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仿古山水册,明代,蓝瑛 形制尺寸 册页,绢本,设色,32.1×26.4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仿古山水册》作于乙亥春仲(1635年),蓝瑛时年51岁。此山水画册的风格以临黄子久为主,笔触粗短,用笔方折,山石少皴,偶用折带、荷叶皴,略加修饰,山石敷以淡青绿和浅绛,加浓墨苔点醒神,用笔简练,设色淡雅。全册共计十二幅,每幅均可见蓝瑛中年绘画之风格。 第一幅水墨画枯树数株,槎枒矗立,画上题云:“云林之法,妙在简远。瑛法之,未必耳。笑笑。”第二幅浅设色画,一红衣士人立于松下,隔岸观瀑,画上题云:“偶法郭河阳画。西湖外史蓝瑛。”第三幅设色画临水岩上,桃红满树,舟人浮江而行,款“蓝瑛画”。第四幅设色画村舍数间,丛树环绕,小桥流水,画上自题:“赵令穰画法,蓝瑛。”第五幅设色画层峦飞瀑,草阁间士人独坐,画上自题“蓝瑛法大痴画”;第六幅水墨画水畔虚亭,自题:“梅华道人画法,画于富春之吉祥山房。蓝瑛。”第七幅设色画青山红树,画上题云:“元之高彦敬尚书画法米南宫…
品名作者 纪行图册,明代,钱谷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设色,28.5×39.1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绘王世贞的小祗园到扬州的水路风景,一共有三十二开。目录:小祇园、太仓、奣子铺、新洋港、昆山、真义、维亭、沙湖、下雉渎、娄门、金阊、枫桥、射渎、汻墅、望亭、梁谿、惠山、洛社、横林、白家桥、毘陵、新闸、奔牛、吕城、丹阳、黄泥霸、丹徒、新丰、京口、金焦、瓜州、扬子桥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纪行图册,明代,钱谷 32幅,单幅4300×3700像素/幅 PDF高清+JPG高清,413M
品名作者 春山图卷,元代,商琦 形制尺寸 长卷,绢本,设色,39.6×214.5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是商琦唯一存世的署款之作。远景峰峦叠翠,烟笼雾罩;近景丛林杂树,着春染绿;远景、近景之间衬以沙碛古桥,更添空阔苍茫之势。图中所绘物象众多,展现了作者较为全面的技法和营势造型的能力。近景山石刻画细致,先以浓墨勾轮廓,然后以汁绿晕染石面,既显示出岩石的纹理结构,更洋溢出山川间的一派春意。远景群峰则以浓淡墨或花青晕染为主,浑莽一片的山峦为全画烘托出雄伟壮阔的气势。点景树木皆苍郁深秀,但表现笔法富于变化,其近树以干、湿笔双勾树干和树叶,画法工整,近似于南宋院体绘画风格;远树或以侧锋横点,或以中锋竖点,只具树貌不具树形。近树、远树虽形态各异,但却共同装点出万物勃发、遍山染翠的春之景象。这是一幅形式美与意韵美高度统一的山水佳作。 此卷原藏清宫内府,宣统年流入民间,解放后归国家文物局所有,后由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1958年,经由故宫博物院修复专家重…
品名作者 四景山水图,南宋,刘松年 形制尺寸 长卷,绢本,设色,41.3x69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图画分为四段,分别绘春、夏、秋、冬四时景象。第一幅,踏青,春花烂漫,杨柳葱翠;第二幅,纳凉,夏木浓荫,碧荷点点;第三幅,观山,秋高气爽,霜叶尽染;第四幅,赏雪,山裹银装,万籁俱寂。 画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结合界画技法,精心构建庭院台榭等建筑,工整精巧,或富丽,或古朴。山石以小斧劈皴法出之,苍逸劲健,行笔设色严谨而注重法度,画中人物虽小而形神完备。整幅作品面貌古朴,笔法精严,极富南宋画院作品的特色。临安(今浙江杭州)作为南宋都城所在,高官显贵们的庭园别墅建造甚多,刘松年身为画院画家,长年生活其间,描绘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此图立意于表现士绅官僚优裕闲适的生活,画家的注意力从山川自然的野韵转移到人工营造修饰的景物,这种题材风格的转变,从侧面反映出南宋时期,一大批无心复国的官僚们,专注于享乐的生活态度。正如诗云:“暖风薰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题跋:李…
品名作者 花园村图卷,南宋,刘松年款 形制尺寸 长卷,绢本,青绿设色,36.5×337.8cm 来源版权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此图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密林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小桥、行旅等,描绘精细,人物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花园村图卷,南宋,刘松年款 1幅,35000×3325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10M
品名作者 溪山秋色图卷,明代,蓝瑛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27x183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右起大片水域,远山蒙蒙,云气蒸腾。中部山石突起,溪水潺潺蜿蜒从山间流过,坡石上零星分布着树木。整幅画水墨饱满,用淡墨淡彩渲染出一派澄明清润的南国初秋景象,气韵生动。笔法简清爽利,色彩浓淡相宜,具透明感。卷首陈继儒题字:澄怀观道。 董其昌书法提拔。董北苑画树,多有不作小树者,如秋山行旅是也。又有作小树,但只远望之似树,其实凭点缀以成形者。余谓此即米氏落茄之源委。盖小树最要淋漓约略,简于枝柯而繁于形影,欲如文君之眉,与黛色相参合,则是高手。赵大年平远,写湖天淼茫之景极不俗,然不奈多皴。虽云学维,而维画正有细皴者,乃于重山叠嶂有之,赵未能尽其法也。董其昌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溪山秋色图卷 1幅,60543×3543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818M
品名作者 秋山幽居图卷,明代,蓝瑛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26.3×246.5cm 来源版权 旅顺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面描绘了秋意正浓的溪山景色。山石勾皴概括,树木古茂劲拙,全卷笔墨连贯,一气呵成。署款“辛未中秋法梅花道人意于城曲茅堂,西湖外史蓝瑛。”钤“蓝瑛之印”白文印。“辛未”为崇祯四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秋山幽居图卷 1幅,30000×3188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73M
品名作者 临大痴山水图卷,明代,蓝瑛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58.58×962.98cm 来源版权 芝加哥大学艺术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山峰连绵不绝,山体峻秀,树木葱笼;河流绕着山脚流过,高山上的瀑布亦汇集于此;山坡平缓处房屋数座,居于此山青水秀之处,是何等清静、惬意!技法上,以疏秀苍劲的笔法绘出群山层次,以简练的笔墨绘出树木的青翠。自跋:西湖外史蓝瑛。卷首周而衍题: 恨古。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临大痴山水图卷 1幅,72554×3603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47M
品名作者 大明宫图卷,元代,王振鹏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水墨,31.1×683.3cm 来源版权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此幅图卷堪称描绘宫廷建筑的巨画,长城关口起笔,至海边帆船结束,中间即是宫廷楼台、古塔、亭院、河流、山石等等宫内建筑。画面线条繁复细致,以精细笔致重现唐代大明宫的恢弘壮丽。 款识:皇庆元年岁在壬子孤云处士王振鹏。作者印:孤云。收传印:项元汴诸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大明宫图卷 1幅,57010×271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42M
品名作者 宫苑图卷,唐代,佚名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23.9cmx77.2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宫苑图》绘青山碧水之间,殿宇壮丽巍峨、行人络绎不绝的繁华盛景。画面以潺潺流水串联起星罗棋布的亭台楼阁,营造出一座精致华美的山水之城。该图“青绿为质,金碧为文”的笔法特色,以及在处理景物关系时的娴熟技巧,都是了解中国古代宫苑画如何走向成熟的重要参考。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宫苑图卷 1幅,68937×5793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54M
品名作者 雪江归棹图,宋代,赵佶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30.3×190.8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这是一幅描绘冬日雪景的山水画。画面起首远山平缓,进入中段以后,山势渐渐高耸,转而趋于平缓,整幅画面富有高低错落的节奏感,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坐于舟船中,沿江眺望窗外时时变换的景色,充分展示了长卷绘画的特点和魅力。全卷用笔细劲,笔法流畅,意境肃穆凝重,代表了宋徽宗时期画院的艺术水平。 款识:雪江归棹图、宣和殿制、“天下一人”画押。题跋:蔡京、王世贞、王世懋、董其昌诸人跋,不录。卷首乾隆题:积素超神作者印:双龙小方印、御书葫芦印收传印:北宋宣和内府六玺、梁清标诸收藏印,清内府诸鉴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雪江归棹图卷 1幅,126336×7295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57G
品名作者 林榭煎茶图卷,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25.7×114.7cm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图所绘山丘起伏,而湖水澄澈,临湖平缓的坡岸上有茅屋数间,竹篱围而成院,杂树环绕。主人于房内凭窗远眺,一童正在室外烹茶,另一人拄杖沿湖边小径而行,似来访友,毫无城市的杂沓、喧嚣,表现了文人悠闲、恬淡的生活情趣。此图笔墨遒劲秀雅,线条流畅工致。 款识:徵明为禄之作作者印:悟言室印、衡山、文徵明印收传印:清内府诸鉴藏玺、踊州张文孚珍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林榭煎茶图卷 1幅,41253×4768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62M
品名作者 悟阳子养性图卷,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水墨,29.5×103.5cm 来源版权 辽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溪水流淌、绿树成荫的幽静之处,有草厅一间,一老者坐于蒲团之上,双手握于膝上,仰望的姿势似观赏远处的大好山水,身旁一桌上置诗书几本,表达出修身养性的意境;卷后有文徵明题《悟阳子诗叙》,二大才子书画合璧,精彩绝伦!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悟阳子养性图卷 1幅,43077×4149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98M
品名作者 溪山渔隐图,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29.4x351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溪山渔隐图》中山石耸立,林木茂密,江上小舟数只。图中江干岩岸,杂林疏朗,渔舍水榭坐落于丹枫之中。岸石掩映间,水面舟艇数只,舟上渔人或垂纶放钓,或横笛足,或拍掌击节和歌;屋内则促膝对酌,或凭栏观钓,或策杖闲步。画法苍古,用笔劲利,设色明艳全画清雅幽丽,神采逼人,堪称为唐寅灵腕之妙品,富有艺术价值。 款识:茶灶鱼竿养野心。水田漠漠树阴阴。太平时节英雄懒。湖海无边草泽深。唐寅画。作者印:南京解元、伯虎、子畏收传印: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养心殿鉴藏宝,石渠继鉴,懋勤殿鉴定章,神,品,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收传印记:清森阁书画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溪山渔隐图图卷 1幅,107120×510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G
品名作者 梦仙草堂图卷,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28.3x103cm 来源版权 弗利尔美术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崇山峻岭,苍松、修竹、瀑布、一间草堂坐落其中,堂中有一高士伏案作“枕书眠”状,半空中一宽袍大袖的士大夫,衣饰整洁,大袖随风飘动似有飘然于仙境之感,当是主人在梦境中的形象。此卷用笔更接近于周臣,或是周臣老师傅为弟子伯虎代笔之作,聊备一说。 款识:闲来隐几枕书眠,梦入壶中别有天,仿佛希夷亲面目,大还真诀得亲传。晋唐唐寅为东原先生写图。题跋:梦仙草堂,汪圣修,印“汪楙叔一字永叔”。卷尾顾应祥、许相卿、僧子山、翁桂、费念慈等人题跋不录。作者印:唐伯虎。收传印:庞元济诸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梦仙草堂图卷 1幅,79089×35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91M
品名作者 南游图卷,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水墨,4.3×89.3cm 来源版权 弗利尔美术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绘士子骑驴南游,用笔用墨与辽宁博物馆藏悟阳子图全类。然细观之伯虎与徵仲的印章皆有问题,只有唐子畏图书一印看真,或画真跋假。俟知者考之。 款识:江上春风吹嫩榆,扶琴送子曳长裾,相逢若有知音者,随地芟茆好结庐。嵇康蕉日广陵散,寂寞千年音调亡。今日送君游此地,可能按谱觅宫商。吴趋唐寅题跋:文徵明、祝允明等跋作者印:南京解元、伯虎、唐寅私印、唐子畏图书收传印:安岐诸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南游图卷 1幅,57147×30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90M
品名作者 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卷,南宋,佚名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水墨,30.5×235.2cm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所绘内容分别为秦末避隐商山的四位高士和唐末会昌年间(841—846)九位官休病退老者与僧人于庭院休闲生活的场面。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用里先生。四人皆八十余岁,须眉皓白,避隐商山,时称商 山四皓。会昌九老:即刑部尚书白居易、怀州司马胡杲、卫尉卿吉皎、右龙武军长史郑据、慈州刺史刘真、侍 御史内供奉卢贞、永州刺史张浑、洛中遗老李元爽及僧如满。 收传印:黎民表、高鉴、曹溶、刘启学、梅清诸收藏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卷 1幅,75450×3204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57M
品名作者 蜀川胜概图卷,宋代,李公麟(传)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水墨,746.5×32.2cm 来源版权 美国弗瑞尔美术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卷所绘内容为宋代川峡四路(今四川、重庆)的著名山岳、河流、城池风貌,且对宋代的地理名称有详细标注,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同时,兼具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相传为北宋画家李公麟的名作,最为乾隆帝所欣赏,列“乾隆四美”之一。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蜀川胜概图,版本一 1幅,104400×2885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66M 蜀川胜概图,版本二 1幅,107015×30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918M
品名作者 虎丘饯别图,明代,沈周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32x240cm 来源版权 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面描绘的是作者和友人分别的场景,此时的虎丘景色绝佳,青山绿水,树木葱茏,但大家仍然处在难舍难分的氛围中。清朝韩襄诗曰:“城西别酒湿春衣,绿树啼莺花已稀。自笑老夫今目眊,特登山顶看鹏飞。”可见当时友人的心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虎丘饯别图 1幅,9950×1323像素 JPG标清,11M
品名作者 盆菊幽赏图卷,明代,沈周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23.4x86cm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所表现的是典型的江南景致。展开画卷,由右向左展现。画面右部为临河坡岸,在较为平坦的坡堤上长有几棵松树和一株垂柳。松树枝干壮粗,枝叶繁茂,垂柳枝条低垂,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在松树和垂柳掩映下,有一茅亭,四周筑有围墙。亭中有三二人,正在饮酒赏菊,一人皆闲息于茅亭之中,二主评菊对弈,一仆自观秋色,意态悠闲。由此往左上为水清从树,水渚伸入湖中,坡岸上树木茂盛,枝叶繁密,有的树干挺拔直上,有的枝干卧倒于地,这水渚丛树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点与右上侧的泽滨亭树遥相呼应。画卷中部画有两株繁茂的树木,把隔水相望两岸连接起来。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盆菊幽赏图全卷 1幅,46876×3418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611M
品名作者 支硎遇友图,明代,沈周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32.1×583.2cm 来源版权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写支硎山景色,技法极为熟练,山石的勾画大致沿用董北苑、黄子久、吴元镇一派,但不落筌蹄。笔迹较细,属于“细沈”风格。皴线不多,点苔尤为醒目,墨色黝凝,直笔戗击,如闻啄捉之声。与山石画法有所区别的是树法多程序化,略带装饰意匠。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支硎遇友图卷 1幅,73337×36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79M
品名作者 江村渔乐图卷,明代,沈周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24.8x169cm 来源版权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描绘暮春景色的小品。画上作者款书“山空无人,水流花谢”。这幅画构图简洁,近景取山景一角,描绘起伏的土冈、岩坡,和绿树、流水,红桥。远景是隐隐青山。画上大片留白,使境界更为空旷寂静。另外在临水岩坡上画一老翁拄杖独立,似乎感到“山空无人”,从而流露出作者春暮感伤的寂寞之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江村渔乐图卷 1幅,57095×30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25M
品名作者 钓月亭图卷,明代,佚名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青绿设色,29.4×91.3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本幅着色妍秀,瓦顶长亭坐落于湖石丛树之间,亭前老翁坐于方席上,面对弦月形水塘,旁置一钓竿。对岸堤坡,柴篱围绕,仿佛别有与世隔绝的栖隐情怀。卷首右上角有满月一轮,掩映于轻描淡写的流云之间,点出主题“钓月”诗意。画上无款,《石渠宝笈》称为“明人”之作。引首有文徵明隶书“钓月亭”三大字,拖尾有祝允明、都穆题跋。又见沈周、祝允明、文徵明、陈璚、徐祯卿、黄云等吴中风流人物之题句,是幅诗、书、画合璧的明代佳作。此卷上钤“有竹庄主人”一印,沈周别业有竹居,因有此乃沈周所画,或仿沈临本两种说法。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钓月亭图卷 1幅,113820×4366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87M
品名作者 潇湘卧游图卷,南宋,李姓画家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墨笔,30.2×399.4cm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潇湘卧游图》是南宋时期李姓画家为隐居禅僧云谷圆照而作的纸本墨笔山水画,属于国宝级别的文物。该画中主要描绘了当时的潇湘奇景。作者以轻灵、淡雅的水墨风格在纸上作画,使用了将画面大片留白的画法。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潇湘卧游图 1幅,119732×4242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