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

套作品

品名作者 晋唐小楷八种,唐刻宋拓,清代集本 形制尺寸 册页,拓本,25.1×9.7厘米 来源版权 大都会博物馆藏,© CC0 简介说明 《晋唐小楷》内含唐刻宋拓小楷八种,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行楷兰亭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虞世南:破邪论序,褚遂良:阴符经。前有: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子京收藏印、翁万戈藏印等,后有翁同龢、王澍等跋文。 摹刻小楷书,宋代开始盛行,各种丛帖多刻有小楷书。其中以越州石氏帖最为著名,小楷帖多而摹勒精细。帖应为宋绍熙间越州石熙明摹刻。明清收藏家好集各种晋唐人小楷书,有取自单刻本,有从各种丛帖中拆出装为一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晋唐小楷八种 | 唐刻宋拓清代集本 合1册33页,每页约2800×2500像素 PDF/JPG高清,53M

品名作者 谷园印谱,清代,许容 撰 形制尺寸 清代康熙十九年刊本,110.5×55.3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谷园印谱》由清代东皋印派许容篆,胡介祉编集。全书共两卷,收印一百方,每页数印不等,有释文,并注明刀法、文种,后幅列举篆文之出处。 清康熙十九年,胡介祉时二十岁,初遇许容,喜其篆刻,倩刻百方印章,刊成此谱。此书第二册增编为甲子(1684)亦成百方,第三次癸酉(1693)成二百方,先后共十四年。 许容(约1635年-1696年) 字实夫,号默公,嘉颖,别号遇道人,如皋如城人,东皋印派的创始人。 胡介祉,清初学者、藏书家、篆刻家。字茨村,一字存仁,号循斋,直隶大兴(一作宛平)人,原籍浙江山阴。约清圣祖康熙中前后在世。尚书胡绍龙之子。由荫生仕至河南按察使。介祉工诗,著有《随园诗集》;亦善曲,著有《随园曲谱》,并演杜子春事为广陵仙传奇,《曲录》皆传于世。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谷园印谱 | 清代/许容撰/刊本 合1册…

品名作者 学山堂印谱,明代,张灏 形制尺寸 明代崇祯时期钤印刊本,半页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25.6 x 13.9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学山堂印谱》为明末张灏编辑,葛鼒竑调参集当时代篆刻家作品而成。全书共八卷,共汇集五十余家所镌刻子史成语闲章而成,每页二至四印,收录印数达二千余钮,前附诸家(董其昌、陈继儒等)序、跋、题辞和诸家学山记题咏。 目录 跋语(归昌世撰)学山记序之序(李继贞撰)、学山纪游(马世奇撰)、学山题咏、续学山题咏学山堂印谱叙(董其昌撰)、学山堂印谱叙(陈继儒撰)、学山堂印谱叙(王在晋撰)、学山堂印谱序(顾锡畴撰)、叙印谱(陈仁锡撰)、学山堂印谱序(许士柔撰)、印谱小引(杨汝成撰)、题学山堂印谱(李明睿撰)、题印谱(马世奇撰)、学山堂印谱序(钟惺撰)、序印谱(舒曰敬撰)、题印谱(张寿朋撰)、题辞(方应祥撰)、学山堂印谱叙(刘士斗撰)、学山堂印谱叙(许国荣撰)、学山堂印谱序(吴伟业撰)、印谱序(陈万言撰)、印谱题词(徐日久撰)、学山堂…

品名作者 黄鲁直书大江东词·赤壁怀古,黄庭坚 草书 形制尺寸 册页,民国拓本 来源版权 未知/互联网收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黄鲁直书大江东词》拓本,赤壁怀古,民国拓本,苏轼撰,黄庭坚书。黄庭坚书写的苏轼(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原石藏于山东省嘉祥县的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全文共四块石刻,每块刻石均长方形,按石刻拓片每块约高 35cm、宽101cm。此帖书风基本符合黄庭坚的行草风格,但有点过头,失之随意,有些字显得俗气,很难说是一件真迹,也很有可能是后人伪作,还请书友们认真辨别。不过,以黄庭坚的长枪大戟去写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还真是很契合、很绝妙。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黄鲁直书大江东词 1册10页,单页约1900×1300像素 PDF/JPG高清,3M

品名作者 书千文册,元代,边武 草书 形制尺寸 册页,纸本,34.4 x 23.5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书千文册》为元代边武草书《千字文》。边武此迹大致依照智永的结体,不过不像原帖一样将每个字处理为独立的个体,而是有上下前后的呼应关系,至后半段,运笔淋漓酣畅。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 款识:至元之辛巳(应为至正元年,1341,见后副叶陆深跋)春之元日。石抹景良以此纸征不肖书。时天气清淑。光景可人。遂涤玉腰研。试狸豪笔。大书千文以归之。近人以余粗学困学翁墨迹。但知默画形似耳。武奚足尚。今且塞公雅命。殊勉强也。览者幸勿见诮。陇西后学玉蓑渔者边武伯京父识。钤印八:边氏(重一)。边武印(重一)。甬东生。霜鹤堂印。煮鞠斋。余一印不可辨。 收传印记:近竹阁主。 □用。 □□诗书旧族。疾夫。马瘁阿恒。靖初父。元藻。正休(重一)。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书千文册 | 元代/边武草书 1册38页,每页约2600×…

品名作者 飞鸿堂印谱,清代,汪启淑 鉴藏,金农/丁敬 校定 形制尺寸 五集四十卷,清乾隆时期歙县汪氏刊本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飞鸿堂印谱》由清代汪启淑鉴藏,金农、丁敬校定的大型总集式印谱。全书共五集,每集四册、各册二卷,每卷二十五页,每页录二印至四印,共收录印数约为三千五百方,创作者有三百六十多人。附注释文,每集均有作序,首卷有金农题字。 汪启淑(1728-1799年)字秀峰,号讱庵,一字慎仪。自称“印癖先生”。清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篆刻家安徽歙县人,居于杭州。家以经商致富,遂捐官为工部都水司郎中,迁至兵部郎中。喜交友,与厉鹗、杭世骏、朱樟结“南屏诗社”。嗜古代印章,曾搜罗周代、秦代迄宋、元、明各朝印章数万钮。又精纂刻,在巨珠上刻篆文,以补诸品中所未备。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飞鸿堂印谱 | 清代汪氏刊本 合1册1372页,每页约2400×2100像素 PDF/JPG高清,728M

品名作者 春晖堂印始,清代,吴苍雷 摹古,汪启淑 鉴藏 形制尺寸 线装,1函4册8卷,清代光绪时期印本,新安汪啟淑春暉堂藏本 来源版权 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春晖堂印始》是一部清代印谱,由吴苍雷摹古创作,汪启淑鉴藏。全书共分为八卷,收录了大量的印章图案和印文。每页三至四印,存印三百余,书口有“印始”字样,下署“春晖堂”,背有释文。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春晖堂印始 | 清代印本 合1册368页,每页约1300×2800像素 PDF/JPG高清,131M

品名作者 李辅光墓志铭并序,唐代,崔元略 撰,崔巨雅 书 形制尺寸 经折装,清代拓本,22×12厘米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唐楷书《李辅光墓志铭并序》清拓本,崔元略撰写志文,崔巨雅书,唐元和10年(815)4月25日葬。清隆年间陕西高陵出土,经折装剪裱。 此墓志镌刻于唐元和十年,点画之精湛,章法之严谨,且在端庄之中又富有动感,为唐志书法之少见。笔画之精湛,反映在此志书法所有点画,包括点之精确与富于灵动变化上,横之挺拔、悬针竖和所有钩之锋利,以及无论长撇还是短撇之爽快之上。所谓章法之严谨且在端庄之中又富有动感,主要体现在点画之灵动,撒捺之舒展变化上。这严谨端庄与灵动舒展形成对比、相互补充,是此志书法堪称晚唐精品。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李辅光墓志铭并序 | 清代拓本 1册15页,单页约4000×3600像素 PDF/JPG高清,35M

品名作者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清代乾隆宫廷 编刻 形制尺寸 清乾隆十五年刻石,民国三年拓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三希堂法帖)是清乾隆十二年由宫廷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此套法帖共三十二册,刻石五百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大家的三百余件书法作品,另有题跋二百多件。原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壁上。 清乾隆十二年令梁诗正等编次内府所藏魏钟繇至明代董其昌共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家(含无名氏)的墨迹钩模镌刻,选材极精,共收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作品,另有题跋二百多件、印章一千六百多方,共九万多字。因帖中收有被乾隆帝视为稀世墨宝的三件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而珍藏这三件希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 帖中珍品的原件已散佚,惟有三希堂法帖中保存着仅有的遗迹,这也是它的一大功绩。镌刻水平在当时也可列为第一流,所刻不仅字字传神,而且连浓墨、渴笔等特殊…

品名作者 魏孔羡碑(鲁孔子庙碑),曹植 撰,梁鹄 书 形制尺寸 明代拓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Copyright民国拓片,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魏孔羡碑》(鲁孔子庙碑)立于三国魏黄初元年。碑文(隶书,二十二行,行四十字)记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封为宗圣侯,使司孔子之释奠,修理孔庙之事。额篆书题:魯孔子廟之碑。此碑书法结体雄厚,笔势方劲。本文含明拓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及民国时期拓片,碑石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释文:維黃初元年,大魏受命,胤軒轅之高縱,紹虞氏之遐統。應歷數以改物,揚仁風以作教。於是輯五瑞,斑宗彝,鈞衡石,同度量,秩羣祀於無文,順天時以布化。既乃緝熙聖緒,昭顯上世,追存二代三恪之禮,兼紹宣尼褒成之後,以魯縣百戶命孔子廿一世孫議郎孔羨為宗聖矦,以奉孔子之祀。制詔三公曰:「昔仲尼姿大聖之才,懷帝王之器。當衰周之末,而無受命之運。【?】生乎魯衛之朝,教化乎汶泗之上。栖栖焉,皇皇焉,欲屈已以存道,貶身以救世。當時王公終莫能用,乃追考五代之禮,脩素王之事,因魯史而…

品名作者 程氏墨苑,明代,程大约 编 形制尺寸 半框:24.4X14.1 厘米,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明万历时期滋兰堂刊彩色套印本 来源版权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藏彩色套印本。全书工含墨图十二卷(缺卷二),人文爵里七卷。收程氏所造名墨图案383图,其中彩色图版29幅。缺失的主要是舆图、物华、缁黄其中的部分页面。 《程氏墨苑》是明万历年间制墨大师程大约编,著名画家丁云鹏绘图,徽刻名工黄轔、黄应泰、黄应道镌刻的墨谱。全书分:玄工、舆图、人官、物华、儒藏、缁黄六类。为了造势,程大约还请了当时诸多名流作序编为人文爵里。 全书共收录程君房所造名墨图案五百二十式,其中彩色图版五十幅,分玄工,舆地、人官、物华、儒藏、缁黄六类,另有 “人文爵里” 部分,专门辨析程氏与方于鲁、程大德诸人之间的仇怨。《墨苑》编于《方氏墨谱》之后,为了造成更大的声势,程君房约请了当时诸多名流作序,除程氏本人写于明万历二十二年的自序外,尚有申时行、董其昌、利玛窦等 17…

品名作者 淮南王墓志铭,东魏元显墓志铭 形制尺寸 經摺裝,墨紙尺寸22.5 x 15.2厘米,民国时期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淮南王墓志銘正書原刻。東魏武定2年[544]8月20日葬,經摺裝,墨紙尺寸:22.5 x 15.2厘米,民國拓本,石現藏河南安陽金石保存所。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淮南王墓志铭 | 民国拓本 1册5页,每页约4700×4000像素 PDF/JPG高清,24M

品名作者 宝砚斋印谱,清代,林皋 篆 形制尺寸 清康熙五十一年钤印本 来源版权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宝砚斋印谱》由清初著名篆刻家林皋篆,全书共四册,是谱载林皋印作一百四十余方,每叶二至八印(无释文),多为姓名、字号、斋馆、文句印,钤拓精致。书前有钱陆灿、王掞、吴暻、周象明、徐乾学等人序文,并有林皋附记一则。书后有毛祐、许迎年、赵虹等人序跋。 林皋因官侨寓常熟在虞山之麓筑 “宝砚斋”,精篆刻宗法文彭复取法沈世和等。所作章法简繁相参疏密处理周详刀法稳健挺拔遒劲而不事修饰。篆法多用小篆、缪篆古雅清丽为时所重。当时的书画名家和收藏家王翬、恽寿平、吴历、高士奇、杨晋、马元驭、徐乾学诸人用印多出其手。久客太仓为王时敏作印尤多。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宝砚斋印谱 | 清代钤印本/林皋篆 合1册75页,每页约3400×3000像素 PDF/JPG高清,173M

品名作者 砚史,清代,高凤翰 撰集 形制尺寸 清代咸丰时刊本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砚史》又名《西园砚史》,乃因高凤翰号西园所致。《砚史》浓缩了高凤翰一生藏砚、制砚、铭砚的艺术成就,开卷有高氏亲自题写的”墨乡开国“个隶书大字,表达了作者自信和得意的心境。 高凤翰平生癖好收藏砚石,据说最多时达千余方,且又择其佳品镌刻铭跋,将题署的心爱之砚加以收集,着成《砚史》四卷。全书收砚165方,所拓砚图112幅,据说最初是用彩墨拓印,并在模糊处用笔勾勒填补。原书设色以浅淡,并配朱墨、藤黄、赭石等色,钤以朱印,色泽古雅可爱。高凤翰去世后,《砚史》原本为宿迁王相在高氏后人处得,并延请太仓王应绶摹刻上石。高凤翰又仿照《史记》表、书、本纪、世家、列传的体例,并以“史”称之,更见其精神已沉于砚石之中。高凤翰所刻砚铭,汇集了不同的书体,布局酣畅,字体挥洒自然,夹杂对砚的材质品名和制作的记叙,或篆隶,或行草,错落有致,或长篇,或短句,姿态万千。胶州市博物馆专家郑文光先生评价《砚史…

品名作者 云峰书屋集印谱,清代,赵锡绶 篆刻并编 形制尺寸 清代嘉庆九年润德堂钤印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云峰书屋集印谱》由清代赵锡绶篆刻并编。全套共八册,包含:私印、法古篆文、文昌帝君宝训、醉翁亭记、居官要览、三多九如、三蕉遗韵、西湖拾景、印章集锦、一百二十寿图、阳明先生读书十八则、关圣帝君谟训等题材的自刻印作。 玉麟序、戴联序、李鐏序、杨云煜序、景曾和序、杨履仁序、朱滋年序、陶誉相序卷一:私印卷二:法古篆文、自序(赵锡绶撰)卷三:文昌帝君宝训卷四:醉翁亭记、居官要览、三多九如、三蕉遗韵、西湖拾景、自序(赵锡绶撰)卷五:印章集锦、自序(赵锡绶撰)卷六:三多九如、一百二十寿图、阳明先生读书十八则卷七:关圣帝君谟训、自序(赵锡绶撰)卷八:法古篆文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云峰书屋集印谱 | 清代钤印本 合1册558页,每页约2800×2700像素 PDF/JPG高清,378M

品名作者 御赐澄清堂(宋贤六十五种帖),清代,刘恕 摹刻 形制尺寸 经折装,墨纸尺寸:28.5 x 17.5 厘米清嘉庆十二年刘氏寒碧庄拓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宋贤六十五种帖》(封面题签:御赐澄清堂)由清代书画家刘恕摹刻。全套共八册,辑录宋人法书:米芾、黄庭坚、苏轼、苏辙、苏辙、李建中、欧阳修、秦观、姜夔等等。 作者:刘恕,清著名书画家、藏书家。一名惺常,一作惺棠,字行之,号蓉峰,又号寒碧主人、花步散人。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举人,官至广西右江道。家世殷实,善鉴赏书、画。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御赐澄清堂 | 清代拓本 | 刘恕摹刻 合1册276页,每页约2400×1900像素 PDF/JPG高清,269M

品名作者 宣和集古印史,明代,来行学 编 形制尺寸 19.5X12.5 厘米,白口,四周单边,书口署隶书 “宣和印史”宝印斋藏板,明万历时期徐安钤印刊本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明代来行学摹刻的集古印谱。全书共八卷,分六十类,共存秦汉至隋唐官印一千五百余方,按官职大小排列,上起秦国玉玺,下至军曲候官等基层军官及蛮夷君王印,印下有释文、钮制及考证。后附虎符、钮制、印则。 宣和集古印史官印序(屠隆撰)、自序(来行学撰)刻宣和集古印史官印例、杨氏印谱序(王沂撰)、吴氏印谱序(揭汯书)、顾氏印谱序(王穉登撰)卷一:刻秦玺自序、秦玺考、秦玺第一、小玺第二卷之二:王印第三、君印第四、公印第五、侯印第六卷之三:伯印第七、子印第八、男印第九、三公印第十、相印第十一、卿印第十二、大夫印第十三、尹印第十四、太守印第十五、刺史印第十六、御史印第十七卷之四:史印第十八、郎印第十九、宰印第二十、令印第二十一、长印第二十二卷之五:佐印第二十三、尉印第二十四、丞印第二十五、使者印第二…

品名作者 问经堂印谱,清代,包桂生 鉴藏 形制尺寸 六册,半叶框,17.5×10.8厘米, 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上方记书名刊印:清代咸丰元年蓝印朱色钤印本牌记:道光己酉 午夏付雕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问经堂印谱》由清代篆刻家包桂生辑录自藏印而成。全书共三集,每集分四卷,每页钤印一方至四方。初集录印三百一十四方; 二集录印二百九十七方; 三集录印三百二十四方。总计有九百三十五方印, 每印均注有释文。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问经堂印谱 | 清代钤印本 合1册336页,每页约3200×3000像素 PDF/JPG高清,352M

品名作者 图章备考(垂棘山房藏印),清代,梁登庸 编篆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乾隆时期钤印本 来源版权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章备考》(垂棘山房藏印)由清代梁登庸篆。全书共分六册(礼、乐、射、御、书、数),辑录六种:天保九如章、陋室铭图章、百美诗图章、百二甲子章、摹印十二体、镌书八要。前五卷除录印作外,俱有序文。卷六为篆刻理论,分:辨体、配篆、制刃、选石、刀法、调涂、钤印、避忌等八则。 礼册:何源洙序、周方燧序、自序、卷一:天保九如章乐册:牛联奎序、殷大生序、卷二:陋室铭图章(专题刻录刘禹锡之 〈陋室铭〉,共十九印。)末叶有手书五言韵律规范射册:殷永耀序、卷三:百美诗图章(专题刻录历史上著名美人之诗语。)御册:李冬旭序、卷四:百二甲子章书册:王宇序、卷五:摹印十二体。末叶有手钞墨书《经验下瘾良方》数册:殷永耀序、卷六:镌书八要(《镌书八要》分:辨体、配篆、制刃、选石、刀法、调涂、钤印、避忌等八则)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图章备考 | 清…

品名作者 孙氏养正楼印存,清代,孟介臣篆刻,孙阜昌鉴藏 形制尺寸 册页,清道光二十一年刊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孙氏养正楼印存》(养正楼福禄寿印存)是一部取易书诗礼、子史百家福禄寿之成语等成的印谱,由清代孟介臣篆刻,孙阜昌鉴藏。全书共六卷,内分百福、百祿和百壽印各两卷。 卷一:福禄寿全图百福上,卷二:福禄寿全图百福下卷三:福禄寿全图百禄上,卷四:福禄寿全图百禄下卷五:福禄寿全图百寿上,卷六:福禄寿全图百寿下 品名作者 孙氏养正楼印存,清代,孟介臣篆刻,孙阜昌鉴藏 形制尺寸 册页,清道光二十一年刊本 来源版权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本,©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孙氏养正楼印存》(养正楼福禄寿印存)是一部取易书诗礼、子史百家福禄寿之成语等成的印谱,由清代孟介臣篆刻,孙阜昌鉴藏。全书共六卷,内分百福、百祿和百壽印各两卷。 卷一:福禄寿全图百福上,卷二:福禄寿全图百福下卷三:福禄寿全图百禄上,卷四:福禄寿全图百禄下卷五:福禄寿全图百寿上,卷六:福禄寿…

品名作者 试篆存稿,清代,黄鹓 篆 形制尺寸 册页,清道光二十七年求是斋钤印本 来源版权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试篆存稿》为清代篆刻家黄鹓印辑,封面题:试篆印存。全书共八卷,收其自刻印,每页一至三印不等,下注释文及材质,收印数百方。此为清道光二十七年黄氏求是斋钤印本,书前有林则徐(时任云贵总督)、杨以增及自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试篆存稿 | 清代钤印本 合1册386页,每页约2700×2300像素 PDF/JPG高清,217M

品名作者 石台孝经,唐玄宗撰书,李亨篆额 形制尺寸 册页,天宝四年刻,清末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石台孝经碑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李亨篆额。书法工整,字迹清新,秀美多姿。此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方额、盖石、顶上等均做了非常艺术化的处理,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 人们通常称石台孝经碑为西安碑林第一碑。这不仅因其是碑林第一迎客碑,更重要的是此碑集三帝于一身:碑文,文帝孔子所撰《孝经》;唐玄宗以隶书抄写;由唐肃宗题写碑额。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石台孝经 | 清末拓本 合1册236页,每页约1900×1900像素 PDF/JPG高清,131M

品名作者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附释文) 形制尺寸 册页,民国十年商务印书馆编石印本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摹刻取自宋代之法帖鼻祖《淳化阁帖》,镌刻在青白石板上。原石版嵌于圆明园之一长春园中的蕴真斋廊壁,因为收藏此帖刻石更名“淳化轩”,后与圆明园同毁于战火。 《淳化阁帖》传世后,历代屡有重辑翻刻。传至明代,翻刻本已笔迹失真。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正本清源,于乾隆三十四年敕文华殿大学士于敏中等以内宫秘藏初刻本为蓝本,编印了《钦定重刻淳化阁帖》。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 | 民国石印本 1册408页,每页约2400×2000像素 PDF/JPG高清,291M

品名作者 前后出师表,诸葛亮撰,岳飞书,樊登沄镌 形制尺寸 册页,清代光绪四年拓本 来源版权 收藏不详,©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篆刻家樊登沄勒碑刻石。 岳飞是历史上著名的抗金民族英雄,为南宋立下了赫赫战功,因秦桧勾结金人,被当朝皇帝以12道金牌将其召回,并冤死在风波亭。岳飞也是一个诗人词人,著有《满江红》等诗词,其书法也是铿锵有力,曾经写下“还我河山”的豪迈的四个大字,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 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著有《前后出师表》,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表达自己忠于国家的思想,建议皇帝是非明辨,近忠臣远小人,清风正气,唯贤是用的立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前后出师表 | 清代拓本 | 南宋/岳飞书 1册39页,每页约1800×1600像素 PDF/JPG高清,41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