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雅集

51篇文章

品名作者 重屏会棋图卷,五代,周文矩传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40.3×70.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摆设精美的室内,四位身份高贵的男子于棋桌前的情景。他们神态各异,举止不同,有的催促落子,有的举棋不定,有的观棋不语,真实地反映出观棋者与弈棋者不同的神态。画中没有标注这些人物的姓名。目前,经过几代学者的深入研究,才逐渐确认出本幅作品的画面主人公及其内容。图中描绘的是五代南唐中主李璟的宫廷行乐生活。 本幅无作者款印。经徐邦达先生鉴定,此系宋人摹本。尾纸除有明代沈度、文徵明的伪款题跋外,还有近人于怀的墨题真迹。钤元柯九思“緼真斋”,清梁清标“棠邨审定”、安岐“安仪周家珍藏”及清内府“乾隆御览之宝”等鉴藏印共16方。其中的“緼真斋”、宋徽宗的“双龙小玺”、“宣和”、“政和”等宋元诸印均伪。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重屏会棋图卷,五代,周文矩传 1幅,38816×7075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85…

品名作者 十八学士图卷,元代,钱选(传)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29.9×406.3厘米 来源版权 弗利尔美术馆,© CC0 简介说明 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称为“吴兴八俊”。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八学士图卷,元代,钱选(传) 1幅,28966×2676像素 JPG高清,16M

品名作者 摹宋人文会图卷,清代,姚文瀚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46.8×196.1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此卷临本家具形象更清晰,造型合理,显示出画家对器物造型观察入微。全卷共有家具多件,在数量、种类、形制、装饰方面,都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此卷与刘松年唐十八学士、传宋人梧阴清暇构图相同,作成于乾隆十七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摹宋人文会图卷,清代,姚文瀚 1幅,21542×4000像素 JPG高清,23M

品名作者 祝允明行书兰亭序文徵明补图卷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26.7×416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作品,为祝允明行书《兰亭序》全文与文徵明为之补图的书画合璧作品。祝氏书法宽博雄放,尤具自家风神。文氏补图画王羲之等人兰亭修契之事,设色雅丽,笔墨娴熟。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祝允明行书兰亭序文徵明补图卷 1幅,65106×3189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94M

品名作者 竹林五君图轴,唐代,阎立本(传)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37.2×74.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此画中有清高宗乾隆题跋,高宗认为这幅画是描绘 “晋竹林七贤” 稽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其中王戎与山涛没有画入图中。左下角的竹杆上有「閻立本畫」的款字,当为后人假托之作。 清高宗乾隆题跋:在七去二詠延年。將謂剏圖惟屬錢。右相丹青忽逢此。吳興結構那饒前。執籌王氏誠牟利。啓事山公乃進賢。棄取其間非當也。精神箇裏總軒然。衣冠猶見典午代。風日應為春暮天。却看五君無酒氣。想緣深意戒賔筵。甲午仲夏御題。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林五君图轴 1幅,14849×33382像素 JPG高清,132M

品名作者 演乐图轴,唐代,周昉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65.6×84.4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大松下五位士人围长案雅聚,童子张琴,仕女抱阮或备茶,人物器用俱以中锋细笔钩勒,顿起顿收,转折挺劲,如画树的枝桠。画上无按周昉(活动于八世纪末)是长安人,唐代著名陕西人物画家,画史称其人物善于刻画个体的性格,并能掌握特定环境下的情态。本幅构图似是取自其他作品拼凑而成,如士人围的构图就是模仿传世十八学士的一段。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演乐图轴 1幅,2400×4644像素 JPG标清,2M

品名作者 宋人梧阴清暇图轴,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50.1×41.1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庭园桐树下,桌案陈设画幅正中,山水屏风列于其后。文士四人,有的罢读閒谈、剔牙相对,有的倚靠于树下观赏画卷。另有僕侍三人,分作手执宫扇、整理巾服及削瓜果状。经与院藏《宋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卷相较,人物布景均同,可知出于同稿,此即其中第一段。按所题姓名,则剔牙者为蔡允恭,对书者为苏世长,倚桐观画,背面无鬚者许敬宗,正面有鬚者褚亮。按四人皆为唐秦府十八学士中人。自唐阎立本受命画“秦府十八学士图”以来,该图即为历代画家竞相仿效的题材。唐时似以个人立身肖像的形式为主,宋代开始出现了以琴、棋、书、画、品茗、赏古、清谈等形式,以表达文人生活雅趣之象徵。这种情节铺叙方式,同时也为元、明时代所传承延续。本幅用笔线条简练,主题突出,人物相貌姿态各异,神情鲜明。但笔墨之精练略不如原图,当为后人摹本。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宋人梧阴清暇图轴 1…

品名作者 山居留客图轴,宋代,夏珪(传)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水墨,164.7×102.8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峭壁插云,长桥跨水。古松下,二叟憩饮于林屋,童媪治具,一僕弛担而睡,一人抱琴而来。画风已近似明院体,疑非真迹。 山石全用斧劈皴法,笔势顺成一向,多取侧锋,以力取胜,然含蓄内敛则稍嫌不足,可能出于明人仿夏圭画风者所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居留客图轴 1幅,4240×6596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8M

品名作者 秋庭书壁图轴,元人画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33.8×79.9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绘秋景。庭中一角,高大的枫树与桐树下,文人正在雅玩遣性。一人倚栏赏景,书僮捧册随后。一人挽袖题壁,书僮在后研墨,旁一人立观。两人坐于桐荫,正展卷品赏,旁另有小童数人,或捧卷侍立,或洗茗碗。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秋庭书壁图轴 1幅,4102×6816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7M

品名作者 停琴摘阮图轴,宋代,赵伯驹(传)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25.7×51.2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本幅写松石间瓜果堆盘,一人袒衣席地拨阮咸,一人背坐握羽扇倾听,横琴于膝,二童子捧壶执卷。穿著透明薄纱踞席而坐,专注聆听黄鹂的鸣唱。这幅画使用矿物性颜料石青、石绿描绘瑰丽的山石,因此被归在以青绿山水闻名的宋代贵族画家赵伯驹名下。实际上可能为元代以后的画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停琴摘阮图轴 1幅,3124×8954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6M

品名作者 琴书乐志图轴,南宋,刘松年(传)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36.4×47.5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本幅描绘一座垂柳依依、芭蕉葱郁的夏日庭院中,四位高士听琴纳凉的雅集活动。只见一位头戴东坡巾的老者盘腿坐于榻上抚弄古琴,其身前身后各有一位老者挥扇倾听,另有一老者凭几展书,正在专心阅读。清幽含情的琴声,引得数只仙鹤自天外飞来,似乎也为琴音所陶醉。园中侍者,或浇灌庭院中花木,或收拾盆中水果。抚琴老者背后有一扇山水画屏,桌案上摆放的各种画轴与文玩,勾栏水塘中有水禽正在悠游嬉戏,夏日莲花已盛放……种种情形,皆显现出文人生活的雅致之趣。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琴书乐志图轴 1幅,7623×23541像素 JPG高清,47M

品名作者 陋室铭图轴,清代,黄应谌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243.3x158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画幅上部为崇山叠嶂,山峰群起。山间林泉飞瀑,烟横雾断。画幅下端,山溪逶迤,山冈处山石奇岖不平。两侧各长有数株巨松,枝叶茂繁,形成浓郁树荫。在树荫下座落着数间屋宇房舍,中间一间室内大门敞开,厅堂坐有几位雅儒,正在论经说道,左右各有书童抱着书帙前来,屋堂前的石台上陈设着古物如瓷瓶、铜簋及盆景。右侧溪岸上架有石桥,一位文士站立在桥面上,侧身仰望,后有一书童肩背书箧相随。上方录唐朝刘禹锡「陋室銘」全文。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陋室铭图轴 1幅,7659×11620像素 JPG高清,16M

品名作者 鹿鸣嘉宴图轴,明代,谢时臣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86×82.8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鸣宴为唐代科举制度下产生的活动,由州县长官于乡试放榜后宴请主考官、新科举人,因宴席中会唱 〈诗经・小雅・鹿鸣〉 篇章而得名。画中场景位于芭蕉与修竹围绕的溪流边,六人席地而坐,或演奏乐器,或相互敬酒,周边陈列器皿有爵、豆等古代礼器。山石皴法苔点繁复,但笔力较为软弱,人物描绘也不似谢氏作风,应为托名之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鹿鸣嘉宴图轴 1幅,5660×11822像素 JPG高清,31M

品名作者 春山吟赏轴,明代,仇英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57.5×63.2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此幅绘溪山胜景,高士游春,虽是青绿之作,不见富贵,唯有逸气绕耳目,学赵伯驹,仇英得其韵者。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几幅署款 “仇英” 的青绿大轴,都是学仇英的画者托名之作,然几可乱真。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春山吟赏轴,明代,仇英 1幅,7280×17916像素 JPG高清,17M

品名作者 望海楼图轴,明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59.8×93.2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画中楼阁矗立于城墙之上,下瞰大江,群客登临宴饮。 屋内文人三五成群,有些持卷观赏,有些凭窗眺远。本幅用界工整,青绿设色已略剥落,然屋宇脊顶之蛤白勾勒线条仍鲜明如故,使楼台轮廓分外醒目。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望海楼图轴 1幅,4100×6824像素 JPG高清,49M

品名作者 竹溪销夏图轴,清代,永瑢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37.7x62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本幅画夏日山径溪涧,竹林庭院、湍泉亭榭,文人雅士避暑时的情景。永瑢为清乾隆帝(高宗)第六子,封质庄亲王,自号九思主人。工于诗文,又能书法绘画,画山水师学近人黄坚,能够自辟一途,状物写景甚为重视明暗向背的表现,画境颇有实境之感。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溪销夏图轴 1幅,3650×7660像素 JPG高清,54M

品名作者 十八学士图卷,南宋,刘松年(传) 形制尺寸 长卷,绢本,设色,45x693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图绘十八学士的雅集生活。人物神态生动,面部加以晕染,显出三維感。衣纹线描纤细刚劲,用笔准确熟练,精妙入微。文人学士闲适优雅的神情和体态表现到位。画风笔精墨妙,清丽严谨,设色典雅,界画工致。唐太宗起文学馆,以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人为学士,分为三番,每日六人直宿,讨论坟籍。命阎立本图像,褚亮为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藏之御府,时人谓之登瀛洲。本幅无作者名款,旧传为刘松年之作。 此卷托名刘松年画十八学士图,细观笔墨设色,已经是明人唐伯虎样式的开脸,或是明清时期“苏州片”一类的作品。自跋: 淳熙画院博士钱塘刘松年绘。(伪) 赏鉴跋: 素庵、严继先,王来、刘翀、刘珏等九人题,不录。收藏印: 伪“秋壑图书”印、王启思收藏印。 “十八学士”指唐代李世民为秦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

品名作者 伯牙鼓琴图卷,元代,王振鹏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笔墨,31.4x92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伯牙鼓琴图》表现的是子期听伯牙鼓琴的场面,画上共有五人,左边是伯牙,蓄长髯面目清秀,披衣敞怀,坐石上,膝上置琴双手弹抚。身后一小童侍立。伯牙的对面是钟子期,他也坐在一块石上,头微微低下身着长袍,双手放在一起搓磨,右腿置左腿上,略抬起,似正在随着伯牙琴声的节拍轻轻摇动。身后也有二童侍立,一童双手捧书卷,一童持如意。 此图最右面略有残缺,右上角一方印只剩左边“图书”二字。 图卷左下署“王振朋”名款。钤“赐孤云处士章”。另钤“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棠村”等收藏印多方。后纸有元冯子振、赵岩、张原湜等人题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伯牙鼓琴图卷 1幅,78217×7319像素 TIF文件+JPG高清,1.59G

品名作者 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卷,南宋,佚名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水墨,30.5×235.2cm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所绘内容分别为秦末避隐商山的四位高士和唐末会昌年间(841—846)九位官休病退老者与僧人于庭院休闲生活的场面。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用里先生。四人皆八十余岁,须眉皓白,避隐商山,时称商 山四皓。会昌九老:即刑部尚书白居易、怀州司马胡杲、卫尉卿吉皎、右龙武军长史郑据、慈州刺史刘真、侍 御史内供奉卢贞、永州刺史张浑、洛中遗老李元爽及僧如满。 收传印:黎民表、高鉴、曹溶、刘启学、梅清诸收藏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卷 1幅,75450×3204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57M

品名作者 渊明归隐图卷,宋代,李公麟(传) 形制尺寸 绘卷,绢本,设色,37.0×521.5cm 来源版权 弗利尔美术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陶渊明辞官乘舟归来、进行耕田、种菜、赏景等自得其乐的归隐生活,长卷共绘七幅图,为左侧题诗,右侧绘诗意,表达出诗人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心情。 题跋:卷首翁方纲隶书题:渊明归隐图。卷尾李彭商、沈颢、董其昌、汪士鋐题,不录。收传印:草石审定、戴植秘玩等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陶渊明归隐图卷 1幅,87630×35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877M

品名作者 盆菊幽赏图卷,明代,沈周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23.4x86cm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所表现的是典型的江南景致。展开画卷,由右向左展现。画面右部为临河坡岸,在较为平坦的坡堤上长有几棵松树和一株垂柳。松树枝干壮粗,枝叶繁茂,垂柳枝条低垂,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在松树和垂柳掩映下,有一茅亭,四周筑有围墙。亭中有三二人,正在饮酒赏菊,一人皆闲息于茅亭之中,二主评菊对弈,一仆自观秋色,意态悠闲。由此往左上为水清从树,水渚伸入湖中,坡岸上树木茂盛,枝叶繁密,有的树干挺拔直上,有的枝干卧倒于地,这水渚丛树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点与右上侧的泽滨亭树遥相呼应。画卷中部画有两株繁茂的树木,把隔水相望两岸连接起来。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盆菊幽赏图全卷 1幅,46876×3418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611M

品名作者 兰亭修禊图,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 绘卷,金笺,设色,24.2×60.1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表现的是广为流传的文坛佳话“兰亭修禊”。文徵明的这幅画反映了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景象。图绘崇山峻岭,溪流蜿蜒,溪畔众多文士或坐或卧,观赏着山光水色间淙淙溪水送来的酒觞,潜心构思。水榭上相对而坐的王羲之等3人正在评点已写毕的诗文。林木荫翳,丛竹泛翠,春色浓得醉人。 《兰亭修禊图》为文徵明73岁时用青绿山水技法所绘。画面中山石树木先勾后染,工致严谨,笔笔精到。人物之衣纹、眉目简略,数根线条便勾勒出文人雅士潇洒的身形。全图设色明丽丰富,画面以青绿为主,淡施赭色渲染山脚坡石,浓而不失典雅,艳而别具秀润。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兰亭修契图 1幅,21715×3714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30M

品名作者 兰亭修褉图卷,元代,赵孟頫(传)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水墨,33.3x348cm 来源版权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题跋】【收传】七玺全。太上皇帝之宝。寿。宝笈重编。退密。天籁阁。虚朗斋。寄傲。项子京家珍藏。项元汴印。项元汴氏审定真迹。蝶庵书画。檇李李氏鹤梦轩珍藏记。李肇亨。江村秘藏。高士奇书画记。高士奇秘籍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安仪周家珍藏。古香书屋。安。志希考藏。罗志希图书记。三印不辨。(此幅钤有石渠宝笈续编印记。查石渠宝笈续编着录者为轴非卷。)钤印一。赵氏子昂。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兰亭修褉图卷 1幅,50694×300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35M

品名作者 销闲清课图卷,明代,孙克弘 形制尺寸 绘卷,纸本,设色,27.9×1333.9cm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销闲清课图》卷由明代孙克弘绘制。画卷内容为明晚期文人的闲雅生活方式,依次描绘:灯一龛、高枕、礼佛、烹茗、展画、焚香、月上、主客真率、灌花、摹帖、山游、薄醉、夜坐、听雨、阅耕、观史、新笋、洗研、赏雪等林下清课二十段,每段加上点题数语。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销闲清课图卷,明代,孙克弘 1幅,69946×1438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93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