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

410篇文章

品名作者 聘庞图轴,明代,倪端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63.8×92.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作取材于三国时期荆州刺史刘表聘请隐士庞德公的故事。庞德公是名士庞统的叔父,与徐庶、诸葛亮等贤达交谊笃厚。画中人物描摹精细,设色妍丽,山水气势雄伟浑厚,林木郁茂清朗。 款署 “楚江倪端”。钤 “金行画史”朱文印、“仲正书画”朱文印、“一师造化”朱文印。另有“乾隆御览之宝”等鉴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聘庞图轴 | 明代/倪端 1幅,9769×17071像素 PNG/JPG高清,251M

品名作者 圯上授书图页,明代,李在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水墨,24.8×26.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秦末张良得黄石公传授兵法的故事。张良曾闲步桥上,遇一老人故意将鞋丢到桥下,要求张良为他拾回并穿上。 嘉庆皇帝御题:进履礼贤才智全,敬聆治世宝书传。一时能忍大谋定,炎汉基开四百年。甲戌孟夏月御题。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圯上授书图页 | 明代/李在 1幅,6024×3064像素 TIF/JPG高清,52M

品名作者 合画职贡图卷第三卷,清代,沈焕、沈庆兰、黎明、程琳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33.6×1,941.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合画职贡图卷第三卷 | 清代/沈焕等 1幅,82677×1345像素 PNG/JPG普清,95M

品名作者 云华惜花图轴,清代,陆粲、薛䲖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36.2×58.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清代画家陆燦、薛䲖合作的一幅人物画。它以花喻人,表达了芳华易逝的感慨。画中一女子于湖石前赏花:春末盛放的牡丹,意味着韶光行将逝去,正如女子的青春一般,美好却短暂。画作上方题写的《惜花春起早图记》,论及花木生于深山与长于名园的区别,借此比附女子在寻常人家“理田宅”“长子孙”“虽卿大夫之命妇车服不易其乐也”的生活状况;在惜时之外,表达了对当时女性命运与社会地位的反思。此图笔墨并非一流,但其蕴含的文学性与哲理性,能引发观者共鸣,是一幅集仕女、花卉与图记于一体,并以内容与意境见长的佳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云华惜花图轴 | 清代/陆粲+薛䲖 1幅,6341×14389像素 PNG/JPG高清,128M

品名作者 允禧训经图轴,清代,顾铭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71.8×6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清康熙皇帝之子允禧课子经书情景。画面中允禧手拿书卷,正在教习。福晋携子坐在一侧,幼小的儿子并未专心听讲,似是要挣脱母亲之手去追逗堂前嬉闹的小猫,显现出稚童的天真本性。允禧夫妇对此并未露愠色,而是将目光也一齐转向了小猫,反映了他们借教读享受天伦之乐的情景。而捧书侍童及供水侍女之巧妙点缀,更增添了合家团聚之气氛,具有真实而浓郁的生活气息。画中主要人物肖像采用“墨骨法”,富有立体感和写实性;侍从面部则作“单涂法”,较概念化,以此来突出主体,在画法运用上颇具匠心。 本幅右款署:“顾铭敬画。”钤“顾铭之印”白文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允禧训经图轴 | 清代/顾铭 1幅,10794×11956像素 PNG/JPG高清,121M

品名作者 画邵雍像轴,明代,杜堇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67.3×27.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白描绘邵雍着葛巾、执羽扇而行,丰髯秀目,形神萧散,风度翩翩。线条柔中带刚,简括准确。 邵雍事迹见《宋史》等文献。邵雍数次拒绝朝廷征辟,隐居洛阳,清贫自持,讲学育人,被视为道德纯粹,学养高深的处士。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画邵雍像轴 | 明代/杜堇 1幅,4066×7289像素 PNG/JPG高清,31M

品名作者 题竹图轴,明代,杜堇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89.5×10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为杜堇大幅作品的代表作。图绘一文士头戴高冠,着广袖长袍,面容萧散,长髯飘然,正执笔在竹上题诗,其左侧一童子捧砚侍立,右侧一老一幼凝神观看。背景有山石、石栏等。从文士穿着、神态和题竹的主题来看,应为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图中人物衣纹简洁,多方折用笔,或起笔略顿收笔渐轻,或起笔较轻收笔略顿,转折处多略顿,是在浙派戴进所创蚕头鼠尾描的基础上演变而成,但相对戴进之苍劲雄放而言显得较为文雅内敛。图中翠竹挺拔,山石耸峙,其中前景山石用侧笔皴擦点染,笔墨酣畅,动感较强,后景山石用淡墨挥染,沉着淋漓,主要师法的是南宋院体和浙派笔法。 该图画面右上方画家自题曰:“竹色经秋似水清,小阑凉气午来生。新诗题上三千首,散作铿金戞玉声。柽居杜堇。”下钤印两方,一白文印文字不辨,另一为朱文“青天白日”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题竹图轴 | 明代…

品名作者 补景马曰璐林泉高逸图像轴,清代,方士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73.3×51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款识:林泉高逸,雍正甲寅冬为嶰谷先生补图,环山弟士庶。 诗堂有徐葆光、胡期恒、陈章、程梦星、厉鹗、金祖望、刘火槐、朱棋、杭世骏、金农、下诗堂有高凤翰、阮元等十二家题记。钤:“阮氏琅环仙馆考藏印”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补景马曰璐林泉高逸图像轴 | 清代/方士庶 1幅,9478×19805像素 PNG/JPG高清,274M

品名作者 宋致静听松风图轴,清代,柳遇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02×44.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宋致头戴纱帽,身着长衫,临溪倚石侧坐,神情端凝。身后古松参天,枝繁叶茂,与怪石嶙峋、小草幽篁、溪水潺潺的景致形成高矮、动静的对比,有极强的视觉效果,强化了人物的宁静祥和,烘托了听松的主题。 本幅款署:“柳遇写照”,钤“柳遇之印”白文印、“仙期”朱文印。据诗塘冯景题跋可知图中古松系王翚补绘,笔法工稳,墨色秀雅,景致清逸,衬出了宋致如松一般高洁脱俗的气质,起到了以景托人、景不夺人的艺术效果。本幅右上题:“静听松风”,钤“耕烟外史”朱文印。左下款署:“康熙庚辰六月十八日,耕烟散人王翚补图”,钤“王翚之印”白文印、“石谷”白文印。“庚辰”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诗塘冯景款题中所言“……穉佳属予记,遂书之,康熙壬午冬十一月望日”,“壬午”是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由此而知,冯景是在宋致得到这幅画后的康熙四十一年遵其嘱托而题,从此二…

品名作者 雪夜访普图轴,明代,刘俊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43.2×7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描写宋太祖赵匡胤雪夜访赵普的历史故事。据《宋史·赵普本传》记载:“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问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画面描绘的正是这一历史情景。在门庭宽敞、屋宇数重的枢密副史府内,前厅正中二人围炉而坐。上首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他头扎巾帽,身穿盘领窄袖袍服,腰束锦带,身材魁伟,气度不凡,其庄严的表情,侧首聆听的姿态,恰当地表现了深夜访贤、商议国家大事的仪态和心境。身着便服的枢密副史赵普在下首侧坐,恭谦地侃侃而谈,细致地刻画出了他诚恳献策的谋臣风度。画家在着意刻画主体人物的同时,对景象做了细致的描写。近岩远山,老树昏鸦,均被夜色笼罩着,竹叶、树枝、屋脊上覆盖着皑…

品名作者 合作卞永誉忆江南图像轴,清代,张璧、陆远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66×39.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合作卞永誉忆江南图像轴 | 清代/张璧+陆远 1幅,3882×8873像素 PNG/JPG高清,48M

品名作者 画吴荣光松盘揽胜图像轴,清代,万承纪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67.5×49.9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篆体题识曰:“嘉庆丁卯秋,荷屋侍御使浙,便道有登岱之游。越三年,庚午四月,万承纪为作《松盘揽胜》以纪。”钤朱文方印“万承纪印”,另有吴荣光朱文鉴藏印“吴氏筠清馆所藏书画”。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画吴荣光松盘揽胜图像轴 | 清代/万承纪 1幅,7477×26577像素 PNG/JPG高清,225M

品名作者 斗梅图轴,清代,陈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29×6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所绘人物四人,三位主要人物呈三角形构图。其中二人手持梅花对祝品赏;一个正面微侧拱手而站,后一侍者手持梅花。整个画面除人物外无背景,从人物造型、开脸及衣纹乃至款识书风看,全承其父风格。 题款:庚午春,为美中戴道兄写斗梅图求教。字小莲。钤印:字(朱文)、无名(白文)。收传印记:延菴见真印(朱文)、萧山徐令德松年氏家藏图章(白文)。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斗梅图轴 | 清代/陈字 1幅,9492×17113像素 PNG/JPG高清,208M

品名作者 戏婴图轴,清代,陶宏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09×54.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戏婴图轴 | 清代/陶宏 1幅,5571×10928像素 PNG/JPG高清,98M

品名作者 柳荫高士图页,宋代,王诜传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9.4×29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左边绘两颗高大的柳树。靠前的一颗古柳,树干虬曲,枝叶繁茂。主干向后歪曲,正适合人靠卧而坐。果然,树干上靠坐一翁,须发飘然,头戴葛巾,足穿草履。双目眺望溪水对岸的栖鸟,似凝神深思,又似神游天外。他的拐杖上挂一葫芦,歪靠在一旁的树干上。画面整体给人以悠远萧索之感。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柳荫高士图页 | 宋代/王诜 1幅,8004×8002像素 PNG/JPG高清,140M

品名作者 孔子像图页,宋代,马远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7.7×23.1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物衣纹用笔为钉头鼠尾法,线长而劲利。孔子身着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全图用秃笔写衣纹,简练概括,线条劲拔,寥寥数笔,形神毕现,设色浅淡,韵味高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孔子像图页 | 宋代/马远 1幅,4207×5050像素 PNG/JPG高清,50M

品名作者 石壁看云图页,宋代,马远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3.7×2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了一位白衣行者仰观崖壁云气浮动的画面。画中山崖陡峭,水岸萦回,树石用笔刚健,水墨渲染出的半隐半现的溪石汀岸、云雾烟岚,给人以“隔烟遥望见云水”的诗意氛围。此图笔墨清苍,意韵无穷,观者览之仿若穿越时空,与画中人一起感受这千年前的半山云霭、一枕清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石壁看云图页 | 宋代/马远 1幅,4860×4840像素 PNG/JPG高清,49M

品名作者 寒山子图页,宋代,马远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4.2×25.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了唐代僧人寒山子持帚行于山中的场景。寒山子的头部、手部以细笔描绘,衣饰则用刚健有力的钉头鼠尾描,整体生动地刻画出寒山子桦巾木屐、布衣长袍、手持扫帚、神情愉悦的形象,或许有着扫除忧愁,获得自由的寓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寒山子图页 | 宋代/马远 1幅,6960×6527像素 PNG/JPG高清,95M

品名作者 瑶台步月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5.6×26.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页写中秋仕女赏月情景,人物纤秀,风格婉约,景色空濛。宋人册页中的楼阁画除了描写完整的单体建筑或建筑群的全景,还有描绘建筑局部的作品。此页即界画平台的局部,虽只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但深棕色嵌玉栏杆、莲花柱头装饰和台子的斗拱样式交代得准确清楚,与描绘建筑全图的作品恰是一种互补,展现了南宋楼阁小品画活泼的表现形式及丰富的表现手法。 本幅无款印。对开清乾隆皇帝题七言绝句一首。钤乾隆内府诸收藏印。《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著录。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瑶台步月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10744×5662像素 PNG/JPG高清,119M

品名作者 蕉阴击球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5×24.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南宋贵族庭院里的婴戏小景。庭院内奇巧的湖石突兀而立,其后隐现茂盛的芭蕉数丛。石前的少妇正与身旁的女子专注地观看二童子玩槌球游戏。一童手持木拍正欲坐地击球,另一童子则向他急急地喊话。图中四人的目光同时落于童子所欲击打的小小球体上。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显示出作者善于观察人物并且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此幅在构图上巧妙地将玲珑剔透的湖石正立于画心中部,以其自身的完整性起到了镇住画面的作用,聚拢了交叠张扬的芭蕉叶及分散的人物,避免了画面因景物繁杂而出现轻浮感。此外,湖石拉开了前景人物与背景芭蕉间的距离,增强了画面的纵向层次感。在笔法上,作者注重物象间的对比互衬关系。人物与芭蕉为中锋运笔,线条工整细匀,如行云流水;着色渲染浓淡相宜,清新明洁的色调有助于表达轻松活泼的主题。湖石则以粗笔重墨表现,线条劲练,转折顿挫中见洒脱。湖石所呈现出的坚硬质地成功地衬托…

品名作者 荷亭对弈图页,元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4×24.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描绘池塘边敞轩水榭,绿柳掩映,塘中莲花片片,碧水微波。水榭中二高士对坐博弈,全神贯注,另有一人侧卧床榻,一手支颐,不知是弈后的疲惫小憩还是战前的养精蓄神;又有三仕女,一执扇,一伏案,一取水,整幅画面意境悠闲雅淡。此画将青绿山水与界笔楼阁有机结合,是南宋院画楼阁小品的延展,只是风格更加清新活泼。此页旧题签“赵伯骕荷亭对弈”,实为元人所作。 本幅无作者款识。收藏印钤“庞莱臣珍藏宋元真迹”、“项墨林父秘笈之印”二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荷亭对弈图页 | 元代/佚名 1幅,7433×6527像素 PNG/JPG高清,108M

品名作者 松荫谈道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5.3×25.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远处山峰连绵,近处一棵高大松树松杆遒劲,绿荫如盖;松荫下儒、释、道三位教徒或着长袍,或着叶装,端坐于松根、石块上谈经论道。此处环境清幽,阴凉静雅,似世外桃园般安逸。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松荫谈道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7353×6687像素 PNG/JPG高清,108M

品名作者 槐荫消夏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8.5×2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展示了宋人的解暑之法,全图人物神气冲融,笔墨流畅飘逸,有行云流水之妙。夏日溽暑赏读此作,定可与画中人共得畅快逍遥之趣。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槐荫消夏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9007×3613像素 PNG/JPG高清,70M

品名作者 松荫闲憩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3.6×22.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绘一老者倾躺在斜坡上小憩,高戴高帽,满脸皱纹,长须及胸,右臂枕于头下,双腿蜷缩,安详的享受自然之景;四周杂草蓬勃生长,上方松木遮阳,松针细长繁多,藤条自松枝上垂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松荫闲憩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8860×3680像素 PNG/JPG高清,69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