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轴

1112篇文章

品名作者 柴门掩雪图轴,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82×46.7厘米 来源版权 中国历史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描绘了高山流水间的雪景风光。整幅作品皴擦得宜,挥洒自如,雪色冬意弥山满谷,又有撑伞前行的旅人,风中摇曳的旗子,山腰处的旋转的水塔,正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使得画面更具有冬日静谧祥和的气氛。 题识:柴门深掩雪洋洋,炉头煮酒香。最是诗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柴门掩雪图轴,明代,唐寅 1幅,5623×9638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08M

品名作者 山路松声图轴,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94.5×102.8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幅是为吴县知县李经赠别之作,画于正德十一年(1516)。画中的山体主次分明,结构严密,画风变化自宋代李唐风格。松姿偃仰盘曲,又变化斧劈皴为长皴,山石皴法笔调灵活。人物沉浸于磅礴山水之中,以无声画作表现有声诗境。 款识: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作者印:梦墨亭、南京解元、逃禅仙史。收传印:梁清标诸收藏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山路松声图轴,明代,唐寅 1幅,12095×12972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G

品名作者 立石丛卉图轴,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52.6×28.6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画描绘了立石之下,几丛草花盛开。整幅作品只用水墨以没骨法大笔写出。立石通过皴笔的染擦,并以留白的方式写出阴阳向背,突出山石的质感。草花的浓淡墨色运用恰到好处。构图简明,高低呼应,使画面呈现一种空灵润泽的感觉。 款识:杂卉烂春色,孤峰积雨痕。 譬若古贞士,终身伴菜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立石丛卉图轴,明代,唐寅 1幅,5469×10413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47M

品名作者 风竹图轴,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墨笔,83.4×44.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风中之竹向右侧倾斜,体现出不见风叶摇摆的动感场景。技法上,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写意象之竹,融以书法用笔,其飞白效果颇具文人趣味,其自题书法端庄秀美,笔划劲挺,独具唐氏风格。 作品自识:“满窗潇洒五更风,怪是无端搅梦中。梦见故人忙起望,白烟寒竹路西东。南塘邹蠡溪过余学圃堂,因言及。南沙知己,故写此为寄。唐寅。”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风竹图轴,明代,唐寅 1幅,6201×1231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18M

品名作者 茅屋蒲团图,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浅设色,82.4×27.7厘米 来源版权 辽宁省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绘江南初秋士人蒲团之上晨读之情景。近处屋前流水潺潺,一士人抱膝坐于蒲团之上;远处山峦起伏,晨雾飞动,有一种初秋幽静之美。技法上,整幅画面设色淡雅滋润,人物情态生动,呈现出唐氏作品所独有的既婉丽高华,又丰瞻清劲的艺术风格。 款识:虚亭林木里,傍水着栏杆。 试展团蒲坐,叶声生早寒。唐寅画。题跋:裱边王文治两题,不录。作者印:吴趋、唐居士、南京解元。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茅屋蒲团图,明代,唐寅 1幅,6670×9827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52M

品名作者 步溪图轴,明代,唐寅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59×84.3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绘山峰壁立,云霭迷蒙。山脚处一人徐步缓行,衣袖随风飘舞,隐士意境由然而生,另一人与之相对而立,神态怡然。平冈处树木成林,板桥溪流,山风飒飒有声,意境空旷荒疏。 款识:卜宅临溪上,开门近步头。渔樵通互市,耕钓是贻谋。山晓青排闼,波晴绿漾舟。主君朝学海,枕石漱清流。姑苏侍生唐寅作《步溪图》并题奉呈黎老大人先生。作者印:吴郡、唐寅私印、唐居士。收传印:凝香室鉴赏。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步溪图轴,明代,唐寅 1幅,9957×1861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644M

品名作者 雪山图轴,元代,曹知白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55.3×9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中绘白雪皑皑,江山银装素裹,长松挺立,掩映屋舍,桥上挑担者冒雪而行,孤舟停泊江边,真有寒气逼人之势。山石以淡墨勾廓略皴,林木则用双勾法,以淡墨皴染其中,全以北宋熙笔法出之。 款识:云西为古泉作。作者印:云西、玩世之余。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雪山图轴,元代,曹知白 1幅,6696×1181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226M

品名作者 山鹧棘雀图轴,北宋,黄居寀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 97×53.6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帧采全景、中轴式构图,画溪畔巨石之侧,一只山鹧低头似欲饮水,七只麻雀或栖、或飞。本幅设色醇厚,描法稳健。画中荆棘和凤尾蕨的枝叶装饰意趣浓厚,保存了唐代古朴而华美的遗风。不过山鹧全神贯注的神情、麻雀向背俯仰的动态,又都描绘得维妙维肖。全作在唐画所重视的「形似」之外,又反映了宋代花鸟画的写生精神。 题跋:宋徽宗题“黄居寀山鹧棘雀图”八字,上钤双螭一玺。诗塘左:黄居采山鹧棘雀图;诗塘右:棘雀爱卑栖。山鹧喜清廓。雀在高棘枝。鹧步低泉壑。图之素绢中。短言识其畧。常闻古人云。君子慎所托。御题。(印记:几暇鍳赏之玺、乾隆御笔)下边幅:斥鷃守藩篱。鹪用鸟俯寥廓。大小随所如。宁湏限邱壑。闲寻逍遥义。雀鹧得其略。瞏羽飞高下间。画手偶然托。臣梁诗正恭和。下边幅:么禽羽毛族。所志在遐廓。唶唶栖棘丛。钩辀啼涧壑。瞻彼鸾凤群。翱翔逞雄略。振翰乘春风。…

品名作者 秋山行旅图轴,北宋,郭熙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41.6×97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峰峦高耸,山间构楼阁,山脚下丛树掩映着村居。溪桥上、山径间有往来的行旅。是图采取北宋大山堂堂、位于中央的全景式构图,具高远、平远的效果。题材、构图、笔墨气韵都十分接近郭熙的画风。 收藏印: “司马兰亭家藏”印,清初耿昭忠“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及清内府“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秋山行旅图轴,北宋,郭熙 1幅,9523×13847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599M

品名作者 晴峦萧寺图轴,北宋,李成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11.8×56厘米 来源版权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本图以直幅形式画冬日山谷的景色。中部两峰前后耸起,其后诸山屏列并有瀑布直泻而下,至山脚汇入溪流,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隐约可见有磴道通往山下,两旁又有丘陵山石映衬,皆生有枯木寒林,山麓水滨筑以水榭、茅舍、板桥,间有行旅及人物活动,景色清幽静谧,瀑布流泉,若有爽气扑面而来,让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从画中真仿佛听到“岩前瀑布声”了。 收传印:尚书省印(真宋印)、梁清标,沈树镛诸收藏印。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晴峦萧寺图轴原色版 1幅,6634×13137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33M 晴峦萧寺图轴调色版 1幅,6614×13125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31M

品名作者 寒山子图轴,明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43.5×71.8厘米 来源版权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此图无名款,克里夫兰馆方定为明人绘寒山子图,不知何据。绘一居士于柳塘坡边,正凝视一蓝色卷轴。或是诗僧寒山子正在持卷觅诗之意。全幅人物用笔脸手用圆润线,而衣纹用方折掣动,可视为明代早期浙派画家之精品之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寒山子图轴,明代,佚名 1幅,3391×6436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50M

品名作者 高僧谱系画像,清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设色,171.5×99.7厘米 来源版权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此图绘二十四位高僧像以同一姿势绘于同一画面,只是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且每人容貌各具特点,诚是肖像画精品。 据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官方考定处于最上位者是明末清初高僧隐元隆琦,下面二十三位则是他的法嗣(弟子),其中有三位是日本人。因为隐元隆琦曾与道者超元一起远赴日本传播佛法,为当时日本的禅宗界临济、曹洞二宗的复兴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他也是日本禅宗黄檗宗的始祖以及煎茶道的始祖。更是日本后水尾法皇的师父,法皇授予其真空大师、华光大师的称号,死后,法皇特授予他大光普照国师、佛慈广鉴国师、径山首出国师、觉性圆明国师等谥号。所以此幅高僧法嗣图极具历史价值,同时也是清初肖像人物画的上乘之作。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高僧谱系画像,清代,佚名 1幅,7774×14059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71M

品名作者 雪山行旅图轴,元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202×97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画应为元代画家所绘,取高远之法,山石和松树所用的“卷云皴、蟹爪枝”笔法均源自北宋李成、郭熙一派,故曾传为郭熙所绘。画中雪峰耸秀,林木萧疏,飞瀑浅溪,山径盘垣,行人驮马行进其间。两士人踏雪登亭雅聚,店家挑担送酒。画面设色淡雅、意境寒寂!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雪山行旅图轴,元代,佚名 1幅,7059×14606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93M

品名作者 秋山红树图轴,宋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97.8×111.8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图写秋天河山景色。远处是如削的山峰和险峻的岩 壑,一道飞瀑从山崖间直泻而下。中景有悬崖远眺者、溪 桥观景者以及布满山石的苍松杂树。近景为飞泉深泓,左 边有山径行旅,右边是临溪台阁,内有二人对弈,一人旁 观。山石用大斧劈皴,杂树枝叶多用双勾,亭台楼榭以 界笔画出,人物用笔流畅。整幅图山水景物壮观,气势宏 阔,人物安排合理。画作有 明显的李唐遗风,是南宋画家师法李唐一派的佳作。辽宁省博物馆藏有萧照的同名作品,为萧照在宋靖康后随李唐南渡后所作,两画从题材到画法均相类似。 款识:李唐笔,后添。收传印:“夏伯子金石图书”、“幻叟”、“集虚堂 印信”、“泉”、“公则溥”、“尹吾之印”、“尹迂夫 鉴赏印记”鉴藏印七方。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秋山红树图轴,宋代,佚名 1幅,13338×23362像素 TIF高清+J…

品名作者 清閟阁墨竹图轴,元代,柯九思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132.8×58.5厘米 来源版权 北京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竹,由于被传统文人赋予了“虚心异众草,节劲逾凡木”的人格象征,因此,自宋代文同等人倡导始,到元代已成为极受欢迎的绘画题材。从技法上看,有勾勒填色的“画竹”与墨笔写意的“写竹”之分。此图即属于“写竹”一路画法。柯九思曾主张:“画竹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 款识:至元後戊寅十二月十三日,留清閟閣,因作此卷。丹丘生題。题跋:画幅上方有乾隆御题诗,不录作者印:柯氏敬仲收传印:项元汴收藏诸印、清内府诸鉴藏玺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清閟阁墨竹图轴,元代,柯九思 1幅,6868×1559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306M

品名作者 罗汉降龙图轴,明代,佚名 形制尺寸 图轴,绢本,设色,109.2×58.5厘米 来源版权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CC0 简介说明 此图绘罗汉降龙故事。龙绘三爪尤是古法,此图必有古本所依,当是后人忠于原作的摹本。虽被吓三小童描写细致,但于龙之威势无所补,可见画手巧思不足。洞中入定老僧似为达摩老祖,头顶鹊巢也是别开生面,小弥狲肩挎小红包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罗汉降龙图轴,明代,佚名 1幅,4290×7868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75M

品名作者 六祖截竹图轴,宋代,梁楷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72.1×31.5厘米 来源版权 东京国立博物馆,© Copyright 简介说明 此画的下端,一老者身穿粗布短衣,蹲在那里;他左手扶着一根竹子,右手挥刀,正在专心致志地伐竹。看他那凝神静气的样子,似在劈竹的瞬间感悟禅机,仿佛在揭示着禅宗六祖惠能强调的从行住坐卧等日常生活中也能自然顿悟的道理。 款识:梁楷。收传印:道有。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六祖截竹图轴,宋代,梁楷 1幅,4000×9211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41M

品名作者 榴实图轴,明代,徐渭 形制尺寸 图轴,纸本,水墨,91.4×26.6厘米 来源版权 台北故宫博物院,© Copyright 简介说明 该幅写石榴一枝,笔力强劲,水墨淋漓,是徐渭本色。右上方题识云:“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文长。”书画二者两相辉映,超逸绝伦。 资料下载 品名/作者 数量/尺寸 格式/容量 榴实图轴,明代,徐渭 1幅,3632×12527像素 TIF高清+JPG高清,130M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