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万松金阙图卷,南宋,赵伯骕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青绿设色,27.7x136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图无作者款印,后纸有元代赵孟頫跋,称之为赵伯骕真笔。该图画江南的湖畔松岭和楼阁,属青绿山水,笔法清细繁复,格调柔丽雅洁,显示出南宋皇家贵胄新的审美情趣。该图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山水画的表现对象从北方雄浑的山川转移到江南的青山绿水。卷尾除有赵孟頫的跋之外,还有元代倪瓒、张绅的题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万松金阙图卷 1幅,63932×7272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3G
品名作者 兰亭修禊图,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 绘卷,金笺,设色,24.2×60.1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表现的是广为流传的文坛佳话“兰亭修禊”。文徵明的这幅画反映了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景象。图绘崇山峻岭,溪流蜿蜒,溪畔众多文士或坐或卧,观赏着山光水色间淙淙溪水送来的酒觞,潜心构思。水榭上相对而坐的王羲之等3人正在评点已写毕的诗文。林木荫翳,丛竹泛翠,春色浓得醉人。 《兰亭修禊图》为文徵明73岁时用青绿山水技法所绘。画面中山石树木先勾后染,工致严谨,笔笔精到。人物之衣纹、眉目简略,数根线条便勾勒出文人雅士潇洒的身形。全图设色明丽丰富,画面以青绿为主,淡施赭色渲染山脚坡石,浓而不失典雅,艳而别具秀润。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兰亭修契图 1幅,21715×3714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30M
品名作者 仿仇英汉宫春晓图,清代,丁观鹏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34.5×675.4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时节宫闱之中的日常琐事: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画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显示了画家过人的观察能力与精湛的写实功力。此幅虽称“汉宫”,但图中的楼阁并非汉代建筑,人物皆唐以来衣饰,取名汉宫,是当时对宫室的泛指,完全出于画家自己的奇思妙想。匀直的线条勾画出房屋的各个细部,繁密的斗栱,玲珑的窗格,显示了高超的界画技巧。同时作者注意周围环境与自然气氛的烘托,玲珑剔透的太湖石被放大成横越宫墙的巍巍巨岩,构思巧妙,极富动势。晨雾渺渺,掩映着远景的层层殿宇,渐渐深远。杨柳青翠,突出了春的季节特色,使画面具有诗一般的意境。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仇英汉宫春晓图 1幅,…
品名作者 虎丘图卷,明代,谢时臣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19.0x210cm 来源版权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虎丘图卷》由明代画家谢时臣绘于明嘉靖十五年。题记:时在丙申秋日,久雨困人,独坐山斋,戏弄水墨,以适孤兴,画卷描绘了虎丘的山景名胜、农耕渔唱,文士悠游等等。 虎丘是中国江苏苏州的山丘,山丘上及附近有多处古迹,其中最古的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虎丘在古代就是著名的景点,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宋代苏东坡曾有“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赞誉。 虎丘古迹中最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云岩寺塔建于后周,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第一斜塔”。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虎丘图卷 1幅,32014×2280像素 JPG高清,15.8M
品名作者 湖庄清夏图,宋代,赵令穰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110.5×55.3cm 来源版权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湖庄清夏图》描绘了夏季湖的平远景色。开卷是湖庄临岸,垂柳拂溪;接接着一座小桥横跨水上,湖中莲叶田田,群鸭游;岸上绿树成的,远处烟水迷蒙;路转溪头,又见绿树环抱中,数间村舍,屋后一片林木,在烟雾笼罩下,横向舒展,时隐时显,更增加悠然的灵动气氛,充满幻梦般的诗意。卷末近景描绘三株形态各异的大树,与卷首树木相呼应,左下角有明代早期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湖庄清夏图卷 1幅,76303×307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55M
品名作者 越王宫殿图卷,宋代,赵伯驹(传)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50.4×608.8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越王宫殿图卷》应为清人临摹绘本。画卷内容描绘的可能是宋代绍兴子城(越子城)贾似道宅邸及其周边的景象。其中殿阁廊亭,栉比鳞次,囿中遍置奇花异卉,松、竹、柳树,夹道列植,一片繁华缛丽。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越王宫殿图卷,宋代,赵伯驹(传) 74382×4489像素 PNG高清+JPG高清,460M
品名作者 晋文公复国图卷,宋代,李唐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24.5x713cm 来源版权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此图绘于北宋末年,描述了晋文公(重耳)被他父亲放逐在外19年后即位复国的故事。全图共分六段,采用连环绘图的形式进行描绘,晋文公的形象多次出现,可每段都有树石、车马、房屋作配景。所绘人物形象各具神态,文公的雍容庄重,侍臣的恭敬、武士的威严、仕女的秀雅以及仆役的畏怯等,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生动、栩栩如生。整个横幅图式处理得疏密有致,线条的粗细、曲直、虚实、轻重,富于变化,恰到好处。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晋文公复国图卷,宋代,李唐 1幅,81116×2465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76M
品名作者 西湖十景图卷,清代,王原祁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62x656cm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设色绘杭州西湖十景,泥金书分段标题。整卷山势重叠,景物富丽,设色淡雅。画后有作者楷书款,可知为王原祁奉敕之作。王原祁(公元1642~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擅山水,为清初六家之一。此卷曾经《石渠宝笈》著录。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西湖十景图卷,清代,王原祁 1幅,112896×5685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6G
品名作者 画渊明归去来辞图卷,明代,仇英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31.3x660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长卷的欣赏,自前至后,如观戏剧,一幕一幕,领略情节的顺序发展。“归去来辞”,依文中内容,宜于用长卷的形式来表达。以陶渊明为主角,一次一次的重覆出现在画面上,敍述陶氏的田园生涯。该卷青绿设色,艳丽夺目,惟无仇英之精美清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画渊明归去来辞图卷 1幅,97955×4377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869M
品名作者 禹王治水图卷,南宋,赵伯驹(传)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30.5x373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禹王治水图》卷传为南宋画家赵伯驹绘。画卷为青绿描金,其主题内容为大禹治水采用凿岭开山、决江济川,疏导方式治理水患的故事。卷末附元代文学家虞集书《禹贡》。 据《史记》载,禹为黄帝的玄孙。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民不安居,禹继承了父亲鲧的治水事业,采用疏导方式,历经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悉平。舜死,禅让禹为帝,在位八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禹王治水图卷 1幅,82780×4359像素 PNG高清+JPG高清,716M
品名作者 元春集万图册,清代,爱新觉罗·弘旿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设色,25.2×31.1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弘旿自幼习学水墨小写意山水,及长,受到“词臣”书画家董邦达、钱维城等人山水风格的影响,属乾隆帝欣赏的文人画“娄东正脉”。乾隆帝曾如此评论弘旿的山水:“主人欲写湖山趣,会以神非会以形”,形象而概括地阐释了弘旿作品受其青睐的主因。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元春集万图册 12幅,单幅约2200×1800像素 PDF标清+JPG标清,47M
品名作者 澄怀卧游图册,清代,陶然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设色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澄怀就是涤荡胸怀,实现“最自由最充沛的身心的自我”,胸襟廓然,脱净尘垢。澄怀是为了提供审美的主体条件。《名画记》中关于宗炳“卧游”的记载,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阐发,是魏晋风度在山水画中的映射,奠定了后来山水画发展的基调。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澄怀卧游图册,清代,陶然 12幅,单幅约6200×4000像素 PDF高清+JPG高清,117M
品名作者 中天胪胜册,清代,戴衢亨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设色,22.4×39.3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林亭节瑞,榴院明霞,柳溪观渡,兰沼新凉,薰风调轸,脩篁閒籁,新荷出水,松涛昼静,梧轩月午,晴窗远岫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中天胪胜册,清代,戴衢亨 10幅,单幅约2800×2100像素 PDF高清+JPG高清,26M
品名作者 岁朝衍万图册,清代,戴衢亨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设色,13.5×32.7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岁朝衍万图》册由清代戴衢亨绘,嘉庆帝题诗,其内容为岁朝时景十四开,标题各以数序为首:一枝春早、二麦培霙、三阳肇泰、四野农祥、五凤晴云、六街喜爆、七种蔬香、八风启淑、九曲恬波、十洲韶庆、百卉含滋、千条绿意、万家烟雨、亿兆同熙。以兆岁朝蕃衍孳息之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岁朝衍万图册,清代,戴衢亨 14幅,单幅约5000×2000像素 PDF高清+JPG高清,63M
品名作者 仙山楼阁图轴,宋代,赵伯驹(传)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59.9×84.2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本幅画仙山楼阁,用色清润,山腰白云横飘,尤觉优雅。 赵伯驹,宋太祖七世孙,字千里,南宋建炎年间官至浙东路钤辖。善青绿山水及木石、兼工花卉翎毛,尤长于人物。宋高宗曾命画集英殿屏,赏赐甚厚,多作小图。流传于世。唐朝李思训父子青绿山水,五代北宋继起无人,至伯驹、伯骕兄弟始复振起。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仙山楼阁图轴 1幅,12914×24334像素 JPG高清,113M
品名作者 御题马远设色山水册,南宋,马远 形制尺寸 册页,绢本,设色,28x27cm 来源版权 王季迁 私人收藏(传),©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御题山水册》是马远根据宋宁宗的诗意而绘成的,设以淡色,笔精墨妙,描绘出了季节变化下的不同景色,十分传神。画面上亭台楼阁刻画得非常精致,楼阁中有人在休息或者欣赏远方的景色,人物的出现让画面显得很丰富。远山如黛,连绵起伏,山外还有山,崇山峻岭,甚是壮观。盘根错节的大树,苍劲挺拔的松树,苍翠欲滴的柳树,铁骨般的枯树,马远的笔力非常雄强,刻画物象生动传神,把骨法用笔体现得淋漓尽致。山中有行人,有人在交谈,打破了山的寂静。每一张画显得非常开阔,有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画面也是宁静的,有静有动,边角式的构图呈现出的意境非常深远。笔墨简洁精湛,画面空灵,意境深邃。他和夏圭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两个人的构图都是边角式的,画面空间开阔,营造出了很好的意境。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御题马远设色山水册 10幅,单幅约8000…
品名作者 仿古山水册页,清代,杜湘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水墨设色,25.7×16.2cm 来源版权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CC0 简介说明 1,画中山石,大景用卷云皴,有卷曲流动之感,树木的质感,也曲折回还,和山石相映成趣。松树的枝叶,渲染点画,郁郁苍苍,很好地平衡了山石的扭动之势。2,日山山红叶,画家也将基色设为淡淡的暖橘色,用不同颜色渲染出远处淡淡的山形,近处用细细的皴檫绘制出山的重脊层次感。树木只是简单表达了秋天的色彩,简练的笔触和秀气的山形十分和谐。3,图中,画家巧妙地将留白也当做构图的重要部分,居于左下角,从而把主要用笔都放在了右边。画家用米点皴来表达雨水之后湿漉漉的山间景色,人物的出现,更突出了山的美和乐趣。4,此图描绘细腻。竹子的绘制,先淡墨,后浓墨,浓淡相宜。石头和树干,设色淡雅,独具清秀之美。5,这幅画作中,画家对山形和树木,描画都十分细腻。细长的披麻皴使山看起来更加秀丽,树木的枝干扭曲回转,富有装饰意味。6,描绘细腻。竹子的绘制,先淡墨,后浓墨,浓淡相宜。石头…
品名作者 古代景观册,清代,高岑 形制尺寸 册页,绢本,设色,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整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高岑(1621-1691),字善长,又字蔚生,杭州人,居金陵。高阜之弟,为“金陵八家”之一 。他为人清高,相貌俊美,淡于功名。高岑在“八家”中的成就,仅次于龚贤,他不仅善画山水,还精于水墨花卉。他早年倾慕朱翰,后学蓝瑛,又从宋人董源、巨然的笔墨中寻根求柢,乃至黄子久﹝黄公望﹞之空灵简朴,沈石田﹝沈周﹞之粗服乱头,他都潜心入手,融会贯通。高岑初以平实工稳为本,及至中年以后,崇尚写意,追求性灵与境界,其画渐至神采飞扬,晚年则愈发天马行空,一意孤行,其实这正是从必然步入自由的进程与归宿。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古代景观册 10幅,单幅约5700×54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906M
品名作者 山水十开册,清代,方琮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 ,设色,31x45cm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方琮,清代宫廷画家。字黄山,号石颠,浙江人。工画山水,远宗黄公望,师从于张宗苍(1686—1755)门下,深得其传。清代供奉内廷的宫廷画家既有父子相传,也有师徒相授者。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宗苍深受皇帝的欣赏,而弟子方琮受业于其门下,在绘画上得其真传,也同样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水十开册,清代,方琮 10幅,单幅约6500×46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858M
品名作者 山水册,清代,戴本孝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墨笔,21.4 x16.7cm 来源版权 大都会博物馆藏,© CC0 简介说明 戴一生追求干练柔和的风格,创造了令人回味的道家隐居和高尚修身的形象。这套册页是他艺术的最佳典范之一,从风格上可以追溯到他晚熟时期,大约1690年。按照传统方式,册页以雪景作为结尾。在第一幅的最后一句话清楚地表明,他的绘画意图是自我表达和表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水册,清代,戴本孝 12幅,单幅约4000×51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04M
品名作者 两浙胜槩图谱,清代,乾隆时期刊刻 形制尺寸 木刻折装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 CC BY 简介说明 木刻摺装本图册《两浙胜槩图谱》是一套描绘清乾隆时期浙江地区名胜古迹的木刻版画册,上下册总共描绘了30处风景。每幅都有题景名和朱色印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两浙胜槩图谱 30幅,单幅约4000×3400像素 PDF高清+JPG高清,78M
品名作者 春泉洗药图,清代,禹之鼎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36.2×132.4cm 来源版权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画中人物史申义(一字蕉饮)因多病,每与药石为伴,故禹之鼎以春泉洗药为题,为其作画。画面所绘乃春晨景象。平台上安坐者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的史申义。其周围春花繁盛,诸如白玉兰、桃花、梨花等与修竹俯仰环绕,水面又有蓝鹊结伴飞舞,清气穿插于树梢间,生意盎然又清雅悠然,如仙人居所。 此卷绘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全图有款:“癸未长夏,广陵禹之鼎写”。钤“禹之鼎”、“尚基氏”印。卷前引首题字:“春泉洗药图。蕉饮老先生属书,海宁陈奕禧,甲申中元。”卷中题字:“春泉洗药图”。卷后有王士祯、陈廷敬、王鸿绪、宋茺、刘岩、曹寅、汪士宏、王式丹、陈时夏等人题跋、题诗,又有史申义自题诗三首。有“张崟之印”、“肇祥鉴读”、“姜筠拜观”、“二阉张氏鉴藏书画记”、“养庵审定”等鉴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春泉洗药图 | 清代/禹之鼎 1幅,82056×46…
品名作者 姑苏繁华图卷,清代,徐扬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1225×35.8cm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姑苏繁华图》为国家一级文物,绘制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描绘了苏州城郊百里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粗略计算,全幅画有各色人物1万2千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各种客货船只400余只,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是研究250年前“乾隆盛世”的形象资料,具有极大历史价值。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姑苏繁华图卷 1幅,217278×583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5G
品名作者 西湖清趣图卷,宋代,李嵩(传)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32.9×1581.1cm 来源版权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CC0 简介说明 《西湖清趣图》卷可能绘制于元明时期,作者未知。画卷前段为简笔平面导示图(圆相),后段围绕西湖为中心描绘从钱塘门开始,经断桥、孤山、苏堤、雷峰塔等景致,逆时针环西湖一周,再回到钱塘门;卷前有明代书法家程南云题:西湖清趣;卷末有清代文学家厉鹗题跋。 《西湖清趣图》的主图长达近16米,从钱塘门绘起,逆时针绕西湖一圈,再回到钱塘门,环360度描绘了南宋西湖全景。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幅堪比《清明上河图》的宋画,另一些学者则质疑此图为元明时期的作。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看,《西湖清趣图》的笔法可谓拙劣,难及《清明上河图》。但作为图像史料,《西湖清趣图》蕴藏着文献未记录的丰富信息,是不可多得的了解历史上杭州城市建筑与公共设施的历史图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西湖清趣图卷 1幅,206625X3859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