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画

179篇文章

品名作者 冰嬉图卷,清代,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等绘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35×578.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中描绘的冰嬉地点应该是金鳌玉蝀桥(即今北海桥)之南的水面,表演的是转龙射球项目。画面上右侧众人簇拥的就是皇帝华丽的冰床。冰场上,旗手和射手们间隔排列,盘旋曲折滑行于冰上,远望之,蜿蜒如龙形。在将近御座处,设一旌门,上悬一球,称天球。转龙队伍滑至此处时,分别射矢,中者有赏。另外在滑行队伍中还有各项杂技表演,如舞刀、叠罗汉及花样滑等。表演者的各种姿态让凛冽的寒冬充满生机。    乾隆皇帝多次命画家将冰嬉场面绘成画卷收藏起来。这种画卷应该是一种写实作品,再现当时的场景。图中尽收西苑内的远近亭台楼阁,雾霭掩隐的房屋和挂霜的树枝表明北方正当严冬。  画面上有嵇璜书写的乾隆皇帝《御制冰嬉赋有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冰嬉图卷 | 清代/金昆等绘 1幅,55041×3525像素 PNG/JPG高…

品名作者 农村嫁女图卷,元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22.5×131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原名《瘤女图》,后更名为《农村嫁女图》。全卷绘大小人物37人,分布疏密得当,自然形成四个段落,各段又有相对突出的重点人物的描写。首段以一骑牛披纱妇人为中心,众人目光多集于其身;次段是来宾与迎候者相见的场面,相对施礼的两位妇女为该段的中心;第三段表现两位身份较高的男性奉酒的场面;末段绘鼓乐、歌舞表演及围观者。各段虽有各自的主要人物,但次要人物的朝向、动作又使各段落间相互联系,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从画面表现的内容看,画的是否农村嫁女场面还有待商榷,图中吃奶的婴儿和扛于肩上的小童似与婚嫁主题不太相符,且骑牛女子似亦非新娘形象。笔者推测此图所表现的可能是一民女回乡省亲的场面,具体内容尚有待进一步考察。 图中人物略施淡赭色,余则全以水墨为之。人物全用颤笔描加以表现,面部刻画也较为粗简,人物造型与南宋马远《踏歌图》有些相近之处。绘画艺术水平一般,…

品名作者 丰稔图卷,唐代,韩滉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48.7×51.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绘秋收情景,将丰收的盛况用耕牛的肥硕和牧童的欢乐来体现。此幅牛与牧童的描绘,还有与画幅联系不紧密的秋树,都具唐人画风,唯石堆的皴染已是宋人习惯,此幅或是宋代的一幅摹唐人画。 题跋:本幅弘历二题跋,不录。卷尾姚遂、王构、冯子振、溥光、程钜夫、刘庚、潘昂霄等人题。收传印:梁清标“梁清标印”、“蕉林鉴定”、“棠村”、“秋碧”乾隆五玺等印共26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丰稔图卷 | 唐代/韩滉 1幅,81065×11749像素 PNG/JPG高清,963M

品名作者 龙舟夺标图卷,元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墨笔,25×114.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墨线白描界画楼阁反映了元代建筑绘画最为典型的时代新风,宫廷画家王振鹏则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人物。他曾先后两次画过《金明池龙舟竞渡图》卷,描绘的是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每年皇室在宫廷后苑金明池举办龙舟竞渡的盛大场面。由于王振鹏颇负盛誉并受到当时贵戚大长公主的赞赏,引得后人纷纷临摹,至今传世的摹本和改绘本仍有七、八本之多。此卷笔法秀劲细密,纯用白描、舍弃设色的表现手法更使画面千繁万复而不显阻滞拥塞,给人细腻、明洁、素雅之感。殿阁巍峨,龙舟争渡,旌旗猎猎,橹桨奋动,动态的舟船和众多的人物活动打破了静态楼阁的沉寂,赋予了通常流于平板的建筑画紧张的情节和热烈的气氛,反映出王振鹏建筑画的风格特点。正如虞集所评:“振鹏之学,妙在界画,方圆平直,曲尽其体,而神气飞动,不为法拘。” 本幅无作者款识,有清乾隆、嘉庆内府收藏印记4方。 资料下载 品…

品名作者 纺车图卷,宋代,王居正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26.1×69.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表现农村妇女的户外劳动。全幅主题突出,构图巧妙。近景描绘的人物被两条飘浮不定的线条分为两组,线的一端是边摇纺车边哺乳的中年妇女、围其左右戏青蛙的童子和狂吠的黑犬;另一端是弯腰伛背、双手拉着线团的老媪。人物彼此间聚散自然,神韵相通。图中纺车、竹筐、杌凳用界画形式表现,刻画精工写实,对后人了解宋代的纺车工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人物的衣纹用转折劲利的“战笔描”表现,中锋行笔,线条细劲圆润,随着人物形体的变化而顿折曲转,从而准确地塑造出人物的形态和衣料的柔软质地。  无作者款印。本幅后隔水有近代张大千题跋:“居正此图,俨然唐画风格。与顾闳中夜宴图可方驾也。历见书画舫、珊瑚网、式古堂诸家著录,清末归安陆心源。子昂二跋已失,虽然,椟亡珠存,不无遗憾,终不失为珍宝也。大千居士爰。”后幅有清刘绎、陆心源等人题记。钤宋贾似道“似道”、“悦生”,清陆心源“…

品名作者 风雨归牧图轴,宋代,李迪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20.7×102.8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芦岸柳堤,两个牧童遇雨赶牛返家的情景,牛只与人物的动态相互呼应,富戏剧张力。用淡墨晕染,在画面上罩了一层迷蒙的烟雾,表现风雨的晦暗阴沈。以中锋为主,叶细如针,浓淡相间,繁而不乱;牛腹以墨渲染,再丝出牛毛硬挺尖细的质感,具南宋典型风格。 款识:甲午岁(1114年)李迪画。收传印:鉴藏宝玺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晋国奎章。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图书印。御前之印。道济书府。淸和珍玩。乾坤淸玩。司印半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风雨归牧图轴 | 宋代/李迪 1幅,12151×14327像素 TIF/JPG高清,664M

品名作者 骷髅幻戏图页,宋代,李嵩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7×26.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这是一幅宋朝的风俗画,以绘画普罗大众的市井生活为内容,但在绘画手法上却十分大胆前卫。这幅画绘画了街头傀儡艺人带同家眷于大街小巷表演的状况,并加入画家个人的人生哲理,将卖艺人画成一具骷髅骨,以傀儡寓意生命的不由自主,渗入庄子齐生死的观念。画中骷髅的绘画虽然不太准确,但线条精细,画家应该是看过骷髅后而执笔的。 元代知名画家黄公望为这幅画作的题词: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弄一个小样儿把冤家逗。识破个羞哪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单堠。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骷髅幻戏图页 | 宋代/李嵩 1幅,10880×4600像素 PNG/JPG高清,101M

品名作者 蕉阴击球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5×24.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南宋贵族庭院里的婴戏小景。庭院内奇巧的湖石突兀而立,其后隐现茂盛的芭蕉数丛。石前的少妇正与身旁的女子专注地观看二童子玩槌球游戏。一童手持木拍正欲坐地击球,另一童子则向他急急地喊话。图中四人的目光同时落于童子所欲击打的小小球体上。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显示出作者善于观察人物并且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此幅在构图上巧妙地将玲珑剔透的湖石正立于画心中部,以其自身的完整性起到了镇住画面的作用,聚拢了交叠张扬的芭蕉叶及分散的人物,避免了画面因景物繁杂而出现轻浮感。此外,湖石拉开了前景人物与背景芭蕉间的距离,增强了画面的纵向层次感。在笔法上,作者注重物象间的对比互衬关系。人物与芭蕉为中锋运笔,线条工整细匀,如行云流水;着色渲染浓淡相宜,清新明洁的色调有助于表达轻松活泼的主题。湖石则以粗笔重墨表现,线条劲练,转折顿挫中见洒脱。湖石所呈现出的坚硬质地成功地衬托…

品名作者 耕获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5.7×24.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为不可多见的描绘农家劳作场面的宋代绘画作品。连绵起伏的青山下,小河蜿蜒流淌,稻田片片相连。画幅右上方茅屋下一老者悠然策杖而立,右下方木桥一侧的田埂上,一人 手持阳伞作督工状。画面人物七十余,耕牛五头(其中一头隐 于树荫下),耕地、插秧、车水、收割、脱粒、簸扬、春米、 堆秸等劳动场面一应俱全。无疑是宋代表现现实生活的优秀之作,是了解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状况难得的形象材料,其题材性胜于艺术性。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耕获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7667×6520像素 PNG/JPG高清,117M

品名作者 杂剧图页(眼药酸),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3.8×24.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左侧的人物身材矮小,头戴高帽,身着宽大道袍,肩上斜挎绘有巨大眼睛的布袋,身背一串眼球形状的眼药膏,再配以帽上晃动的眼球,整个人显得极为滑稽。画家在主角身上反复使用“眼睛”这一符号,其目的:一是依照剧情点明角色身份;二是为了吸引观众,特意突出其戏服和道具的趣味性,以夸张的手法达到滑稽喜剧的效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杂剧图页(眼药酸) | 宋代/佚名 1幅,5140×5012像素 PNG/JPG高清,53M

品名作者 牧牛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3×2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牧牛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4207×4040像素 PNG/JPG高清,34M

品名作者 柳荫云碓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绢本,设色,23×20.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古代机械的珍贵画作。图中临水而建的茅棚中置有圆形卧轮,农夫正驱使水牛拉动转盘,带动侧旁的汲水翻车运转。由于画中机械缺少与碓类似的部件,其造型又与“牛转翻车”类似,故亦有学者认为该图命名存在误读。尽管尚有待考证之处,但此图用细致的笔墨描绘了劳动生产过程,反映了古时对科技、农业的重视,也为古代机械研究保存了重要史料。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柳荫云碓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8155×4477像素 PNG/JPG高清,37M

品名作者 征人晓发图页,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页团扇,绢本,设色,25.2×25.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行人晓发时的情景,旅途客舍,天色已明,苍松掩映之下的茅舍中一士人趴在桌上,似醒未醒。店家女子正在为客官准备晨食。室外一侍者立于行囊旁,作待发状。画家细致地描绘出了客店内外“晓 发”时的情形及各人在“晓发”时的状态。用笔精工细腻,山石、古树精勾细染,枝繁叶茂,富有层次感。人物、马匹造型准确,线条细劲简练。为南宋小幅山水人物画佳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征人晓发图页 | 宋代/佚名 1幅,7485×6753像素 PNG/JPG高清,114M

品名作者 乞巧图卷,明代,仇英传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水墨,27.9×388.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全幅以白描为主,描绘七夕时的各种祈祝、乞巧活动,画家带领观者一窥宫中女子的风雅生活。画卷描绘烛火通明的庭院中,宫女们忙着准备茶点花果。屏风前的嫔妃,写字、看书或聊天,还有棋盘可供消遣。接着是宫女簇拥著嫔妃,三五成群,搬桌携物,缓缓前行,再经过一群刚刚赏鉴过青铜陶瓷等古玩的妃子,才看到宫人们开始穿针乞巧与祭拜活动,供桌上有泥偶「磨喝乐」用来供奉神灵,藉以乞巧与求得多子。全画充满华丽繁复的细节,令人眼花缭乱,借由描写七夕时的各种祈祝、乞巧活动,画家带领观者一窥宫中女子的风雅生活。拖尾为王逢年书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乞巧节(七夕)是中国的岁时风俗,七夕晚上,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桌,摆上瓜果、鲜花、针线等,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款識:仇英實父王逢年跋:右於玉輝樓戲八體錄青蓮宮中行樂詞,逢年庚寅秋八月望钤印:乾隆御覽之寶、乾隆御賞之寶、御書…

品名作者 岁朝村庆图轴,明代,李士达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32.9×6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画水村山郭,松屋柳溪,村中人家,长者访友宴饮,儿童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辞旧迎新,欢庆佳节。所画山水、松柏笔墨苍劲滋润;所画人物用笔圆熟,无论老少,身姿各异,神态生动,每个人物形象皆具动感,全无刻板之姿。画面充满岁朝繁忙、喜庆的升平景象。画法严谨,笔法流畅娴熟。 落款:“戊午腊月写于石湖,李士达。”下钤“李士达”白文、“通甫”白文、“石湖渔隐”白文。本幅弘历题诗一首,钤有乾隆、嘉庆和宣统时内府鉴藏印多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岁朝村庆图轴 | 明代/李士达 1幅,2959×5743像素 PNG/JPG高清,35M

品名作者 制瓷图册,清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册,绢本,设色,34.7×34.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者智慧的结晶,真正的瓷器制造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此册8开,绘古代烧造瓷器的主要过程,包括练泥、拉坯、晒坯、刻花、施釉等,清晰地再现了瓷器烧造技艺工序。图中人物造型准确,界画清晰工稳,具有宫廷绘画特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制瓷图册 | 清代/佚名 8幅,每幅约4100×4100像素 PNG/JPG/PDF高清,237M

品名作者 升平万国图卷,清代,周鲲 形制尺寸 图卷,绢本,设色,480.5×31.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C BY 简介说明 此卷描绘清乾隆年间常熟湖山胜迹、街市和社会风情,南门坛上、陈家市、书院弄、虞山十八景中的昆承双塔等地标,画太平盛世,村郭连绵,各行各业欢乐的生活情形。此图为清乾隆十年所进,歌颂皇帝免天下赋税。 周鯤 款識:歲在乙丑。我皇上御極之十年。當重熙累洽之際。沛千古未有之恩。蠲免直省正賦。俾普天億兆。均沐鴻施。海澨山陬。咸懷帝德。臣草茅微賤。生長偏方。來自閭閻。同深鼓舞。一隅如此。萬國同心。不揣筆墨蕪踈。實就見聞所及。繪之尺幅。用誌輿情。并繫小詩。諧聲鼓腹云爾。殊恩新向日邊來。賦免周天及草萊。欲祝三多酬聖德。秋場滌後管絃開。紅荳莊邊聽野歌。尚湖堤畔舞婆娑。七星老檜千年翠。願比君王聖壽多。祝釐時節值西成。萬寶倉箱慶阜盈。早卜來年調玉燭。杏花菖葉樂春耕。分得恩膏被海隅。含哺處處詠康衢。鵝溪尚有千尋絹。擬繪升平萬國圖。臣周鯤恭進 钤印: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

品名作者 送亲图卷,清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卷,纸本,设色,36.2×354.5厘米 来源版权 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 CC BY-NC 简介说明 画卷描绘清代官绅家婚礼中的送亲环节,热热闹闹的送亲队伍,在押礼先生和媒婆的带领下新娘乘坐花轿,一路上有乐队吹着唢呐敲锣打鼓,前面是挑抬嫁妆和在渡口开道的人。从画卷人物装束判断该画年代约为清代中后期。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送亲图卷 | 清代/佚名 1幅,79507×6293像素 TIF/JPG高清,819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