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作者 霞气图轴,清代,吴昌硕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25×29厘米 来源版权 私人收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所绘一大一小石块耸立,石上古藤枝条数枝,枝上花团锦簇,花朵红艳多姿,给寒冬带来一抹生机。 款识:霞气,甲子冬吴昌硕年八十一。作者印:吴俊之印、吴昌石。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霞气图轴,清代,吴昌硕 1幅,4132×17323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73M
品名作者 贵寿图轴,清代,吴昌硕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17×35厘米 来源版权 私人收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描绘含露微嫩的牡丹,亭亭玉立的水仙。牡丹雍容华贵,花瓣层层叠叠,显富贵之意;淡黄色水仙花与嫩绿而修长的叶片,娇艳欲滴;似云似烟的湖石穿插于花卉中,灵动自然。画面题:神仙贵寿。 款识:吴昌硕偶然设色。作者印:吴昌石、吴俊之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贵寿图轴,清代,吴昌硕 1幅,4852×16239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01M
品名作者 沈香亭牡丹图轴,清代,吴昌硕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35.8×67.2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牡丹以大写意手法点和双勾法完成成,笔致潇洒飘逸,水与墨、色有机地交融,表现出牡丹旺盛的生命力和贵而不骄、艳而不俗的神韵。 款识:沉香亭北倚阑干。又尘仁兄大雅属画。为拟孟皋笔意,戊午五月吴昌硕。作者印:俊卿大利、昌硕。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沈香亭牡丹图轴,清代,吴昌硕 1幅,7948×16048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86M
品名作者 错落珊瑚枝图轴,清代,吴昌硕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04×48厘米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作品枝干、花叶都似铁杆般坚韧,富有生命力。构图极为讲究,顽石坐落于画面右侧,画面稳重。数枝天竺与树叶形成疏密对比,几簇天竺果高低错落、顾盼生姿、扶摇而上。画面层次丰富,加上行笔老辣厚重,用墨色泽古厚,整个画面顿时苍润烂漫,变化无穷。 款识:错落珊瑚枝。惠忱先生雅属。癸亥五月笺堂。八十老人吴昌硕。作者印:吴昌石(朱)、鹤寿(朱)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错落珊瑚枝图轴,清代,吴昌硕 1幅,5668×1238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67M
品名作者 天竹水仙图轴,清代,吴昌硕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04.5×51.8厘米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为祝寿画,绘斜崖上天竹二棵,枝头硕果累累;竹下一丛水仙顺坡生长,长势茂盛。水仙双勾,石绿填色。 款识:凌波仙子自飘摇,天竹如花冷不凋。老石一卷天位置,昆仑奴子伴红绡。己未七月朔,安吉吴昌硕时年七十六。作者印:吴俊卿、苍石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天竹水仙图轴,清代,吴昌硕 1幅,6126×12347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91M
品名作者 松梅图轴,清代,吴昌硕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35.6×67.8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松树倾斜,画面苍劲,树干稍写皴擦,尽显斑驳质感;松枝斜披,干笔勾枝,浓墨勾画松针。梅干多取直势,稍加润泽,小枝横陈,意境空潆深远。梅花点写,错落纷陈。全图笔势如龙飞,舒放自如,有意在笔先之妙 款识:红霞古黛风寒交。式如仁兄雅属,丁巳岁寒十一月,吴昌硕年七十四。作者印:吴俊之印、雄甲辰、吴昌石。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松梅图轴,清代,吴昌硕 1幅,8070×16026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93M
品名作者 牡丹水仙图轴,清代,吴昌硕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84×155厘米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牡丹水仙图轴,清代,吴昌硕 1幅,10009×18398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03M
品名作者 老少年图轴,清代,吴昌硕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08×50厘米 来源版权 私人收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中使用西洋红设色,一老一新雁来红,构图成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此作当是吴昌硕大胆运用洋红的最佳范例之一。 款识:飘摇岂是九秋蓬,染就丹砂是化工,天半朱霞相映好,老来颜色似花红。润田先生属,画于癖斯堂南屡。吴昌硕年七十又六,时己未十月。作者印:吴俊之印、吴昌石。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老少年图轴,清代,吴昌硕 1幅,5944×12754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92M
品名作者 九兰图卷建兰图,清代,恽寿平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23×60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这幅画又名《建兰图》。建兰,亦称秋兰。描绘数枝兰花,雅致美观,色彩典深沉,布局精致工整,笔法细腻独到。图绘兰花数枝,苍秀挺拔,布满画面,构图简洁,画法新颖别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九兰图卷,清代,恽寿平 1幅,7870×2754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67M
品名作者 仿倪瓒古木丛篁图轴,清代,恽寿平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81×32.7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画仿倪瓒遗意,画古木平泉,丛篁积翠。作者运用折带皴、叠糕皴画竹石树木,或断或连,似断实连,虽为仿古,却有自家风格,显秀润清逸之气。 画幅左上方有作者自题:“古木平泉,丛篁积翠。不入时趣,殊有古趣,似得之于洪谷也。”后钤“正叔”朱文印章和“寿平之印”白文印章。右上方有作者于次日再题:“昔倪元镇画狮子林图,以荆、关自喜,辄欲傲王蒙诸人。余且未似云林,敢望洪谷?东园生次日又题自讪。”前钤“寄岳云”朱文篆章,后钤“南田草衣”白文篆章。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仿倪瓒古木丛篁图轴,清代,恽寿平 1幅,3943×9678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18M
品名作者 松竹图轴,清代,恽寿平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35.8×61.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所绘松、竹、石是文人画家惯写的题材。因恽氏晚年自号“白云溪外史”,题画诗中首句“徒倚白云外”当为实写。“盘桓陶径深”出自陶渊明《归去来辞》,表达了作者拟学陶渊明而归隐白云溪之意。所绘松竹苍劲秀丽,画面所呈现出的明洁秀逸正是画家晚居时悠然淡逸心境的写照。 本幅右上自题五绝一首并款署:“徒倚白云外,盘桓陶径深。相看惟石友,同有岁寒心。瓯香馆制,白云溪外史寿平。”钤“南田草衣”白文印,“寿平”、“寄岳云”朱文印。收藏印有:“仲麟鉴藏”白文印、“娄东陆愚卿愿吾氏祕箧图书”朱文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松竹图轴清代/恽寿平 1幅,6374×13716像素 PNG+JPG高清,95M
品名作者 竹石图轴,清代,恽寿平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41×74厘米 来源版权 私人收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湖石一块,呈山字型耸立,边缘以浓墨点缀,棱角坚锐;后侧的一丛竹子杆直修长,以没骨法淡墨绘竹叶微微右倾,似敷上一层薄薄的寒霜;地面杂草数丛,霜后渐以枯败。虽为深秋初冬之时,但画面错落有致,清新自然。 自跋: 深根藏器时,寸寸抱奇节,遭时上风云,故可傲冰雪。夏仲昭风竹有梅花庵主遗意,余图未能似也,云溪翁。作者印: 以当万卉、丄叔、寿平之印。 收藏印: 昭馀渠铁衣珍藏书画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石图轴,清代,恽寿平 1幅,8038×1625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73M
品名作者 双清图轴,清代,恽寿平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88.5×5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以“双清”为画名是因为梅花以“众芳摇落独暄妍”的品格而水仙以淡色疏香和清气逼人的特性同被视为传统绘画题材中的“清物”。此图以淡花青晕染绢地,烘托双清的花色。梅树苍干繁枝,横斜取势,其花瓣法南宋扬无咎的画法,即以墨笔圈线为瓣,线条雅秀雄健,勾勒出花之勃勃生机。 本幅自题:“丙寅春瓯香阁临,南田寿平。”钤“寿平”(朱文)、“恽正叔”(白文)、“将移我情”(白文)、“寄岳云”(朱文)。画幅右侧王翚墨题,钤2白文印“王翚之印”、“石谷”。收藏印有“展轴神怡”等7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双清图轴,清代,恽寿平 1幅,5372×871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51M
品名作者 四季花鸟图轴,明代,吕纪 形制尺寸 图轴,四条屏,绢本,设色,174.4×99.7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春景:绘迎春花、鹧鸪、鸳鸯,配以古树、竹子和池水、山石,表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景象。夏景:绘白玉兰、黄鹂、牡丹和水鸭,山石、溪水为背景。秋景:写鸳鸯珍禽于丹桂芙蓉秋菊之间,历五百年而颜色依然鲜艳润泽,可谓极难得之佳作。冬景:绘寒冬山中之景。山中腊梅枝盘垣山间,枝壮遒劲,淡黄色花朵压枝头,画面一角茶梅花竞相绽放,红彤彤花朵格外艳丽;石块上二只锦鸡站立,羽毛五彩斑澜,尾翎修长美丽,伸长的脖子似在闻面前开放的梅花香气。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四季花鸟图轴春 1幅,8196×14006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37M 四季花鸟图轴夏 1幅,8196×13904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34M 四季花鸟图轴秋 1幅,8196×1404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3…
品名作者 午瑞图轴,清代,郎世宁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40×84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画作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就构图而言,该画物品聚散有致,呈正三角形布局,给人的视觉以稳定感。 款署:“臣郎世宁恭画”,下钤二印,印文模糊不辨。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午瑞图轴,清代,郎世宁 1幅,10019×16605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475M
品名作者 风竹图轴,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83.4×44.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风中之竹向右侧倾斜,体现出不见风叶摇摆的动感场景。技法上,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写意象之竹,融以书法用笔,其飞白效果颇具文人趣味,其自题书法端庄秀美,笔划劲挺,独具唐氏风格。 作品自识:“满窗潇洒五更风,怪是无端搅梦中。梦见故人忙起望,白烟寒竹路西东。南塘邹蠡溪过余学圃堂,因言及。南沙知己,故写此为寄。唐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风竹图轴,明代,唐寅 1幅,6201×1231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18M
品名作者 清閟阁墨竹图轴,元代,柯九思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32.8×58.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竹,由于被传统文人赋予了“虚心异众草,节劲逾凡木”的人格象征,因此,自宋代文同等人倡导始,到元代已成为极受欢迎的绘画题材。从技法上看,有勾勒填色的“画竹”与墨笔写意的“写竹”之分。此图即属于“写竹”一路画法。柯九思曾主张:“画竹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 款识:至元後戊寅十二月十三日,留清閟閣,因作此卷。丹丘生題。题跋:画幅上方有乾隆御题诗,不录作者印:柯氏敬仲收传印:项元汴收藏诸印、清内府诸鉴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清閟阁墨竹图轴,元代,柯九思 1幅,6868×1559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06M
品名作者 榴实图轴,明代,徐渭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91.4×26.6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幅写石榴一枝,笔力强劲,水墨淋漓,是徐渭本色。右上方题识云:“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文长。”书画二者两相辉映,超逸绝伦。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榴实图轴,明代,徐渭 1幅,3632×12527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30M
品名作者 古木竹石图轴,南宋,马远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水墨,108.2×48.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署款“松雪翁”三字。钤“趙子昂氏”、“松雪齋”印二方。枯木竹石图是历代文人善画的题材,约始于唐代,至北宋文同、苏轼有较大的发展,南宋、金元间继有作者,至赵孟頫加以强调,形成一时风尚,终元一代盛行不衰。从此图署款和绘画风格推断,当是赵孟頫晚年之作。 款识:松雪翁作者印:赵氏子昂,松雪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古木竹石图轴,南宋,马远 1幅,6210×13192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79M
品名作者 多福图轴,元代,吴镇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96×28.5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上老梅一枝,峭石一块,疏竹一丛,画面墨色较浓却干净利落,画作底部丰富却不杂乱,为一幅清新疏简画作。技法上粗笔勾画的峭石稍加飞白用笔,梅枝以墨色晕染,竹枝竹叶浓墨勾画,尽显生机勃勃! 款识:“长忆古多福,三茎四茎曲。一叶动机舂,清风自然足。梅花道人戏墨”。作者印:“梅花盦”,“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收传印:“吴氏图书记”、“双修阁图书记”、“梅景书屋”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多福图轴,元代,吴镇 1幅,3340×11253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43M
品名作者 双钩竹图轴,元代,李衎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75.5×29.5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这是一幅在绢本上以墨笔双钩而后晕染设色的翠竹。画幅内能较完整看见一杆成竹和两颗箬笋,右边若隐若现有一些小枝和箨叶,结合画面构图看,右边略显紧张局促,料想可能是被裁过。古书画年代久远、传递收藏复杂,或因破旧重装,或因商贾牟利,裁剪、分割是常有之事。即便如此,本幅设色双钩竹的艺术水准仍然是展现无遗的。其拔节舒枝、解箨抽梢蒸蒸然有摇曳升腾之势;浓淡向背、避让交叠萧萧乎真美人君子之姿。 款识:息斋道人笔。作者印:一印模糊不辨收传印:大风堂。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双钩竹图轴,元代,李衎 1幅,3600×735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5M
品名作者 双钩竹图,元代,李衎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02.5×163.5 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以双勾法画翠竹四株,相互交错,枝叶繁茂,左右纷披,昂抑错落,姿态隽美,生意盎然;再以湖石平坡、稚竹、枯木衬景。竹叶用墨色渲染,再略施淡汁绿,浓淡相间,阴阳向背,湖石用浓淡墨晕出立体感,玲珑多姿。构图匠心独具,笔法圆劲精工,设色淡雅,充分表现出了竹子那种“清高拔俗”的品格,为李氏双勾设色竹的代表作。 作者印:李衎仲宾、息斋。收传印:项元汴、安岐、泰州宫珍藏等七枚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双钩竹图元代/李衎 1幅,13255×21178像素 PNG+JPG高清,334M
品名作者 沐雨竹图轴,元代,李衎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55×111.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画坡石上雨竹一丛,另配以兰草,两竿成 竹高大,亭亭玉立,两竿雉竹左右横斜,竹叶繁茂下垂,细雨淋沐下的雨竹风姿表现得十分自然。此图竹的枝叶用双勾法,笔法劲健工细,法度严谨,并以汁緑色敷染,叶尖略施赭色,青翠欲滴。竹子的造型、高低、横竖、浓淡、疏密,错落有致,经营位置得当。 款识:沐雨。作者印:息斋、李衎仲宾收传印:清群簃鉴赏、安仪周家珍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沐雨竹图轴,元代,李衎 1幅,6496×13319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47M
品名作者 草虫图对轴之葡萄,元代,佚名草虫图对轴之竹,元代,佚名 形制尺寸 草虫图对轴之葡萄:图轴,绢本,设色,150.5×79.2厘米草虫图对轴之竹:图轴,绢本,设色,150.5×79.2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草虫图对轴之葡萄:画面顶端葡萄腾蔓舒展,挂了二串沉甸甸的紫色葡萄,画中部繁花似锦,芙蓉、萱草等花开灿烂,招蜂引蝶;底部车前草叶片宽大、一株紫茄生机勃勃,引来两只蚱蜢斗趣;整个画面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夏日景色。此双轴很早就作为”赵昌画”而闻名的作品,赵昌为北宋前期的画院画家、精于花鸟画,尤其是折枝画。此画虽传为赵昌所作,但其画风鲜丽精致,与元明时代毘陵(常州)草虫画相似,实属佳品,画上有“杂华室印”之印,曾作为东山御物备受珍爱,浅野家旧藏品,杂华室印。 草虫图对轴之竹:图绘秋葵、凤仙、鸡冠花数枝,蝴蝶、蜻蜓围着姹紫嫣红的花朵翩翩起舞,一株豆荚硕果累累,攀附在竹杆上,串串红花点缀其间,相映成趣。此画无款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