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套作品

品名作者 双钩竹图,元代,李衎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02.5×163.5 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以双勾法画翠竹四株,相互交错,枝叶繁茂,左右纷披,昂抑错落,姿态隽美,生意盎然;再以湖石平坡、稚竹、枯木衬景。竹叶用墨色渲染,再略施淡汁绿,浓淡相间,阴阳向背,湖石用浓淡墨晕出立体感,玲珑多姿。构图匠心独具,笔法圆劲精工,设色淡雅,充分表现出了竹子那种“清高拔俗”的品格,为李氏双勾设色竹的代表作。 作者印:李衎仲宾、息斋。收传印:项元汴、安岐、泰州宫珍藏等七枚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双钩竹图元代/李衎 1幅,13255×21178像素 PNG+JPG高清,334M

品名作者 古柏归鹊图轴,明代,文徵明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浅设色,72×43厘米 来源版权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以古柏和归鹊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展现了一幅清幽、静谧的山水画卷。画面中,古柏挺拔高耸,枝叶繁茂,形态优美。在柏树的一侧,有一只归鹊正在枝头休息,它的形态生动逼真,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古柏归鹊图轴,明代,文徵明 1幅,5100×853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24M

品名作者 秋江待渡图轴,元代,盛懋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水墨,112.5×46.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是图以两段式深远构图法画近树繁茂,远山起伏,中间澄江如练,芦雁惊飞,风吹树杪,一派清秋气氛。岸上一年老儒者携书童坐地待渡,江中一舟载客摇橹而来,意境清幽。画法略近董源,用笔疏简尖硬,是盛氏代表佳作。撰稿人:文金祥 款识:至正辛卯岁(1351年)三月十又六日,武唐盛懋子昭为卤西作秋江待渡。题跋: 元 老圃、莹玉菴、刘公叙、庄广义、俞英题记,及清高宗弘历于乙酉年(1765年)御题的七言诗一首,不录。作者印:盛懋、子昭收传印:笪重光,耿昭忠诸收藏印、清内府诸鉴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秋江待渡图轴,元代,盛懋 1幅,6554×15502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90M

品名作者 沐雨竹图轴,元代,李衎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55×111.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画坡石上雨竹一丛,另配以兰草,两竿成 竹高大,亭亭玉立,两竿雉竹左右横斜,竹叶繁茂下垂,细雨淋沐下的雨竹风姿表现得十分自然。此图竹的枝叶用双勾法,笔法劲健工细,法度严谨,并以汁緑色敷染,叶尖略施赭色,青翠欲滴。竹子的造型、高低、横竖、浓淡、疏密,错落有致,经营位置得当。 款识:沐雨。作者印:息斋、李衎仲宾收传印:清群簃鉴赏、安仪周家珍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沐雨竹图轴,元代,李衎 1幅,6496×13319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47M

品名作者 湖山春晓图,五代南唐,巨然传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浅设色,222×87厘米 来源版权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上山石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炼,山峰已磨成圆弧状、似花开褶皱般美丽;溪水奔流而下,聚于山涧,水面碧波荡漾;山涧几间草屋回廊映入眼帘,一老翁躺于榻上,享受着阵阵清风和水流之声;远处云雾缭绕,清幽至极,使人如入仙境。编者按:本幅王季迁定为巨然之笔,然传说有刘道士者,与巨然同时,用笔亦与巨然同,只是画中作道士从右则出。此画符合,故暂定刘道士作。 题跋: 南唐巨然湖山春晓图神品,庚辰九月王已千审定。钤:王季迁印,海外遗民。收传印:两枚宋代半印,不辨。张大千,张善孖、王季迁诸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湖山春晓图,五代南唐,巨然传 1幅,10276×2621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76M

品名作者 草虫图对轴之葡萄,元代,佚名草虫图对轴之竹,元代,佚名 形制尺寸 草虫图对轴之葡萄:图轴,绢本,设色,150.5×79.2厘米草虫图对轴之竹:图轴,绢本,设色,150.5×79.2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草虫图对轴之葡萄:画面顶端葡萄腾蔓舒展,挂了二串沉甸甸的紫色葡萄,画中部繁花似锦,芙蓉、萱草等花开灿烂,招蜂引蝶;底部车前草叶片宽大、一株紫茄生机勃勃,引来两只蚱蜢斗趣;整个画面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夏日景色。此双轴很早就作为”赵昌画”而闻名的作品,赵昌为北宋前期的画院画家、精于花鸟画,尤其是折枝画。此画虽传为赵昌所作,但其画风鲜丽精致,与元明时代毘陵(常州)草虫画相似,实属佳品,画上有“杂华室印”之印,曾作为东山御物备受珍爱,浅野家旧藏品,杂华室印。 草虫图对轴之竹:图绘秋葵、凤仙、鸡冠花数枝,蝴蝶、蜻蜓围着姹紫嫣红的花朵翩翩起舞,一株豆荚硕果累累,攀附在竹杆上,串串红花点缀其间,相映成趣。此画无款无印…

品名作者 竹石图轴,元代,赵孟頫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水墨,113×44.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是赵孟頫晚年画竹的代表作,写出拳石细草,幽篁两竿,笔墨变化极为丰富。画石不仅可见“飞白”用笔的迅急飞动,细笔勾勒处还可见“二王”小草书点画使转的性情形质。竹干、竹节与枝叶,墨分浓淡,交待极为清楚,状物写形既能深得竹之理趣,且又有他人画竹未及的风神韵致。 款识:子昂作者印:赵氏子昂、松雪斋收传印:“紫藤华馆”白文印,“頵公审定”朱文印,“身世沧桑”白文印,“游侠处士”白文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竹石图轴,元代,赵孟頫 1幅,5204×13346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65M

品名作者 鹰桧图轴,元代,雪界翁、张舜咨合绘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47.3×96.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是由雪界翁、张师夔两位画家合作绘制而成。图绘山石间一株古桧,枝干挺劲,枯枝与新叶相映成趣。老干横斜,一只苍鹰昂首挺立其上,双目炯然,脚爪锋利,紧抓树枝,给人以坚如磐石、临危不惧之感。图中苍鹰以工笔重彩法写出,刻画细腻,笔笔精到,具有宋代院体花鸟画遗风。古桧山石完全用写意风格的画法,出自张舜咨手笔,画风略显粗犷,然颇具气势。苍鹰与山石、古桧虽出自不同人的手笔,但配合默契,毫无突兀、不协调之感,极具特色。 款识:雪界翁画黄鹰,师夔作古桧,桐城囗氏好事,遂与之。作者印:钤二印,印文漫漶不辨收传印:“梁”、“黄胄珍藏”鉴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合绘鹰桧图轴 | 元代/张舜咨+雪界翁 1幅,9462×15963像素 PNG/JPG高清,207M

品名作者 听琴图轴,宋代,赵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51.3×147.2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描绘官僚贵族雅集听琴的场景。主人公道冠玄袍,居中端坐,凝神抚琴,前面坐墩上两位纱帽官服的朝士对坐聆听,左面绿袍者笼袖仰面,右面红袍者持扇低首,二人悠然入定,仿佛正被这鼓动的琴弦撩动着神思,完全陶醉在琴声之中。叉手侍立的蓝衫童子则瞪大眼睛,注视着拨弄琴弦的主人公。作者以琴声为主题,巧妙地用笔墨刻画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音乐的意境。画面背景简洁,如盖的青松和摇曳的绿竹衬托出庭园高雅脱俗的环境,而几案上香烟袅袅的薰炉与玲珑石上栽植着异卉的古鼎与优雅琴声一道,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听琴图轴,宋代,赵佶 1幅,8564×22319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46M

品名作者 三驼图轴,明代,李士达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78.8×30.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三位驼背老人相聚的情景。三位老人一提篮侧顾,一向提篮者作揖,一拍手大笑,三人形象滑稽,笑态可掬。画作上方有钱允治题诗:世上无直人,暗讽虚伪的社会现象。李士达,字通甫,号仰槐,明代画家,其所画山石、人物造型多为圆形,线条柔韧,神态极生动。 款识:万历丁巳(1617年)冬写,李士达。题跋: 钱允治、陆士仁、文谦光题句,不录。作者印:李士达印、通甫。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三驼图轴,明代,李士达 1幅,4051×10407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4M

品名作者 秋亭嘉树图轴,元代,倪瓒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114×34.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绘平坡远岫,草亭嘉树,广阔的江面上露出汀渚一角,幽静雅洁,仿佛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画面取三段式构图,用笔尖峭秀逸,树干皆双勾,稍事皴染,树叶点法富于变化。墨色较为干淡,仅以浓墨点苔,提出精神,为沉寂的画面融入了些许生气。 本幅自题:“七月六日雨,宿云岫翁幽居,文伯贤良以此纸索画,因写秋亭嘉树图并诗以赠。风雨萧条晚作凉,两株嘉树近当窗。结庐人境无来辙,寓迹醉乡真乐邦。南渚残云宿虚牖,西山青影落秋江。临流染翰摹幽意,忽有冲烟白鹤双。瓒。”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秋亭嘉树图轴,元代,倪瓒 1幅,4134×16335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93M

品名作者 牡丹竹石图轴,清代,华喦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28.8×49.5厘米 来源版权 天津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作于1755年,幅左题诗一首:“青女乘鸾下碧霄,风前顾影自飘飘。等闲红粉休相妒,一种幽芳韵独饶。”款识:“乙亥春三月,新罗山人拟元人法于解弢馆,时年七十有四。” 图绘一块湖石倾斜入画,后侧牡丹一枝独秀,蓝色的花朵分外妖娆,叶子宽大而茁壮,黄色的竹子围绕在牡丹和湖石周围。技法上,以细线勾勒的叶脉清晰,淡绿色晕染的叶片更显立体。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牡丹竹石图轴,清代,华喦 1幅,6015×1592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65M

品名作者 芙蓉锦鸡图轴,宋代,赵佶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81.5×53.6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本幅右上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草押书“天下一人”。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为世人所激赏,难怪才艺绝代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芙蓉锦鸡图轴,宋代,赵佶 1幅,9312×1307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48M

品名作者 莲池水禽图轴对轴,五代,顾德谦传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50.3×90.9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对轴之一:图绘莲池里莲叶、莲花、水禽构成一幅大自然的情趣。重色描绘的莲叶碧绿如黛,莲花色彩艳丽,水禽羽毛丝丝可见,神态机灵活泼,栩栩如生。旧传五代顾德谦所绘,工花鸟,善道教神像画。 对轴之二:本图带有五代南唐顾德的款印,但属南宋末期着色画的代表性作品。画作中可见莲花自蓓蕾到开花再到落花的时间的推移。三井家旧藏品。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莲池水禽图轴对轴之一 1幅,11107×17717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63M 莲池水禽图轴对轴之二 1幅,11109×17717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63M

品名作者 江帆楼阁图轴,唐代,李思训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青绿,101.9×54.7 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C BY 简介说明 此为宋代摹本,大青绿设色画,描绘江边春景。山峰高耸,树木翠绿,山脚树丛中数栋红柱青瓦房舍,人影绰绰;江面波光粼粼,宽广浩渺,岸边数人驻足赏景,一派春光融融之景。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江帆楼阁图轴,唐代,李思训 1幅,6461×11950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44M

品名作者 出山释迦图轴,宋代,梁楷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7.6×51.8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幅构图以迫近观者的土坡枯木为前景,再以巨崖隔断空间的延伸,将表现重点集中在山罅间踽行而出的释迦上。 此种构图系从南宋院体山水画的构图模式进一步变化而成,类似当时宁波佛画中常见的构图形式,却又更为单纯。 图中释迦以传统道释人物画技法绘成,使用略有顿挫、常用以表现胡人衣着的“曹衣出水”式战笔衣纹表现袈裟;并以细致的描线刻画了释迦出山时凝重肃穆的神情与憔悴枯槁的形容。而背景山水则全以水墨绘成,藉淋漓袭人的墨气,渲染出空山绝境中陡深的峭壁与森冷的雾气,加上浓墨粗笔的老干枯枝,更加衬托出释迦苦修悟道时庄严悲悯的精神。 梁楷在此作中可谓表现了至高内敛的。 款识:御前图画 梁楷。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出山释迦图轴,宋代,梁楷 1幅,5714×12662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07M

品名作者 八达春游图轴,五代,赵喦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61.9×102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画八名贵族男士,骑骏马出游,园中草木呈新绿之色,马匹踏著轻步,表现出春游的愉悦气氛。本画人马、树石笔调之精致细腻,超过唐与五代之作,似北宋人的风貌,但它又保存了部分唐画之意,如主题放置于画面中央,前、中、远景采取层层而上的方式,来代表深度空间。此外,背景庭园中之巨型太湖石也是出现在古画中极早之例。 收传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八达春游图轴,五代,赵喦 1幅,8088×12756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77M

品名作者 武夷放棹图轴,元代,方从义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74.4×27.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图画武夷山景。武夷山在今福建省崇安县西南,绵亘百余里,有36峰、37岩,水流其间,分为九曲,为我国南方风景名胜之地。古代,道家将它称为第十六洞天,是道教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此图是方从义为同道周敬堇而作。画面右侧一峰高耸,峰下水中一叶小舟徐徐划行,岸上怪石嶙峋,林木丛生其间。笔墨浓润,酣畅淋漓,山体用纵向长线条皴染,以增其峭砺高耸之感。布局奇特,笔法多变,融古法为己用,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格调。撰稿人:马季戈 款识:武夷放棹”。左侧自识:“敬堇签宪周公,近采兰武夷,放棹九曲,相别一年,令人翘企。因仿巨然笔意图此,奉寄仲宣布,幸达之。至正己亥(1359年)冬,方壶寓乌石山识。”作者印:方壶清隐。收传印:本幅钤“卞令之鉴定”、“石渠宝笈”、“陈仁涛”、“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心赏”、“金匮宝藏陈氏仁涛”、“乾隆鉴赏…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