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溪堂客话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4.3×22.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无款,旧题为李唐所作。李唐以山水成就最高,其山水画早年师法荆浩、范宽,晚年一变古法而创“大斧劈皴法”。此幅沉着痛快而自饶秀色。表现所画为夜景,刻意将整个画面罩染了淡墨,用以突出草庐内的明亮。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溪堂客话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8633×4213像素 PNG/JPG高清,78M
品名作者 画蕉石婴戏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3.7×2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湖石丛蕉,红花绿页,争奇斗艳。蕉石外围以曲栏,石前十五个儿童,姿态各异。有的展画观赏,有的嬉逗笼中昆虫,有的点鞭炮行乐,还有的玩捉迷藏。图中湖石千皴万染,玲珑剔透。芭蕉页用细笔勾描,花用没骨法。人物虽小,造型却准确有神。构图丰满,繁而不乱.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画蕉石婴戏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4647×4360像素 PNG/JPG高清,43M
品名作者 杂剧图页(眼药酸),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3.8×24.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左侧的人物身材矮小,头戴高帽,身着宽大道袍,肩上斜挎绘有巨大眼睛的布袋,身背一串眼球形状的眼药膏,再配以帽上晃动的眼球,整个人显得极为滑稽。画家在主角身上反复使用“眼睛”这一符号,其目的:一是依照剧情点明角色身份;二是为了吸引观众,特意突出其戏服和道具的趣味性,以夸张的手法达到滑稽喜剧的效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杂剧图页(眼药酸) | 宋代/佚名 1幅,5140×5012像素 PNG/JPG高清,53M
品名作者 杂剧打花鼓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4×24.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无款,此图亦散册。图中二角色皆为女子所扮演。右方一人,背后插一扇,上书末色。其扇中裂为二,与前幅「眼药酸」副末色所用之扇同,疑为副末色专用之道具,用以点明角色者。惟一则用「诨」字暗示,此则明书末色耳。腰间所插之物,亦即剧终时用以扑净之篦。至其剧名,周贻白先生疑为「鞭帽六么」而未能作肯定。按《萝粱录》于记杂剧后又称「又有杂扮,或曰杂班,又名经元子,又谓之拨和,即杂及之后散段也。」此图或是杂剧后之散段亦未可知,录以待考。图中人物衣纹细劲流利,神情动态刻画恰到好处,为杂剧史珍贵形象资料。画中钤有「晋府书画之印」等印五方,经元内府收藏,不见著录。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杂剧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6487×6253像素 PNG/JPG高清,86M
品名作者 叱石成羊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3.5×24.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初平牧羊图》又名“叱石成羊图”,是描绘道教名仙黄大仙之原型黄初平早年经历的画作。画中少年初平足着草履,身穿旧衣,持卷苦读,其对面一高功法师面露赞许之态。二人身后红叶、青松映照,飞瀑、祥云奔涌,勾线、赋色皆有古意。全图笔墨精巧,叙事生动,不仅是一幅意味隽永的绘画佳作,更是一份研究道教文化的重要史料。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叱石成羊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9192×8048像素 PNG/JPG高清,153M
品名作者 天寒翠袖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5.7×21.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无款。绘翠绿竹数竿,一女子凝神伫立于旁,神情婉约,楚楚动人。该画佈局简约、傅色清丽,极具宋画之典雅气息。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天寒翠袖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8160×9238像素 PNG/JPG高清,154M
品名作者 松阴策杖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8×28.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南宋扇面画中的上乘之作,画家将绘画技法和文人情怀完美结合,表现了宋代文人对儒家文化中自在畅达的人生精神境界的追求。全图意境雅致,画面充满了幽远之感,表现出了一种“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文人情怀。本图的山水具有扇面画“近岸广水,旷阔遥山”的特点,在空间布局上的把握极佳,即使图中只有远山近水,也可谓是佳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松阴策杖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8877×7907像素 PNG/JPG高清,141M
品名作者 竹间焚香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6×20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宋以来,焚香在祛病除秽功能外,亦渐变为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日常化兼诗意化的雅事。此图绘遥岑曲溪,文士趺坐石上,默然焚香。观之令人俗虑顿释。衣纹勾写粗重,棱角分明,笔墨简逸,点染潇洒,属较典型的南宋“马、夏”画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间焚香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8107×4501像素 PNG/JPG高清,36M
品名作者 竹林拨阮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2.7×24.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事见《晋书·嵇康传》,此图选自清宫旧藏《四朝选藻》册,旧题为南宋李唐作。画“竹林七贤”故事中的音乐家、诗人阮咸弹奏间隙与友朋饮酒的场景。衣纹以“铁线描”及“钉头鼠尾描”为主,秀畅细劲,笔墨风格类南宋刘松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林拨阮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9067×5420像素 PNG/JPG高清,94M
品名作者 百子嬉春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6.6×27.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家利用台栏池沼等高低上下称景。将一百名儿童布满画面,三五成组,相互呼应,远近关系处理得明确而有节奏,丰满而不拥塞,繁复而不杂乱。画面描绘一个小孩左手拿着绳索,右手牵着一头金镀眼睛、银贴齿的狮子。张嘴摆尾的狮子,由两个披着狮皮的小孩扮成。旁边三个孩子正在观看戏耍,组成一幅童子戏狮的舞蹈场面。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百子嬉春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6512×3728像素 PNG/JPG高清,45M
品名作者 骑士猎归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2.3×25.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是一幅定格游牧民族生活瞬间的作品。图绘胡人猎手狩猎归来,韬弓捻箭之态。其手握箭杆、眯眼检视的神情,栩栩如生。画中采用了鞍马画中比较少见的斜侧面视角,马身呈现明显的透视变形,而马首神情亦刻画夸张,展现出画家在平衡真实性与艺术性方面的能力。此作记录了草原健儿的英姿,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共生与源远流长。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骑士猎归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10473×4516像素 PNG/JPG高清,89M
品名作者 南唐文会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也,绢本,设色,30.4×29.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选自清宫旧藏《四朝选藻》册,旧题为《赵昌南唐文会》。按画面呈现却应是“西园雅集”中苏东坡“乌帽黄道服捉笔而书”这一情节。画法亦与赵昌无关,树石有“李、郭山水”遗风,人物则受到南宋“院体”画风的影响。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南唐文会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5548×3025像素 PNG/JPG高清,26M
品名作者 秋庭戏婴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3.7×2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作品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陈宗训作。图中三个儿童玩耍,两个在争夺一支红缨枪,一个回首凝视。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十分可爱。身后假山一座,石后绿页扶疏,地上小草聚散,画面具有自然真实之趣。画面用笔工细,设色鲜艳而调和,构图新颖别致,为难得的儿童题材画佳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秋庭戏婴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8410×4612像素 PNG/JPG高清,82M
品名作者 柳荫醉归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3×24.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画无款。图中所绘人物袒胸赤足,衣衫稍整者手提纸笔,二人醉扶而归,颇似魏晋名士之貌。此图画法极为纯熟,衣纹笔法顿挫有力,起讫分明,如写楷书,这与李嵩《骷髅幻戏图》中画法相近。此画法虽可归为钉头鼠尾描,但稍有不同的是其收笔处亦为顿笔非“鼠尾”状的尖笔,这样画的好处在于用笔时气势连贯,又能兼顾造型的准确性。画中柳叶的画法如同重影一般,有序的排列用笔使柳叶有了随风飘荡的动态效果。此画略显不足的是,柳树的主干挺直且位置过于偏狭。虽然如此,若仅以人物论此画仍可称宋人佳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柳荫醉归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6807×6347像素 PNG/JPG高清,104M
品名作者 竹涧烹茶图团扇,清代,任颐 形制尺寸 图扇,绢本,设色,26.5×27.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涧烹茶图团扇 | 清代/任颐 1幅,2752×2649像素 PNG/JPG高清,7M
品名作者 闲步野吟图团扇,清代,任颐 形制尺寸 图扇,绢本,设色,27×2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闲步野吟图团扇 | 清代/任颐 1幅,2797×2703像素 PNG/JPG高清,7M
品名作者 苏武牧羊图轴,清代,任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84×46.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苏武牧羊图轴 | 清代/任颐 1幅,4689×18131像素 PNG/JPG高清,67M
品名作者 斗梅图轴,清代,任颐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08.6×43.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斗梅图轴 | 清代/任颐 1幅,4366×10761像素 PNG/JPG高清,35M
品名作者 乞巧图卷,明代,仇英传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水墨,27.9×388.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全幅以白描为主,描绘七夕时的各种祈祝、乞巧活动,画家带领观者一窥宫中女子的风雅生活。画卷描绘烛火通明的庭院中,宫女们忙着准备茶点花果。屏风前的嫔妃,写字、看书或聊天,还有棋盘可供消遣。接着是宫女簇拥著嫔妃,三五成群,搬桌携物,缓缓前行,再经过一群刚刚赏鉴过青铜陶瓷等古玩的妃子,才看到宫人们开始穿针乞巧与祭拜活动,供桌上有泥偶「磨喝乐」用来供奉神灵,藉以乞巧与求得多子。全画充满华丽繁复的细节,令人眼花缭乱,借由描写七夕时的各种祈祝、乞巧活动,画家带领观者一窥宫中女子的风雅生活。拖尾为王逢年书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乞巧节(七夕)是中国的岁时风俗,七夕晚上,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桌,摆上瓜果、鲜花、针线等,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款識:仇英實父王逢年跋:右於玉輝樓戲八體錄青蓮宮中行樂詞,逢年庚寅秋八月望钤印:乾隆御覽之寶、乾隆御賞之寶、御書…
品名作者 自画像图页,元代,赵孟頫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4×2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乌巾白袍,策杖而行,竹风扑面,泉声盈耳,好一个尘虑尽消,飘然世外的高士形象。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自画像图页 | 元代/赵孟頫 1幅,15268×9410像素 PNG/JPG高清,161M
品名作者 月色秋声图扇,宋代,马和之 形制尺寸 团扇,绢本,设色,29.1×22.3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作品简练而富于诗意,描绘白沙绿树,月色秋 风,白衣士人临水独饮遐思,画风与马和之另一件传 世之作《唐风图》相近。撰稿人:郭丹。 题跋:左上方赵孟俯行 书李白《题宛溪馆》“白沙留月色,緑柳助秋声”五 言诗句,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收传印:赵氏子昂、项元汴诸人收藏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月色秋声图扇 | 宋代/马和之 1幅,9631×5814像素 TIF/JPG高清,204M
品名作者 荷亭纳爽图轴,宋代,马和之传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57.6×39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画题 “荷亭纳爽”,然所画当是以马和之《诗经·陈风》图之 “泽陂” 为本。描绘树下一茅屋,屋中一榻,榻上人倚枕托腮而卧。屋外水塘,荷花正开,清风微扬,芦草荷盖随之摆动。通幅用笔如蚂蝗蠕动,应该是后人学宋人马和之之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荷亭纳爽图轴 | 宋代/马和之(传) 1幅,7726×11280像素 PNG/JPG高清,103M
品名作者 噉荔图卷,清代,华嵒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28×619.2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所绘一处山林之中,两棵荔枝树硕果累累,红红的荔枝压下枝头;右侧两松柏之间横放一长椅,一士者坐于椅上,右手执扇,悠闲自得;椅上执一盘荔枝,新鲜红艳,一侧的童子手执一棵仔细端详,欲以啜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噉荔图卷 | 清代/华嵒 1幅,78422×4000像素 TIF/JPG高清,897M
品名作者 画石谷骑牛像轴,清代,杨晋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81.6×33.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款题为“画白石翁诗意”,所提“白石翁”是明代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晚号白石翁,人称白石先生。所画者为王翠,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为清初“虞山派”创立者,而作者即是早期虞山派的佼佼者,经常与师同绘画作。此图中王翠头戴斗笠,身垫蓑衣,骑于牛背之上,缓缓而行,像是雨过天晴之后,徜徉于乡野小径。墨色轻润,渲染有致,勾画简洁,却神韵俱足,充满诗情画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画石谷骑牛像轴 | 清代/杨晋 1幅,4155×8587像素 PNG/JPG高清,3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