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

307篇文章

品名作者 桃竹锦鸡图轴,元代,王渊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02.3×55.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图上有王渊款:“至正已醜(1349年)王若水爲惠明作桃竹錦雞圖。”钤私印两方。是图将工整双勾的线条和细腻的水墨渲染合为一体,形成兼工带写的绘画技巧,以墨代色,脱胎于五代黄筌“黄家富贵”的工笔设色画风,反映了文人画重墨轻色的审美观。画家以水墨皴擦、晕染、粗细笔并用,行笔稳健而不乏洒脱,水墨层次变化丰富,颇有透明感,全图不着一色已俱见典雅端丽,画意蕴藉清润、幽静深秀。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桃竹锦鸡图轴 | 元代/王渊 1幅,7224×14515像素 PNG/JPG高清,152M

品名作者 双松图轴,清代,梅清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55.5×6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双松图轴 | 清代/梅清 1幅,6791×17071像素 PNG/JPG高清,117M

品名作者 雨洗山根图轴,清代,髡残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03×59.9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作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时画家52岁。画家以爽快的笔法画出雨后山川清新怡人的景色。画中突出表现林叶低垂、瀑布奔流、溪水浸润及云雾流动这些和雨水密切相关的景象。构图繁密严谨,用笔娴熟苍健,意境悠远深邃。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雨洗山根图轴 | 清代/髡残 1幅,6092×10349像素 PNG/JPG高清,86M

品名作者 幽亭秀木图轴,清代,弘仁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68×50.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自题:“辛丑结夏澄观轩为作幽亭秀木图,奉岳生大居士教。渐江学人弘仁。”钤“弘仁”、“渐江”印。 本幅经张大千收藏,左下角钤收藏印“大风堂”白文、“大千之宝”。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幽亭秀木图轴 | 清代/弘仁 1幅,6719×10481像素 PNG/JPG高清,68M

品名作者 山水轴,清代,弘仁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78.5×53.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水轴 | 清代/弘仁 1幅,6418×19053像素 PNG/JPG高清,112M

品名作者 泉声松色轴,清代,吴历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64.6×3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泉声松色轴 | 清代/吴历 1幅,4975×7954像素 PNG/JPG高清,62M

品名作者 柳村秋思图轴,清代,吴历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67.7×26.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是吴历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为其好友民誉(姓金,名造士)所藏。图中重点描绘了近景的柳树。其柳叶以中锋落笔点染,表现出秋风中柳叶含烟带露的柔美,又通过水墨的浓淡层次变化显现出柳叶交叠错落的自然风貌,体现了吴历工细写实的画风特点。 本幅自题:“昔予写柳村秋思,留别于友人者,民誉得而藏之。予谓其柳叶翩翻,尚有未尽,故复写此。或以为不然,然民誉善画之善鉴者,定有以教我。壬午年暑月,墨井道人。”钤印“墨井”、“吴历之印”。鉴藏印“保三鉴藏”一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柳村秋思图轴 | 清代/吴历 1幅,3432×8253像素 PNG/JPG高清,36M

品名作者 仿梅道人夏山雨霁图轴,清代,吴历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94.5×3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梅道人夏山雨霁图轴 | 清代/吴历 1幅,5098×11857像素 PNG/JPG高清,68M

品名作者 山水图轴,清代,吴历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64.9×3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水图轴 | 清代/吴历 1幅,3823×7083像素 PNG/JPG高清,35M

品名作者 仿古山水册,清代,黄鼎 形制尺寸 图册八开,纸本,水墨,26.3×34.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古山水册 | 清代/黄鼎 8幅,每幅约4400×3300像素 PNG/JPG/PDF高清,155M

品名作者 万木奇峰图轴,清代,黄鼎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58×55.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万木奇峰图轴 | 清代/黄鼎 1幅,5651×15673像素 PNG/JPG高清,99M

品名作者 山水图轴,清代,黄鼎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27×69.1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水图轴 | 清代/黄鼎 1幅,7120×12788像素 PNG/JPG高清,115M

品名作者 仿赵孟坚水仙图卷,明代,陆治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水墨,36×1067.3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卷仿自南宋画家赵孟坚的《水仙图卷群玉凌波》。本幅墨色更淡,已近白描,长卷中水仙花开,风姿绰约,细叶舒展,清新自然。技法上,以细线勾勒出每一个花叶,笔致细劲挺秀。 款识:嘉靖岁壬戌(1562年)春正月望日,适有客持赵子固水仙一卷,余爱其欹正俯仰,变幻叠出,信乎写生之妙也,遂尔捉笔,效为之以备一时之观览云,包山陆治识。作者印:陆氏叔平、包山子。收传印:英纯、王莲泾、罗振玉诸人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赵孟坚水仙图卷 | 明代/陆治 1幅,155728×5155像素 TIF/JPG高清,2.2G

品名作者 雪后访梅图轴,明代,陆治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76×40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一圃伯仲雪后过访,因有看梅之约,赋诗招之。腊尽故人过郯棹,溪深晴雪未全消;中宵乘月能忘醉,他日看梅岂待招。杖履不羁成落魄,诗篇漫兴总逍遥;年来况味知同调,并喜云林远市朝。 款识:甲子孟春 陆治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雪后访梅图轴 | 明代/陆治 1幅,5469×10413像素 TIF/JPG高清,217M

品名作者 仿陈道复花卉卷,明代,周之冕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水墨,31.2×478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仿陈道复绘牡丹、玉兰、水仙、梅花、荷花、菊花等,各种花卉形式兼备,继承了陈道復清新隽雅的画法,作品具有典型的晩明时期花卉画风格。卷尾署款”万历戊戌蔓日汝南周之冕 写。”铃白文方印”服卿氏“、“周之冕印“ 。画面中有吴幼培、杜大中题诗数首,图后有朱碧题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陈道复花卉卷 | 明代/周之冕 1幅,66555×2953像素 TIF/JPG高清,750M

品名作者 四万山水图轴,明代,文伯仁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88.1×73.5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四万山水图》指的是四幅分别以“万壑松风”、“万竿烟雨”、“万顷晴波”、“万山飞雪”为题的画作的总称,是文伯仁为友人顾从义而画,作于文伯仁50岁时。各图上有明末艺苑的代表文人董其昌所题的画赞。 作者印:歌雅堂、文伯仁德承父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四万山水图轴 | 明代/文伯仁 4幅,单幅约8600×21000像素 TIF/JPG高清,2.7G

品名作者 松风高士图轴,明代,文伯仁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98.7×27.6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群山环抱中,泉水汇于山脚,一高士执仗过桥,一童子紧跟其后。本图以淡设色勾画,近处松叶针针清晰,墨色浓郁苍润;山水以淡墨勾勒,突出层次感;远处群山,墨色均匀,一笔带过,尽显高耸峻峭之美。 款识:松风高士图仿赵魏公笔意,隆庆庚午春五峰文伯仁。作者印:伯仁、五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松风高士图轴 | 明代/文伯仁 1幅,3803×13600像素 TIF/JPG高清,199M

品名作者 仿赵孟頫水村图卷(平桥原水),明代,文伯仁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水墨,26.7×183厘米 来源版权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CC0 简介说明 全卷层峦叠谳,岗岭蜿蜒,起伏不断。江面空旷,波光激荡,舟帆点点,远山朦胧。野色桥边,树石掩映,露出茅屋草亭,人物幽闲。青山高耸,俯临秋水,草木茂密,掩映楼阁。此图兼工带写,构图严密,既继承家法,又追宗王蒙, 山石多用蜷曲皴笔,有条不紊,理具其中而得质感。整卷布景奇兀,笔力清劲。 款识:隆庆庚午秋仿赵文敏笔,五峰文伯仁题跋:程琦一跋作者印:五峰山人、文伯仁印收传印:清内府诸鉴藏玺与程琦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赵孟頫水村图卷(平桥原水) | 明代/文伯仁 1幅,32984×3978像素 TIF/JPG高清,268M

品名作者 漪兰竹石图卷,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30.5×1361.6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长卷接纸白题云:余最喜画兰竹,兰如子固、松雪、所南,竹如东坡与可及定之、九思,每见真迹,辄醉心焉。居常乔笔,心为摹仿。癸卯初夏,坐卧甚适,见几上横卷纸颇受墨,不觉图意,不知于子同东坡渚名公,稍有所似否也,亦以徵余兰竹之癖如此,观者勿厌其丛、徵明题于玉磬山房。 余纸自题:昔赵子固写兰。往往联幅满卷,而生意勃然。郑所南蕴花老叶,仅仅数笔,而生意亦足。子固孟字王孙,而郑公忘国遗老,盖繁简不同,各就其所见云耳。余雅爱二公之笔,每适兴,必师二公。此卷虽意在子固,而所南本色。亦时时一见,观者当自知之。徵明。 钤:“文徵明印”白文印,“衡山”朱文印。另有王样、项元汴,陶怀玉题跋并钤印。鉴藏印:“墨林山人”白文印,“项墨林鉴赏印”白文印,“项睿谟”白文印,“李云连珍玩”朱文印,“李氏写山楼藏”朱文印,“凤侪”朱文印,“快雪时晴”白文印,“顺之过眼…

品名作者 双鹰图轴,明代,林良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水墨,120×66.8厘米 来源版权 广东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家以深墨干笔皴点出双鹰翎毛的结构,再以浓淡渐变阔笔画出正羽和尾羽,层次分明;然后施浓墨点羽翼,并以焦墨勾喙和点睛,体现雄鹰神态炯炯。此幅图亦是林良水墨写意花鸟画代表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双鹰图轴 | 明代/林良 1幅,3947×7073像素 TIF/JPG高清,79M

品名作者 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明代,董其昌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水墨,28.3×206 厘米 来源版权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CC0 简介说明 此图仿黄公望《江山秋霁》图,绘山峦连绵,山石重叠,树木苍翠。全卷以淡墨绘制,山石面再晕染,树木枝叶以浓墨渲染,墨发清润,爽目之致。 款识:黄子久江山秋霁似此,尝恨古人不见我也,思翁。题跋: 画幅乾隆两跋,卷尾高士奇两跋、宋荦一跋,邵长蘅一跋,具不录。收传印:高士奇、宋荦诸收藏印、清内府诸收藏玺、朝鲜国王之印、王季迁诸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 明代/董其昌 1幅,35860×4992像素 TIF/JPG高清,387M

品名作者 墨卷传衣图轴,明代,董其昌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01.5×46.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取倪瓒二段式构图,简远平阔。近景画坡石岸渚,树木几株,枝叶葱郁。中部以留白手法表现平缓的湖水,缓缓过渡到远处的山岭以及山下的村舍民居,一派温润清幽的江南丽景。作品用笔秀逸率真,精妙地运用了水墨之浓淡、干湿变化,并兼以黄公望之枯笔短皴勾擦山石,笔致浑厚润泽而不失苍率之趣,堪称董氏晚年山水画佳构。 本幅自识:“己丑南宫墨卷五策,为好事者所藏,得岸上人袖以示予。风簷仓卒,书道殊劣,何烦碧纱笼袭之三十五年也。自予孙庭收之,则不啻传衣矣。以此画易之。癸亥三月念一日。玄宰。”钤“董其昌”印。 鉴藏印钤有: “董氏冢孙庭记”、“董对之”、“用龢宝之”等。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墨卷传衣图轴 | 明代/董其昌 1幅,5433×13096像素 TIF/JPG高清,203M

品名作者 石田诗意图轴,明代,董其昌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水墨,131.5×56.5厘米 来源版权 安徽省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仿黄公望笔法,得水墨淋漓之致。 题曰:诗在大痴(黄公望)画前,画在大痴诗外。恰好二百年来,翻身出来作怪。石田诗意,董玄宰 。 作者印:宫詹学士、董其昌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石田诗意图轴 | 明代/董其昌 1幅,6697×15538像素 TIF/JPG高清,396M

品名作者 林和靖诗意图轴,明代,董其昌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88.7×38.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是根据北宋诗人林和靖诗意而创作。以深远法构图,峰峦起伏,林木葱郁,溪水相映,茅屋草舍点缀其间。用笔萧散,用墨秀润,得黄公望遗韵,有秀逸苍浑之气。 本幅署题二 ,右上自题七言诗一首:“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写和靖诗意。玄宰,甲寅二月廿二日雨窗识”。下钤“董其昌印”白文印。左上又题云:“元时倪云林、王叔明皆补此诗意,惟黄子久未之见,余以黄法为此。玄宰重题,辛酉三月。”下钤“董其昌印”朱文印。此图作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时董氏60岁,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67岁时重题。 鉴藏印左下角钤“高詹事”白文印、“竹窗”朱文印”、“偶为潘省安所有”朱文印、“嘉兴王逢辰藏”朱文印、“惕庵心赏”朱文印,右下角钤“华源草堂”白文印、“小琴鉴赏”白文印、“张照之印”白文印,右上方钤“曾在徐颂鱼处…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