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

套作品

品名作者 画牛作品集,近现代,李可染 形制尺寸 图集,作品集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别人的牛都是用线勾成的,李可染的牛是用墨堆成的。别人的牛都是敷彩的,李可染的牛是南方水牛的本色的浓黑。 别人的牛,是古典农村风景的点缀,使人想起闲适、散淡、悠然的传统诗意,那是一种传统诗人、画家眼中的美,与真实的农村有着一段他们不愿真正走近的距离。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画牛作品集,李可染 95幅,单幅约1000-6000像素 JPG高清,306M

品名作者 山水画作品集,近现代,李可染 形制尺寸 图集,作品集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欣赏李可染的山水画,首先要明白李可染山水画的特征。李可染的山水画主要有两个特征,画面雄浑崇高,既具有传统又具有创新。李可染在墨色的运用上十分讲究技巧和艺术效果,它的山水画通过笔墨技巧达到了一种厚重的效果,从他传世的山水画可以看出深远法和高远法为他的画面增加了空间感。李可染的山水画饱含了他对山川河流的热爱和赞美,无论是从绘画的表面形式上还是从画面的气韵中都可以看出他对山水画的这种崇高之情。其次,李可染能抓住客观事物的重点,他把大自然这种心灵表达出来,真正做到了人画合一,体现出了李可染崇高的人格。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李可染 山水画作品集 72幅,单幅约1000-6000像素 JPG高清,353M

品名作者 工笔花鸟作品集,龚文祯 形制尺寸 图集,工笔画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龚文桢是当代工笔花鸟画领军人物,师承李苦禅等著名画家,现任中国国画院一级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自幼研习花鸟画的他,以其古朴典雅的画风收获业内外的一致好评。龚文桢一心专注于自己的绘画事业,在现在略显嘈杂的环境中,他可以衣食住行都简单,但是对于画作却一丝不苟,既不是现代也不是古典,而是与时俱进的艺术审美,中国画固有的魅力特色。作为工笔花鸟画家,龚文桢在创作时,不会去复制直观的景象,即使写生时也会把情景做特殊的处理,把自然的趣味与绘画的趣味相结合,所以会有别开生面的艺术气象。这也得益于龚文桢是一个有思想的后继者,对于传统有着深刻的认识,重视却不盲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龚文祯 工笔花鸟作品集 58幅,单幅约2000-6000像素 JPG高清,1.59G

品名作者 工笔牡丹,李晓明 形制尺寸 图集,工笔画,作品集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李晓明笔下的牡丹构图饱满,设色艳丽,多以重彩为主,且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牡丹花的每个品种的特点都完 美地表现了出来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李晓明 工笔牡丹作品集 72幅,单幅约3000-7000像素 JPG高清,675M

品名作者 工笔荷花作品集,李晓明 形制尺寸 图集,工笔画,作品集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在李晓明老师的笔下,荷花风情万种:盛夏的莲池,浴沐在一片沁人的绿意里,鲜碧、茂密的莲叶,迎风舒卷摇曳,朵朵红莲、白莲亭亭玉立,散发醉人的清香……工笔画,古代绘画,崇尚写实,求形似,是以工整者多;至唐王维创水墨画法,尚意轻形,题材由人生转变为描写自然,大致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因而画法有工笔与写意之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李晓明工笔荷花作品集 49幅,单幅约3000-7000像素 JPG高清,304M

品名作者 古风专辑(临宋作品精选),李晓明 形制尺寸 图集,工笔画,作品集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山谷间流水潺潺宋人院体画风是我国传统工笔画尤其是古典工笔花鸟画的巅峰,这一点是业内公认的,毋需置疑。学工笔花鸟,不入宋元;就如学书法,不从晋唐走一遭一般;是难以取得大成就的。多年来,无论是在自己的绘画创作或者是工笔教学中,我都一直反复的强调院体传统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绘制技巧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时候,是崇尚于宋元院体中所传达出的一种心境。 “格物致知”、“尽精微”、“静”、“润”、“文气”是我学习宋画的心得。五名行旅提挽裤脚,相继涉水渡溪,背后的树木已呈枯黄,后岭复重重环抱,此境益为幽深绝尘。旧传本幅为赵幹之作。然此幅树木的造型等细节似与晚明蓝瑛有关,故应为晚明之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李晓明 古风专辑(临宋作品精选) 42幅,单幅约3000-7000像素 JPG高清,402M

品名作者 工笔花鸟,李晓明 形制尺寸 图集,工笔画,作品集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李晓明《工笔花鸟》作品选,所选的作品,形神毕肖,并在形式上略作变形,注意人物神情的刻画和环境氛围的描绘。构图布局简洁,但善于剪裁,意匠经营,变化万千。以丰富其绘画技法;笔墨简练,笔法随意洒脱,用笔肯定,用墨浓淡干湿变化丰富。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李晓明 工笔花鸟作品 58幅,单幅约3000-7000像素 JPG高清,467M

品名作者 十竹斋书画谱,明末,胡正言 编印 形制尺寸 明天启崇祯年间刊本,彩色套印本,5卷 来源版权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分别为:十竹斋画谱,十竹斋墨画谱,十竹斋果谱,十竹斋梅谱,十竹斋石谱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竹斋书画谱,明刊本 1册136页,单页约7000×3200像素 PDF高清,317M

品名作者 十竹斋书画谱,明末,胡正言编印 形制尺寸 清代芥子园重刊本 来源版权 日本立命馆大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明末胡正言编印的《十竹斋书画谱》是一本书画册,兼有讲授画法供人临摹的功能。分为书画、墨华、果谱、翎毛、兰谱、竹谱、梅谱、石谱八大类,收入他本人绘画作品和复制古人及明代的名作三十家。每谱中大约有20幅画,都配有书法极佳的题诗词,共180幅画和140件书法作品。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竹斋书画谱,芥子园重刊本 1册388页,单页约2700×2300像素 PDF高清,170M

品名作者 十竹斋书画谱,明末,胡正言 编印 形制尺寸 明崇祯六年南京胡氏十竹斋彩色套印本 来源版权 剑桥大学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明末胡正言编印的《十竹斋书画谱》是一本书画册,兼有讲授画法供人临摹的功能,分为书画、墨华、果谱、翎毛、兰谱、竹谱、梅谱、石谱八大类,收入他本人绘画作品和复制古人及明代的名作三十家。每谱中大约有20幅画,都配有书法极佳的题诗词,共180幅画和140件书法作品。 凡书画、竹、墨华、石、翎毛、梅、兰、果八谱,每谱两册,全帙共十六卷。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十竹斋书画谱,清代刊本 1册388页,单页约6900×6000像素 PDF高清,1.4G

品名作者 白岳凝烟,清代,汪漋编,吴镕绘 形制尺寸 刊本,清康熙时期海阳刘功臣刻本,19.4×13.4cm 来源版权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白岳凝烟》(又称:白岳全图墨谱)由清代汪漋编,吴镕绘,全书共绘白岳山(今齐云山)四十幅景(前图后赞),包含:百泉书院、石桥岩、仙人挂画、棋盘石、万年青翠、万寿山、岩阁、狮子山、白云岩、五老峰、西天门、文昌阁、三姑峰等。此为清康熙时期海阳刘功臣刻本,是书镌刻精雅,为清代墨范之典型作品。 此书每景后辑录前人白岳相应景物之作, 并钤印,如湛若水、詹景凤、金声、朱熹、李维桢等。各景题跋、题诗字体各异,行、隶、草、楷、篆皆有。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白岳凝烟 1册55页,单页约3300×3200像素 PDF高清,106M

品名作者 莫高窟石窟线描稿 形制尺寸 图集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文共搜敦煌石窟艺术精彩线描稿186幅,希望能够对研究学习敦煌文化的人有所帮助。 敦煌石窟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佛教史迹画等等,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莫高窟石窟线描稿 186幅,单幅长边约4000像素 JPG高清,1.3G

品名作者 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 形制尺寸 图册,纸本,设色,26.4×15.9 cm 来源版权 大都会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仿赵孟頫九歌图),纸本,此图册中的人物形象,承袭了北宋李公麟、元代赵孟頫、张渥、王振鹏等人的绘画技法,笔法流畅工整,秀丽婉转。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 高清1册16页,单页约3100×3900像素 PDF高清,43M

品名作者 新制灵台仪象志,清代,南怀仁 编撰 形制尺寸 图册,清康熙年间刊本,27cm 来源版权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新制灵台仪象志》共十六卷,其中卷1至4是关于仪器的制作、安装和使用的论述,卷5至14是各种天文表格。卷15、16卷是与仪器有关的各种示意图(117幅图大多来自西方文献)。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新制灵台仪象志图 1册111页,单页长边约2500像素 PDF高清,45M 新制灵台仪象志 1册835页,单页长边约1900像素 PDF高清,240M

品名作者 烟霭秋涉图轴,宋代,聂崇义 集注 形制尺寸 图册,清康熙12年通志堂刊本,110.5×55.3cm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三礼图》即为《仪礼》《礼记》《周礼》宫室、舆服等物之图,是流传至今解释中国古代礼制附有图像较早的文献。聂崇义于五代周显德年间奉诏参照前代六种旧图编写成《三礼图集注》,于宋淳熙二年由镇江府学刊刻。康熙时著名文学家纳兰性德获得此书,重新影刻成这本《新定三礼图》,再列入其《通志堂丛书》。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新定三礼图 1册150页,单页约2200×1600像素 PDF高清,121M

品名作者 红楼梦图咏 形制尺寸 图册,原光緒8年刊,日本復刻本,23×15.2cm 来源版权 东京艺术大学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内共绘刻五十幅图,每一幅图画之后都附有题词,各一至三篇不等,题词者三十四人,题咏七十五篇。绘制人物五十五人,第一幅 “通灵宝石绛珠仙草”,绘石头一颗及仙草一株,是书中唯一没有人物画像之图版,但以此隐喻红楼梦的二位主角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出现,以开红楼绮情故事之端起。 品名作者 红楼梦图咏 形制尺寸 图册,清光緒己卯(五)年(1879)刊本,31x20cm 来源版权 台湾史语所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内共绘刻五十幅图,每一幅图画之后都附有题词,各一至三篇不等,题词者三十四人,题咏七十五篇。绘制人物五十五人,第一幅 “通灵宝石绛珠仙草”,绘石头一颗及仙草一株,是书中唯一没有人物画像之图版,但以此隐喻红楼梦的二位主角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出现,以开红楼绮情故事之端起。 品名作者 红楼梦图咏 形制尺寸 图册,日本大正五年(1916)风俗绘…

品名作者 名流集藻册,宋代 形制尺寸 图册,绢本,水墨设色,23.7×24.8cm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宋名流集藻册》为“蝴蝶装”形制,共十二帧:纳凉观瀑、碧山绀宇、丹林诗思、鸡雏待饲、苏汉臣蕉阴击球、无花果图、山馆读书、三高游赏、秋柳双鸦、秋庭戏婴、玲峰鹁鸽、春溪水族。每帧有清乾隆皇帝的御笔题诗,与画意相对应,抒其感悟和评论,画页裱边的上端附有题签。 画页裱边的上端附有题签,依照《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顺序是,一开“燕文贵,纳凉观瀑”;二开“赵伯骕,碧山绀宇”;三开“萧照,丹林诗思”;四开“李迪,鸡雏待饲”;五开“苏汉臣,蕉阴击球”;六开“李迪,无花果图”;七开“刘松年,山馆读书”;八开“梁楷,三高游赏”;九开“梁楷,秋柳双鸦”,十开“陈宗训,秋庭戏婴”;十一开“鲁宗贵,玲峰鹁鸽”;十二开“陈可久,春溪水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宋名流集藻册 12幅,单幅约5600×3100像素 PDF高清+JPG高清,…

品名作者 小山林堂书画文房图录,日本,市河米庵 形制尺寸 图册,1848年晹谷园本刊本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小山林堂书画文房图录》为市河米庵辑录其三世所藏中国历代书画文房雅玩二百四十种,彚为一编。分书画、铜器、玉器、杂项四大类。书画最富,共七卷,按时代先后依次为唐宋元一卷,明代四卷,清代二卷。杂项中又分古琴、笔墨纸砚及奇石等,皆有关于文房雅玩之属。 其中所描每种先图其形,次详载名称、材质、尺幅、轻重及作者简介,并引经据典考证辨析。而刊雕极为精致,卷尾有“邨嘉平刻”一行,疑为日本雕版名匠木邨嘉平之称谓,是以其精妙如此也。世人评其书曰:“摹写精妙,镌刻巧致,使人激赏不已。昔周密有《云烟过眼录》,王元美有尔雅楼,其储蓄虽伙,仅存其目而不载其形状。惟米庵此录,历历如睹其真,洵可以为鉴赏家帐中论衡矣。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小山林堂书画文房图录 1册388页,单页约3000×3000像素 PDF高清,327M

品名作者 苦瓜和尚书画册,清代,石涛 形制尺寸 图册,纸本,设色,21.1x27cm 来源版权 美国大都会美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苦瓜和尚书画册》为清代画家石涛绘,共12幅,一图一诗。旧藏日本大收藏家桑名铁城,书名页 “石涛道人书画神品”为日本著名画家富冈铁斋题,这些书画大约书绘于1695年。 第一帧:落叶随风下,残烟荡水归。小亭依碧涧,寒衬白云肥。石涛。钤印:法门、苦瓜第二帧:初试一朵两朵,渐看十田五田。落日霞明远映,与余笔墨争先。石道人。钤印:原济、石涛、元济。第三帧:山高秀色寒,白云飞不白。清湘道人济。钤印:清湘道人、原济、石涛第四帧: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如兰之意,其合永欢,子宜佩之,保护春寒。春风寒兮,谁谓乎安。苦瓜老人济。钤印:不从门人、原济、石涛第五帧:潦倒清湘客,因寻故旧过。买山无力住,就枕宿拳宁,放眼江天外,赊心寸草亭。扁舟偕子顾,而且不鸿丁。停书之过登舟故尔。白沙江村留别。枝下人济。钤印:石涛 、元济、元济第六帧:花叶田田水满沟,香风时击采莲舟,一声歌韵一声桨,惊起…

品名作者 秋林秋色作品集,近现代,林风眠 形制尺寸 图集,作品集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秋林系列作品,是林风眠艺术的典型代表,画面着重色彩和光的表现,给人以厚重、炽热、阳刚、强烈的感觉。秋林系列作品多采用近景水、中景树和远景山相结合方式,画家往往通过亮丽色彩来拉进中景,拉长树的高度,有意压缩远山的空间,来增强画的视觉张力。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林风眠秋林秋色作品集 31幅,单幅约2000-4000像素 JPG高清,337M

品名作者 花卉图册十开,清代,恽寿平 形制尺寸 图册,绢本,设色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这组雅致古朴的花鸟图,格调高雅,意境隽永,图中的花鸟形神兼备,鲜活生动,古拙之中透着文人雅士的闲趣,很是喜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花卉图册十开,清代,恽寿平 10幅,单幅长边约6000像素 JPG高清,268M

品名作者 十六罗汉图轴,南宋,金大受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着色,118.8×51.7cm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罗汉图》轴由南宋时期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金大受绘,全套现存十一幅,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尊者。其中十幅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一幅藏于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 十六罗汉的名字早有佛经所载。后来十六罗汉传入中国后,约于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演变为十八罗汉。按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即汉语的《法住记》),十六罗汉的资料如下: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藏)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第四尊者:苏频陀,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缺)第五尊者:诺距罗…

品名作者 小鸟画,林风眠 形制尺寸 图集,作品集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看林风眠的小鸟画,别有一种自在逍遥意,那种春到林间鸟先知的感觉,依然鲜活;林风眠说:“我从小生长在一个山村里,童年的时候,我有时总在小河里捉小鱼,或树林中捉鸟,养一些小鱼和八哥,那是最快乐的事情了。因为这个缘故,也许我就习惯于接近自然,树木、崖石、河水,它们纵然不会说话,但我总离不开它们,可以说对它们很有感情。”林风眠笔下的小鸟清丽可人,它们有的在枝头欢喜雀跃,有的瞪眼“卖”萌,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晨曦歌唱,月下栖息…..个个姿态生动,笔墨简约明快,寥寥几笔,或粗或细,或浓或淡,生动传神。他所喜爱的小鸟状态,是栖在枝头的样子,并不赶路,有归意,有落处,住在春天里,清婉,多情,美妙无比!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林风眠小鸟画集 35幅,单幅长边约2700像素 JPG高清,158M

品名作者 静物画集,林风眠 形制尺寸 图集,作品集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林风眠的静物画可谓与马蒂斯异曲同工,那种花朵、桌布、水果的布局与色彩有如音乐般律动;笔触大胆,用粗黑的线条勾勒与马蒂斯非常相似,只是马蒂斯使用画布与油画颜料,林风眠使用纸本设色,这也是林风眠的发明,既不同于国画,也不同于油画,色彩的浓郁介于油和水之间。 在林风眠的绘画中,色彩的多样统一是极重要的品质。凡以彩色为主的画,都有统一的大色调,其中又含有丰富的小色调和色调层次如深红、紫、朱红、群青等,在暗色调中发着若有若无的光彩,显得丰富而神秘。善于用互补统一的色彩,是林风眠绘画的另一特色;补色对比强烈,能造成张力和视觉冲击,宜于表现生命动态与戏剧性对抗。 20世纪40年代林风眠的静物画大多采用粗狂的重色线条进行分割,切割面均为几何形,在用色上,水墨的味道非常浓郁。到了50年代,林风眠画的静物,边缘开始变得圆润起来,并用白色细线勾边,有了体积和光的变化。后期,林风眠则完全摒弃了画面上粗重的…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