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雅集

  • 首页
  • 国画雅集
    • 丹青国画
    • 美术杂项
  • 书法墨集
    • 法书法贴
    • 碑帖拓本
    • 印章印谱
    • 笔墨纸砚
  • 主题雅集
    • 题材分类
    • 主题雅集
  • 书画大家
  • 国风素材
  • 首页
  • 国画雅集
    • 丹青国画
    • 美术杂项
  • 书法墨集
    • 法书法贴
    • 碑帖拓本
    • 印章印谱
    • 笔墨纸砚
  • 主题雅集
    • 题材分类
    • 主题雅集
  • 书画大家
  • 国风素材
吴中胜概图卷 | 明代/文徵明
品名作者吴中胜概图卷,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图卷,绢本,设色,49×117.4厘米
来源版权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Copyright
简介说明《吴中胜概图》作于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是画家典型的小青绿作品,多用淡墨渴笔来勾画山石,皴法简练概括,仅用少量披麻皴。赋色淡雅,色不掩墨,轮廓或阴坡用枯笔线条或少许浓墨点染,淡墨和更淡墨的微妙变化使整幅作品有“含烟蓄雨”之状。

此图名为“吴中胜概”,从画面来看,确实十分忠实地表现了吴中多处胜景。画卷开端右下角即为苏州城,城中报恩寺塔(北寺塔)清晰可见。所绘城门则为苏州古城阊门(西门)。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阖闾大城的八门之一。东汉赵晔撰《吴越春秋》记载:“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故又名阊阖门。古时阊门楼阁,十分壮丽,诗多咏及。晋陆机《吴趋行》云:“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画面中,出阊门有一桥,桥名为“吊桥”。此桥位于阊胥路东端,跨外城河,是沟通城内外交通的桥梁之一。宋《平江图》名“虹桥”,俗称吊桥,明成化六年(1470),曾改名永济桥,初为木结构,后被冲毁,有乡人郑文贵自愿捐资重建石桥,桥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十月建成,耗资十五万贯。苏州城西北方即为有“吴中第一山”之称的虎丘山。虎丘塔屹立顶上。虎丘之后,视线继续向左移动,随着画卷的发展,其后还有支硎山等吴中名胜依次出现。观看此画,犹如按照画家所绘的景物顺序,游览期间,身在其中。

款署:“嘉靖壬申四月既望徵明。”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数量/尺寸格式/容量
吴中胜概图卷 | 明代/文徵明1幅,48312×3322像素TIF/JPG标清,923M
您需要先打赏 10元 才能下载此资料 | 支付完成后自动显示百度网盘下载链接。立即打赏
  • 明代/文徵明
  • 山水画
  • 丹青国画
温馨提示:百度网盘存储,请熟悉百度网盘相关使用!适用参考学习!查看[相关使用说明]

Copyright © 2025 以画雅集 湘ICP备2021002675号-1

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遵守DMCA,对侵权内容链接进行删除!邮箱:yihua.art@foxmail.co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