五年(1617)曾书法华经塔轴,主要生活于明末清初。此册为李贞于顺治三年所绘的观音三十二应身。所谓应身,是佛教中“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之一。指佛为度脱世间众生,随三界六道之不同状况和需要而现之身。如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观音菩萨即现佛身去救度;如有众生应以罗汉得度,他就现罗汉身去说法,并随时以不同的身份,随机应化,宣说佛法,点化众生。图中观音的三十二种化身以金粉线描,姿态各异,观音,发修眉,慈容慧目,端庄可敬。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李贞描金观音像册 19幅,单幅约3000×2600像素 PDF高清+JPG高清,25M

品名作者 千手观音菩萨画像,江逸子极乐妙果图,江逸子 形制尺寸 不详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整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江逸子,于1938年出生于福建,画家,师从于李炳南大师,从事绘画已有50多年,代表作品有精于工笔国画,《极乐妙果图》、《地狱变相图》、《虎溪三笑》、《千手观音菩萨画像》等。30岁觉悟外在功名虚幻不真,而隐居作画。他的佛教绘画艺术有道气,能移风易俗,净化人心,因此他的画作和雕塑虽无言说,但却又无尽的意蕴在里面。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千手观音菩萨画像 1幅,7258×16142像素 JPG高清,103M 极乐妙果图 1幅,5600×3700像素 JPG高清,19M

品名作者 天开寿域南极图,清代,佚名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设色,49.1×51.6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题诗“天开寿域。惠风应律。瑞蔼长春。寿域正启。气萦紫宸。颂申南极。遥指北辰。木公驾鹿。来庆一人。”图像描写的是寿星乘鹿前往仙宫贺寿的场景。 天开寿域南极图册共有十二幅册页构成,分别表现了南极寿星仙翁、三清、八仙等道教神仙形象,主题以恭贺寿福绵长为主,每幅画面并附有四言题诗一首。整体册页工整、精巧,是清宫所藏的书画珍品。 01天開壽域。惠風應律。瑞藹長春。壽域正啟。氣縈紫宸。頌申南極。遙指北辰。木公駕鹿。來慶一人。02靈寶上清。高高無極。氣化之先。運行不息。宗教繇傳。至簡至靜。炳然雲天。會同有繹。億萬斯年。03金闕玉清。紫極肅穆。相維僊均。陶鈞一氣。化育群倫。莫不嚮往。道高無垠。鳳皇儀舞。於變風淳。04道德泰清。柏林趺坐。紫炁浮天。函谷至止。授經五千。道先天地。東訓西傳。含光默默。永劫綿綿。05紫微天宮。巍巍端拱。萬葉昌期。仗簇丹陛。群工…

品名作者 神仙故事图,清代,冷枚 形制尺寸 册页,绢本,设色,38x42cm 来源版权 大英博物馆藏,© CC BY-NC-SA 简介说明 此册绘列仙故事,所画用笔深具功力,人物神态自然,比例合宜。设色虽重,但艳而不腻,无论山水,动植物,器具无不描写精诣,是冷枚传世佳作。 自跋: 金门画史冷枚敬画。作者印: 冷枚、吉臣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神仙故事图,清代,冷枚 12页,单页约5400×3200像素 PDF高清+JPG高清,152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