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溪山清远图卷,宋代,夏圭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水墨,46.5×889.1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了江南晴日的湖山景色,图中有群峰、山石、茂林、楼阁、长桥、村舍、茅亭、渔舟、远帆,勾笔虽简,但形象真实。且景物变化甚多,时而山峰突起,时而江流蜿蜒,不一而足,但各景物设置疏密得当,空灵毓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达到了所谓的“疏可驰马,密不通风”的境地。 图中无款印,有清代宋权、宋荦收藏印四方、“黔宁”及“公馀”两半印等,后纸有三段跋文,从右往左依次为: 元末明初陈川题诗:“我家东南丘壑好,曲折云林护微杪。涧沙流水春自香,石楠碎叶秋如扫。缚柴野桥松雨凉,鸣钟破寺茶烟杳。山椒茅亭如笠大,石脚渔舟似瓢小。人家制度太古前,鸡犬比邻往还少。酒盆吹香小店门,落日渔樵多醉倒。六年不归长梦见。白发忘情负鱼鸟。晴窗见画三摩挲。旧梦微茫今了了。不知何处得此图。觉我山居殊草草。安得溪南写石田。便携妻子从兹老。” 陈川又跋:“余家天台有岩谷之胜,每爱云林…
品名作者 赤壁图页,南宋,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4×23.2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信息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一木船在波涛汹涌中穿过赤壁,苏轼坐于船头,船夫用力撑船,前方悬崖绝壁,浪花澎湃,此时甚是险峻。 此图应摹自南宋画家李嵩的《赤壁图册页》,本册页近方形,李嵩所画为纨扇形;原画稍暗,此幅明亮,色彩稍鲜艳。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赤壁图页 | 南宋/佚名 1幅,7642×7928像素 TIF/JPG高清,173M
品名作者 松柏图轴,明代,方以智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25.6×47.3厘米 来源版权 安徽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松柏两棵,一棵虬枝叶茂,另一棵上半段已残缺,仍坚强孤傲立于山石之上,树下隐约现长亭横顶,此处为观景纳凉之佳地;远处山色浓重,云蒸雾绕,透出孤寂冷清之意境。 款识:高台临水著孤亭,松柏传来太古青,当面远山留返照 ,蔚碧天色饷空瓶。青原愚者智。作者印:此藏、浮山以智、愚者、青山方。 作者: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明代哲学家、画家,明末清初出家为僧。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松柏图轴 | 明代/方以智 1幅,5585×14831像素 TIF/JPG高清,315M
品名作者 竹炉山房图轴,明代,沈贞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15.5×35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远处山峦起伏,山凹处竹林一片苍翠,一处草堂林内而建,堂内二人饮茶谈论;房前溪水流过,一座房子水上而建,屋内整洁干净。此处青山绿水,为隐士居所之佳地。 款识:南斋沈贞。题跋:乾隆一题,不录。作者印:沈贞之印、沈氏贞吉、怡奉堂、南斋。收传印:清内府诸鉴藏玺。 作者:沈贞,号南斋、陶然道人,为书画家沈周的伯父;工唐律,善山水画,风格取法董源。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炉山房图轴 | 明代/沈贞 1幅,4823×15915像素 TIF/JPG高清,264M
品名作者 鸣弦泉图轴,清代,梅清 形制尺寸 图轴,凌本,设色,184.4×54.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高山山脉层层叠叠,脉络清晰,一泓泉水倾泻而下,气势恢弘,直击潭底,撞成雾状;一老者站在一山峰上,执仗观望对面的水柱。 款识:山头拽杖听流泉,湘浦飞声入五弦。仿佛音徽奏仙乐,一齐分韵到尊前,鸣弦泉。仿石田老人笔意,瞿山梅清并题。作者印:瞿硎清、渊公。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鸣弦泉图轴 | 清代/梅清 1幅,6411×21785像素 TIF/JPG高清,532M
品名作者 万壑秋涛图卷,明代,何浩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水墨,27×448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以平远式绘秋日风景,山峦连绵,水随山脉弯曲流淌,松柏成林,林中云雾缭绕,又似水汽升腾,形成晚秋的氲氤氛围。 何浩共有三人。宋何浩工花鸟,宗李迪;明何浩以画松著名;清何浩,字照公,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画青绿山水清润秀韵,有宋人风致。从此图画风看,属李成、郭熙画派;从印记看,何浩款下有“五羊东溟图书”印,“五羊” 系广东,“东溟”是否作者本人,待考。《石渠宝笈》初编把此卷定为宋何浩所作,恐不妥。似应晚于宋,早于清,属明何浩作品。 款识:万壑秋涛,何浩写赠。作者印:钦取、笔底云山、五羊东溟图书。收传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万壑秋涛图卷 | 明代/何浩 1幅,80503×3821像素 TIF/JPG高清,1.14G
品名作者 春山亭子图轴,明代,李永昌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01×46厘米 来源版权 安徽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春山亭子图轴 | 明代/李永昌 1幅,5828×12722像素 TIF/JPG高清,282M
品名作者 仿古山水册六开,明代,董其昌 形制尺寸 图册,纸本,设色,55.88 x 34.93厘米 来源版权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古山水册六开 | 明代/董其昌 6幅,每幅约3600×5800像素 TIF/JPG/PDF标清,538M
品名作者 青弁图轴,明代,董其昌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224.5×67.2厘米 来源版权 克里夫兰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轴虽题为仿董源,但是“青弁山”的母题令人联想到王蒙的《青弁隐居图》轴。王蒙此轴诗塘有董其昌题跋,并大书“天下第一王叔明画”。此轴承继了王蒙画中耸立中正的主峰构图,充塞画幅。又采用王蒙典型的牛毛皴,这一皴法脱胎于董源、巨然的披麻皴。董氏更多地运用了董巨画派的矾头留白,而山顶平台的安排,则来自于黄公望的图式。远景则以米氏云山使画面灵动虚和。可见董其昌是融汇众家,精心画赠友人张慎其。唤起的是对周密、赵孟頫、王蒙等湖州文人交游生活及人文情怀的回味。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青弁图轴 | 明代/董其昌 1幅,2376×6944像素 TIF/JPG标清,38M
品名作者 荆溪招隐图卷,明代,董其昌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水墨,26×92.6 厘米 来源版权 大都会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上山峦连绵不绝,山上树三五栋房屋隐于山脚树林中,河水穿山而过,尽显一派优美安静的地方。 自跋:荆溪招隐图,辛亥人日董玄宰写于宝鼎斋。卷尾长跋,不录。 赏鉴跋:卷尾吴正志一跋,不录。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荆溪招隐图卷 | 明代/董其昌 1幅,46847×3071像素 TIF/JPG高清,549M
品名作者 滇南胜境坊雪景图轴,明代,黄向坚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29×4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滇南胜境坊雪景图轴 | 明代/黄向坚 1幅,4256×12678像素 PNG/JPG高清,61M
品名作者 巉崖陡壁图轴,明代,黄向坚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84.3×37.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幅左上角有作者题识:剑川道中,巉崖陡壁,盘旋几十里,窄径不堪驻足。踯躅松阴石隙间,时闻鹤唳猿啼,泉声淙淙。山半古刹苍凉,有老僧一二,得少憩焉。其岩壑惊奇幽深,滇云不多觏者,援笔志险并识。 落款:万里归人黄向坚,上下钤印三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巉崖陡壁图轴 | 明代/黄向坚 1幅,3705×8298像素 PNG/JPG高清,35M
品名作者 雪景山居图卷,明代,蒋嵩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31.1×703.6厘米 来源版权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CC0 简介说明 画面上白雪霭霭,人迹罕至,树木枯槁,群山寂静,有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情画意。描写了渔樵并读书的隐居生活。画家用浓墨画枯木,运用浓淡墨色画出了冬日雪景的辽远开阔的景色。此卷无名款,蒋嵩常题的三松二字也不见,唯画首有唐寅二印:唐寅私印、唐子畏图书。两印看真,而笔墨风格,比蒋氏一般画作又高华一些,或可认为是戴进之笔,而伯虎收藏,唯蒋氏生年或稍晚于伯虎,有伯虎藏印,也未可知,大都会馆方定为蒋嵩,姑且从之,俟后考。 题跋:卷首王铎一题,卷尾龚鼎孳一题,不录。收传印:梁清标诸收藏印、龚鼎孳诸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雪景山居图卷 | 明代/蒋嵩 1幅,62610×2000像素 TIF/JPG标清,358M
品名作者 仿王维雪溪图扇,明代,蓝瑛 形制尺寸 图扇,绢本,设色,27×38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自题仿王右丞雪溪图,山石空勾无皴,尤留唐代遗法。是蓝田叔仿古小品佳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王维雪溪图扇 | 明代/蓝瑛 1幅,5158×3754像素 ITF/JPG高清,77M
品名作者 山水图扇之二,明代,蓝瑛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35×65厘米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水图扇之二 | 明代/蓝瑛 1幅,8957×4823像素 TIF/JPG高清,123M
品名作者 山水图扇之一,明代,蓝瑛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35×6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水图扇之一 | 明代/蓝瑛 1幅,8957×4823像素 TIF/JPG高清,123M
品名作者 仿马远烟云叠嶂图卷,明代,李在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34.3×928.7厘米 来源版权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马远烟云叠嶂图卷 | 明代/李在 1幅,66639×4016像素 TIF/JPG高清,765M
品名作者 石湖图卷,明代,陆治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29.7×300厘米 来源版权 波士顿美术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江苏吴县盘门西南石湖的景色。图中半壁山崖自右向左逶迤,湖中扁舟荡漾,帆影翩翩。近处坡上绿树柳烟,长桥跨水,远山浮出天表,天水一色,空阔无边,真实地表现了江南秀丽的湖山。 款识:嘉靖戊午(1558年)三月陆治为五湖先生作。题跋::文徵明、王宠、彭年、周天球题跋,俱不录。作者印:包山子、陆氏叔平。收传印:安岐诸收藏印、清内府诸鉴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石湖图卷 | 明代/陆治 1幅,22506×2185像素 TIF/JPG高清,140M
品名作者 花溪渔隠图页,明代,陆治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31.5×29.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溪水一泓,三面青山环抱,山村汀渚,花榭缤纷。山脚孤亭房舍,小桥流水。轻舟泛波,打破沉寂,使画面静中有动。图中山石用秃笔勾轮廓和脉络,乾笔皴擦,浓墨点醒;树木用中锋细笔勾填,浓淡错落有致,房舍小舟的画法不刻意求工。全画用笔方峭,设色淡雅,但淡而不薄。画右上方自题诗云:“慿江嶻嵲芙蓉起,万壑争流水映门。鸡犬一方尘迹远,杜陵花竹让云村。陸治。”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下钤“包子山”、“陸治叔平”印二方。画中还钤有“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仪周珍藏”等印玺多方。画旁有清高宗宏历对题,曾经清内府、安岐等收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花溪渔隠图页 | 明代/陆治 1幅,7712×3777像素 PNG/JPG高清,55M
品名作者 两江名胜图册,明代,沈周 形制尺寸 图册,绢本,设色,42.2×23.8厘米 来源版权 上海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长江淮河两岸名胜风景的册页,共十幅,每幅对页有沈周自题七绝一首,并有友人文嘉、王穉登等人题和诗。画面皆剪裁简明,情景融合,却构成诗意盎然的境界。用笔质朴、凝重,山峦的 繁笔勾皴和屋宇的简笔勾勒,形成疏密的对比,墨色也富有虚实轻重的变化,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装饰美感。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两江名胜图册 | 明代/沈周 10幅,每幅约4200×3600像素 TIF/JPG/PDF标清,432M
品名作者 青园图卷,明代,沈周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19.1×188.7厘米 来源版权 旅顺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以水墨淡设色画古树茅堂依山傍水,修竹垂柳之中,一人执卷堂上孜孜而读,周围宁静无波的湖水映带院落,三间茅堂和篱笆围墙参差有致,旁衬杂树新篁,景色平远而幽深。 画心自题五言诗一首:“修身以立世,修德以润身。左右不违矩,谦恭肯迕人。择交求异己,致养务丰亲。乡里推高誉,兰馨逼四邻。”署款“长州沈周”。 钤“启南”、“白石翁”印二方,清宫宝玺十余方。此图曾经清宫内府庋藏,《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中国美术全集.明代绘画》、《中国绘画全集》著录。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青园图卷 | 明代/沈周 1幅,26670×2732像素 TIF/JPG高清,208M
品名作者 便面画选集,明代,沈周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18.1×52.4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总计8幅扇面,分别为:秋景山水图、树荫垂钓图、疏林亭子图、苔径林亭图、芝石图、秋葵图、蕉荫琴思图、杏林飞燕图。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便面画选集 | 明代/沈周 8幅,每幅约8000×4800像素 TIF/JPG/PDF高清,985M
品名作者 秋江闲钓图轴,明代,沈周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 50×118厘米 来源版权 南京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题识:秋江闲钓 弘治四年七月沈周。画的上方有署款“丰溪武宜风”者题诗。这位武宜风具体资料不详,从题跋内容看,诗作和书法水平均一般,胆敢在明代大家的画作上如乾隆般贸然题诗者一定是自以为是的狂妄之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秋江闲钓图轴 | 明代/沈周 1幅,5996×14027像素 TIF/JPG高清,195M
品名作者 四松图页,明代,沈周 形制尺寸 图页,纸本,水墨,154×60.39厘米 来源版权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CC0 简介说明 画的是山野小景,虽然画面的中央是四棵形态各异的松树,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画的左下角杂树掩映之下,有小径通向人家。也正是这幽径人家,给充塞画面的寂静山野增添了活力。整幅作品分三个层次,前景是松树和人家,中景是以墨笔勾皴的浅绛山石,远景是以没骨法描绘的远山。从山石的画法看,既不属于前期的“细沈”,亦不属于晚年的简约“粗沈”,风格介乎二者之间。皴法以短披麻皴为主,有王蒙牛毛皴的影子。墨笔为主的整体基调,间以淡赭和花青点染,营造出视觉上很舒服的隽雅格调。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四松图页 | 明代/沈周 1幅,11327×7122像素 TIF/JPG高清,2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