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

410篇文章

品名作者 解马弯弓图扇,明代,仇英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尺寸不详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溪水之畔,柳树成荫。树旁白马低头吃草,马的主人身着红衣,手执弯弓,貌似刚刚射出一箭。马鞍和人的衣服,色泽鲜艳,柳枝垂下,绿色蒙茸。马匹、人物的状态都比较悠闲。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解马弯弓图扇 | 明代/仇英 1幅,7504×5383像素 TIF/JPG高清,115M

品名作者 花岩游骑图扇,明代,仇英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尺寸未知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山石嶙嶙,松柏苍苍,侍从牵马,两人于花岩之侧观赏风景。画面内容丰富,繁简有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花岩游骑图扇 | 明代/仇英 1幅,7504×4041像素 TIF/JPG高清,86M

品名作者 兰亭图扇,明代,仇英 形制尺寸 图扇,金笺,青绿设色,21.5×31.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无仇英款印,根据作品画风及画心右上项元汴的二方鉴藏印定为仇氏之作。图中以工笔重彩描绘王羲之在兰亭水阁观鹅、赏鹤的情景。在尺幅之间构图繁密,笔墨精谨,其中岩泉迴转,虬松垂柳、春花翠竹点缀着园囿。人物形象儒雅,巾带飘逸,院中的家僮或携琴,或烹茶,他们的行为衬托出主人清高自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对开有明代书法家丰坊于嘉靖甲子(1564年)为项元汴《临王羲之帖》二则 。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兰亭图扇 | 明代/仇英 1幅,7033×3494像素 TIF/JPG普清,70M

品名作者 游船图扇,明代,仇英(传) 形制尺寸 图扇,绢本,设色,38×38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游船图扇 | 明代/仇英(传) 1幅,4587×4558像素 TIF/JPG高清,59M

品名作者 问道图扇,明代,崔子忠 形制尺寸 图扇,金笺,设色,20.8×60.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一年轻男子正向老者作揖行礼,老者则举手指点作回答状的场景,因此,本幅又名《说法图》。崔子忠的人物画在师法顾恺之、陆探微、阎立本、吴道子等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而有创新。他注重人物表情的刻画,在故宫博物院所藏其《洗象图》、《藏云图》及《渔家图》中,都能准确地画出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特征。在此图中,他将年轻人问询时谦卑的表情和老者自信淡定的神态均表现得生动传神。衣纹用笔圆润细劲,线条颤掣,虬折多变,突出了衣服质料的柔软质感和随风飘的动势。树木的枝叶以双线勾边填色,用笔工细,富装饰性。 扇页有自题:“崔子忠。”钤“子忠”朱文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问道图扇 | 明代/崔子忠 1幅,5978×2944像素 PNG/JPG高清,21M

品名作者 人物图扇,清代,任薰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18.9×5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人物图扇 | 清代/任薰 1幅,5930×2966像素 PNG/JPG高清,18M

品名作者 负薪图扇,清代,沙馥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19.8×5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负薪图扇 | 清代/沙馥 1幅,5249×2449像素 PNG/JPG高清,14M

品名作者 听鹂图扇,清代,钱慧安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19×53.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一文士侧耳静听的场景。自题“双柑斗酒听鹂声”,但是图中没有绘出有着悦耳鸣声的鹂鸟(亦称“黄莺”、“仓庚”、“黄鸟”)。鹂鸟的“存在”,完全是通过童子举手轻指的动态,以及文士全神贯注地“听”表现出来的,由此可见,作者对人物有着细致的观察力和准确的造型能力。 扇页有自题:“双柑斗酒听鹂声。壬午秋日仿新罗本,沂青仁兄大人雅属。清溪樵子钱慧安。”钤“吉生” 朱文印。“壬午”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钱慧安时年50岁。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听鹂图扇 | 清代/钱慧安 1幅,5279×2499像素 PNG/JPG高清,9M

品名作者 松荫鸣琴图扇,清代,刘彦冲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17.4×53.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松荫鸣琴图扇 | 清代/刘彦冲 1幅,5302×2438像素 PNG/JPG高清,13M

品名作者 仕女图扇,清代,胡锡珪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19×53.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仕女图扇 | 清代/胡锡珪 1幅,5313×2478像素 PNG/JPG高清,15M

品名作者 惜花幽思图扇,清代,胡锡珪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18.3×49.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惜花幽思图扇 | 清代/胡锡珪 1幅,4990×2384像素 PNG/JPG高清,14M

品名作者 寒江独钓扇面,清代,胡锡珪 形制尺寸 图扇,金笺,设色,17.8×50.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扇页有自题:“子英五兄大人属胡三桥写寒江独钓图。”钤“三桥”朱文印。 此扇图绘的是唐柳宗元《江雪》诗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为了表现下雪的情景,特地在江面、蓑衣、斗笠及竹叶上敷以白粉,白色不仅暗示出雪意,也增强了画面清凉的意境,与垂钓者自得清娱的高逸品格相应。全图用笔一丝不苟,正如吴昌硕所评:其画“精细如发,而笔锋劲厉”。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寒江独钓扇面 | 清代/胡锡珪 1幅,5029×2376像素 PNG/JPG高清,12M

品名作者 秋林仕女图扇,清代,费以耕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19.4×56.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秋林仕女图扇 | 清代/费以耕 1幅,5623×2633像素 PNG/JPG高清,12M

品名作者 竹林消夏图扇,清代,樊熙 形制尺寸 图扇,纸本,设色,17.9×52.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林消夏图扇 | 清代/樊熙 1幅,5200×2371像素 PNG/JPG高清,10M

品名作者 九歌图卷,明代,陆谨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26.5×534.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九歌图卷 | 明代/陆谨 1幅,120528×2763像素 PNG/JPG高清,367M

品名作者 葛震甫像卷,明代,曾鲸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32.5×77.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系明代著名人物肖像画家曾鲸为文人葛一龙所作。图中人物倚书函斜坐,乌巾长髯,白袍朱履,神清气朗,一派儒者风范。 本幅无款,在人物的左下方钤“曾鲸之印”、“波臣父”白文印2方。有明米万钟、范景文、周之纲、王思任题4则,并各钤印两方。由于本幅上部略有残缺,因而题写的字迹已不太完整。 图中人物墨髯如缕,用笔极为细腻。面部以淡墨绘形,而后以赭石等色在鼻洼、双颊处层层渍染,表现出凹凸层次,颇具立体效果。人物双睛如墨,炯炯有神,而面部皱纹、眼袋的细腻描绘则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葛氏当时的年龄特征。人物衣纹画法相对简单,几根线条,略涂淡淡的白粉,即表现出宽衣大袖。在景物的设置上,为更加切合主人公的身份特征,画家使其倚书而坐,别无它景,将主人公文雅高洁的性格特征于不经意中表露无遗。一点朱履外露,起到了丰富画面色彩的作用。图中人物只占据约四分之一的画面,这是曾…

品名作者 萧翼赚兰亭图卷,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26.6×44.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图绘四人,左为一僧端正地坐于一竹篾坐垫、靠背的椅上,面部的笑容、捋起的衣袖及右手前伸的动态,表明他正在兴致高昂的谈论某事,较为端正的身姿似又暗示了他一贯的谨慎和克制。图右绘一中年书生和僧人相对坐于鼓形凳上,面容清瘦,专注的表情和身体前倾的动态,表明了他对僧人谈话的极力迎合。中年僧人、书生身后各有一童子相随。在人物动态和艺术风格上,该本和辽博本较为接近,但省略了僧人身后仆从烹茶的情形,另在僧人坐姿、仆从及器物等上与辽博本也有不同之处。 现存宋人摹《萧翼赚兰亭图》计有三本,除北京故宫藏卷外,另两卷分别藏辽宁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辽博和台北故宫藏本较为完整,北京故宫藏本相对较简略。 徐邦达先生认为辽博、台北故宫藏本大致全是宋人临本,北京故宫藏本衣纹带方折而多顿挫,为南宋人作无疑。北京故宫藏本前后旧绢隔水钤“南师中印”、“伯谦精鉴”…

品名作者 会昌九老图卷,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28.2×245.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描绘的是唐会昌五年(845年)白居易居洛阳香山时与友人的“尚齿”之会。虽以人物为题材,但建筑部分不论整体还是细部都描绘得准确精微,水榭、房舍、板桥、河堤、护栏、石凳乃至屋内的陈设交代得一清二楚,可谓“咸取砖木诸匠本法,略不相背”,几乎可以按图构建。画家不仅对建筑的构造和做法至详至悉,而且已经开始注意通过高超的写实技巧和一定程度的透视画法在二维平面上更为真实地表现建筑物三维空间的立体感和通透感,达到使观者“望之中虚,若可蹑足”的艺术效果。尤为重要的是,图中的建筑采用北宋的界画手法,匀细的线条有利于刻画建筑物复杂的结构和构件的细部,这种水墨白描的建筑画法延续至元代并发展到了极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会昌九老图卷 | 宋代/佚名 1幅,80503×2639像素 PNG/JPG高清,319M

品名作者 画李锴独树图像卷,清代,徐璋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33.7×56.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左下角款署:“乾隆十五年春正月廿又一日,松江徐璋写。”钤“瑶”、“圃”联珠印。又右侧树干上题:“独树图。廌青山人李锴自题,时年六十有五。”下钤“眉山”印。卷前有辽宁海城人陈景元书引首,卷后为李锴手书录己作。 从题款可知此卷为徐璋所绘李锴肖像。图绘一老者坐于树下,左手踞地,右手扶膝,面部皱纹堆累,一绺白须飘于颌下,一副老态龙钟之相,此即晚年之李锴。图中环境清雅,老人倚树临流,远景空阔,一派悠然闲适的生活情景。李锴晚年隐居盘山,室前有大树一株,其极为喜爱,作有“独树老夫家”之句,这是他以独树自喻,体现了其傲然立世的生活态度。 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将主人公与那株独树集中置于画面右侧,而左侧只有一条小溪和无尽的天空,留出了庞大的空间。这种构图对于衬托主人公的隐居生活情景十分恰当。画家重点表现的是人物面部,细腻的笔触,柔和的色彩,多层次的皴…

品名作者 招仙图卷,明代,张灵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29.8×111.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墨款“张灵图”,下钤“张灵印”。 此图又名《朝仙图》,是幅以景寓情的杰作。皓月当空的桥头处,一清丽女子低眉笼袖悄然伫立。作者通过绘女子的饰带微微上扬,岸边的芦荻摇摆不定,巧妙地暗示出晚风席地而起的寒意。通过构图上大面积留白的处理烘托出画面寂寞凄凉的氛围。女子在此萧索的情景中不禁惆怅慨叹之情陡起,而这种凄婉的心境亦是作者自身不得志的写照。 图中女子的画法承袭了宋元以来的“白描”技法。作者以墨笔勾描人物面部及衣纹服饰。线条遒劲圆转,富有表现力度并有轻重缓急等诸多变化,显示出作者以线造型的精湛造诣。此外,作者还根据所绘物象的不同巧妙地运用了墨染法,人物的头部以浓墨晕染,芦荻、芙蓉叶等为深墨晕染,衣装饰带用淡墨晕染,深浅程度不同的墨韵无疑起到了扩大画面的层次和空间感的作用。此图不仅是张灵的代表作,亦是明代白描人物画的精品之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

品名作者 冰嬉图卷,清代,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等绘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35×578.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中描绘的冰嬉地点应该是金鳌玉蝀桥(即今北海桥)之南的水面,表演的是转龙射球项目。画面上右侧众人簇拥的就是皇帝华丽的冰床。冰场上,旗手和射手们间隔排列,盘旋曲折滑行于冰上,远望之,蜿蜒如龙形。在将近御座处,设一旌门,上悬一球,称天球。转龙队伍滑至此处时,分别射矢,中者有赏。另外在滑行队伍中还有各项杂技表演,如舞刀、叠罗汉及花样滑等。表演者的各种姿态让凛冽的寒冬充满生机。    乾隆皇帝多次命画家将冰嬉场面绘成画卷收藏起来。这种画卷应该是一种写实作品,再现当时的场景。图中尽收西苑内的远近亭台楼阁,雾霭掩隐的房屋和挂霜的树枝表明北方正当严冬。  画面上有嵇璜书写的乾隆皇帝《御制冰嬉赋有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冰嬉图卷 | 清代/金昆等绘 1幅,55041×3525像素 PNG/JPG高…

品名作者 农村嫁女图卷,元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22.5×131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原名《瘤女图》,后更名为《农村嫁女图》。全卷绘大小人物37人,分布疏密得当,自然形成四个段落,各段又有相对突出的重点人物的描写。首段以一骑牛披纱妇人为中心,众人目光多集于其身;次段是来宾与迎候者相见的场面,相对施礼的两位妇女为该段的中心;第三段表现两位身份较高的男性奉酒的场面;末段绘鼓乐、歌舞表演及围观者。各段虽有各自的主要人物,但次要人物的朝向、动作又使各段落间相互联系,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从画面表现的内容看,画的是否农村嫁女场面还有待商榷,图中吃奶的婴儿和扛于肩上的小童似与婚嫁主题不太相符,且骑牛女子似亦非新娘形象。笔者推测此图所表现的可能是一民女回乡省亲的场面,具体内容尚有待进一步考察。 图中人物略施淡赭色,余则全以水墨为之。人物全用颤笔描加以表现,面部刻画也较为粗简,人物造型与南宋马远《踏歌图》有些相近之处。绘画艺术水平一般,…

品名作者 六逸图卷,唐代,陆曜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27.8×246.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依次绘汉、晋时高士马融坦卧吹箫、阮孚蜡屐及金貂换酒、边韶腹笥五经、陶潜葛巾滤酒、韩康布衣制药、毕卓盗酒酣醉故事。人物刻画形貌古拙,主、仆间大小比例及复笔描画仍有早期人物画特点,是具一定艺术价值的古摹本。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六逸图卷 | 唐代/陆曜 1幅,140127×7395像素 PNG/JPG高清,1.1G

品名作者 杜秋图卷,元代,周朗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32.3×285.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创作主题突出,无任何衬景点缀,仅绘杜秋侧身沉思状。作者运用暗喻的艺术手法,根据诗意成功地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杜秋形象。其雍容丰满的体态及身着的唐装表明了杜秋所处的时代特征,发髻上考究的头饰暗示出她的身份与地位,手中所持排箫则揭示出其内在的文化修养。 署款:“周朗伯高。”下钤印“冰壶画隐”。本幅有元代著名书法家康里巎巎行书录唐杜牧《杜秋娘诗》,明宋璲题记二段。钤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收藏印等,共计23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杜秋图卷 | 元代/周朗 1幅,35521×3914像素 PNG/JPG高清,191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