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雅集

  • 首页
  • 丹青国画
  • 书法墨集
    • 法书法贴
    • 碑帖拓本
    • 印章印谱
    • 笔墨纸砚
  • 主题雅集
    • 题材分类
    • 主题雅集
  • 书画大家
  • 美术杂项
    • 美术杂项
    • 国风素材
  • 首页
  • 丹青国画
  • 书法墨集
    • 法书法贴
    • 碑帖拓本
    • 印章印谱
    • 笔墨纸砚
  • 主题雅集
    • 题材分类
    • 主题雅集
  • 书画大家
  • 美术杂项
    • 美术杂项
    • 国风素材
大傩图轴 | 宋代/佚名
品名作者大傩图轴,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图轴,绢本,设色,67.4×59.2厘米
来源版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此画面上共画有十二个人。他们都穿着奇异的服装,戴着各式的帽子和插着花枝。帽子的式样毫不重复,除了斗笠、巾和冠之外,有的是戴着粗角的兽头,有的是农家场院器具斗、箩、箕之属。他们的手中或身上携拿着鼓、铃、檀板等乐器,或为扇、篓、帚等用具,或为花枝、瓜之属。所有人的面部都化了妆,可能戴的是假面具。十二个人团团围住,手舞足蹈,充满着欢乐的气氛。旧题《大傩图》。

描写民间风俗习惯的绘画,宋代特别发展,《大傩图》轴即是一幅风俗画。傩(音挪),是一种古老的驱除疠疫的民间习俗。《论语》中就有“乡人傩”的记载。《后汉书》记载:“先腊一日,大傩,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唐代《乐府杂录》中描写说:“用四方相,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持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似除也。侲子五百,小儿为之,朱褶青襦,戴面具,晦日于紫宸殿前傩,张宫悬乐。”这些描述与画上的情况基本相似。当然到了宋代,傩时的具体情形和细节,又会有许多的发展变化。从画面情形来看,其中增加了许多农具,可见这种古老的习俗,到了宋代除了驱除邪祟之外,还有祈求丰收的意味,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所以此幅画,从艺术到内容,都值得珍视。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数量/尺寸格式/容量
大傩图轴宋代/佚名1幅,5676×6406像素PNG+JPG高清,93M
您需要先打赏 10元 才能下载此资料 | 支付完成后自动显示百度网盘下载链接。立即打赏
  • 作者/佚名
  • 风俗画
  • 丹青国画
温馨提示:百度网盘存储,请熟悉百度网盘相关使用!适用参考学习!查看[相关使用说明]

Copyright © 2025 以画雅集 湘ICP备2021002675号-1

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遵守DMCA,对侵权内容链接进行删除!邮箱:yihua.art@foxmail.co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